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周刊033》epub下載地址
《簡書周刊033》豆瓣閱讀地址
《簡書周刊033》多看閱讀地址
《簡書周刊033》拇指閱讀地址
《簡書周刊033》亞馬遜閱讀地址
二戰期間,一名年輕的猶太人為了逃避戰亂從奧地利來到美國,他既是弗洛伊德的同鄉,也是他的同行——這位名叫厄內斯特·迪希特的心理學家將弗洛伊德的理論運用到市場營銷領域,給廣告行業帶來一場革命。
迪希特認為,多數情況下人們并不知道他們要什么,但通過一些心理學的方法,可以釋放出人們內心的欲望,讓他們作出購買決定。
在迪希特以前,商人們基本上還比較單純,賣什么就廣告什么,我的商品用了多好多好的材料之類。但這樣有一個問題,很多商品是給人們帶來負罪感的,比如煙酒和糖果。于是,在賣這些東西的時候,迪希特把這些東西描繪成「對辛勞工作的獎賞」,而非商品本身。
這樣的套路在今天看起來已經稀松平常,比如說,酒商會把「友誼」掛在嘴邊,賣巧克力的永遠離不開「愛情」,就像本期周刊中「戳破廣告的皮」說的那樣,快樂本身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感體驗,但廣告商們正在不遺余力地告訴人們快樂可以通過喝可樂獲得。
就像露華濃的創始人說的那樣,「在工廠里,我們生產口紅,在廣告里,我們賣的是希望」。在生活中,人們常常給自己一些毫不相干的理由去買一些完全不需要的東西,在媒體無處不在的今天,想改變被廣告主宰的命運,已經不大可能了。
劉淼
本期目錄
- 卷首語
- 所有需要「犧牲」的婚姻和愛情都是病態的
- 千般好萬般好不如你好
- 僅以此文送給那些已經迷失以及快要迷失的GAY們
- 戳破廣告的皮
- 再見,東莞!
- 手心長出糾纏的曲線
- 被嫌棄的游蘇賦的一生
- 養不起的紙質書
- 織毛線的男人
- 我的俠士夢
- 簡書網寫作指南
封面圖作者:Gigi-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