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最近勵志教育文章的一個高頻題目是:莫讓少年時代的放縱換來一生的卑微。言辭犀利,戳人軟肋。于是很多類似的“卑微警示”碎片式飛來。
? ? ? ?作為一種催發奮進鼓舞斗志的言論,這無可厚非。但是,勸導人拼搏上進躋身社會“上層”,卻莫誤導青少年把基層勞動,樸實為人,克勤奉儉當成卑微!
? ? ? ?什么是卑微?即地位的低下和作用的渺小,詞性中性倔貶。在社會分工中,表面上似乎是地位的分層,實質上是能力的分工。不同的人才之所以擺在了不同的位置,是因為他在這個位置的能力優于他人它物!
? ? ? ?你若說地位高貢獻大,一個演員塑造的人物形象可能比一位官員更能號召群眾;你若說能力強收效高,那么一百幅機制刺繡怎么也比不上一幅手工刺繡的價值。
? ? ? ?所以,人生的顯達與卑微,不是做官與做民的區別,亦非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區別,更不是在一線城市工作與在五線農村工作的區別!
? ? ? ?要知道,卑微是相對的,可比較的;人生幸福感,存在感,價值感是具體的絕對的,有就是有!人,不會因所謂的“顯達”或“卑微”而保證有絕對的快樂和幸福!
? ? ? ?還要知道,卑微的身份是社會分工的大概率事件,它不是純粹的貶義。你望子成名,那就與百萬人競爭,你若望子成龍,那就與十億人競爭,你若希望孩子當銀河護衛隊隊長,那就洗洗睡吧,夢里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