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打算去國圖來著。又是周末睡懶覺來著,感冒一周了,要睡懶覺。
結果起床后都九點多了,覺得去國圖再找地兒讀書太丟了人了。所以就到附近大學自習室讀書,算是附庸風雅吧。
《知識大融通》從去年年末就開始讀了,到現在剛剛讀完一大半,太難看了??!?_?
我不是學術圈里的,所以讀來乏味,寫作手法有問題覺得。整本書像是個讀書筆記,并沒有把各個學科的知識融合啊艾瑪。。但覺得讀書開卷有益,并且要善始善終,所以到現在還讀著。
從上午十點左右一直到下午三點,看到頭疼,該走了吧。。
回來時去水果店買了蘋果和香蕉。香蕉熟的透了,皮都炸開,邊吃往回走。路上有個老者,拿粉筆在地上寫字,只見字的旁邊放著一個飯盆,里面放著些零錢。
我立馬領會了。我猶豫,又掙扎。當即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我為什么要給他錢?然而我并還沒有給。
我猶豫地又往前走了幾步,就站在離老者幾步遠處呆住,發呆,不知我在猶豫什么,顧慮什么。
我回過頭看老者,他依舊用粉筆寫著字,路人不時停下來看兩眼,有人會用手機拍照,有幾個小伙子路過時紛紛掏出錢包,往飯盆里放錢。
我仍然在茫然觀望。最終決定走回去,把香蕉給老人家留下,我自己留著蘋果。因為我覺得香蕉軟一些,蘋果太硬了。
走過去把香蕉放下,對老者說,這香蕉給您的。然后把兜里的所有錢都掏出來放在飯盆里,里面還有一張釋迦牟尼的護身符。
這張護身符是跟人結緣來的,我一共有五張,其他幾張都送給朋友了,自己留一張。因為我經常夜跑,所以每天晚上出去跑步都帶在身上。我想只放幾個香蕉和一把零錢也不夠,所以把護身符也放在了老人家的飯盆里,保佑他晚年平安吧。
旁邊以為城市保潔大爺在旁邊一副愛莫能助的樣子在看老者寫字,看到我放的錢里還夾著一張卡,急忙說,卡!卡!
我說那是佛祖,是保佑的。說完就走開了。
我跟人說,要見義而有勇為之。我自己到遇到義的時候卻猶豫,徘徊。毫無緣由地思前顧后,毫無道理地拒絕提供幫助。
近日在聽傳統文化的音頻講座。講傳統經典,講仁義禮智信。而聽聞再多,也沒有實在意義。我思考,重點在哪里呢?大概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吧!
中國古代先賢講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然而在物質財富極大富足的北京,仍然有以乞討為生的流浪漢,他們孤獨而流浪。不被需要,不被愛才是真正的貧窮。沒有人會關注這類人的存在,人們都在忙著尋找摩拜的紅包單車。
用我最崇敬的兩位偉人的話,作為本日記的結束語。它平凡,而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