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嚴伯鈞講古典音樂

聽了羅輯思維一期節目,主講者叫嚴伯鈞,一個輟學的理論物理學博士,因為喜歡藝術而放棄研究搞藝術創業,他講的主題是“古典音樂 ?”。

這么高冷的知識,他講的非常通俗易懂,嚴博士著實厲害。

1從空間上,古典音樂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一個中心是指以德奧為中心,一半以上音樂家是德奧(德國奧地利)人,遵循標準和套路;兩個基本點分別是意大利和俄羅斯,前者搞正事不行(出兵北非被英軍打得屁滾尿流),玩娛樂在行,意大利特點是歌??;后者是斯拉夫民族,游牧民族的特點是深沉卻又浪漫。

2從時間上,古典音樂是“古人更牛叉”與“我更牛叉”相交織相促進:文藝復興初期,藝術家都認為古羅馬古希臘人牛,吾等到此水平就非常厲害了,因此音樂家也學古人,創作是“古典主義”;牛頓用簡單數學公式闡明了物質世界運動的規律,人類有了無比的自信,音樂開始重個人重情感,“浪漫主義”來了;后來“新古典主義”又興起??兩個主義交織發展至今

以上兩點是宏觀看古典音樂,從微觀上看古典音樂,就是音樂家。一個班長,兩個班干部。

1班長是巴赫,奠定了音樂的格式規則和套路,同學們玩的都脫離不了巴赫的框框。2學習委員是莫扎特,音樂神童,自己學習太好,引無數音樂家和后輩以他為榜樣。3體育委員是貝多芬,叛逆不隨大流就喜歡鬧騰搞創新,不按套路出牌。

最后嚴伯鈞說,古典音樂翻譯錯了,應該叫經典音樂,這音樂是當時的流行音樂,因為好,所以傳承至今。

由此得到:

1.理工科思維的確有非常有用,把這么磅礴復雜的古典音樂體系,用簡單的框架來整理歸納和梳理清楚,讓人瞬間感覺清晰明了。就如面對混沌迷茫的世界,牛頓用三個力學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解釋清楚了。

2.光有理工科思維還不夠,還需要文科生思維,就是用優雅、詼諧、有趣的語言來表達出來,其中最重要的是用比喻,讓一點不懂的人聽了后能和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體系聯系起來,然后就覺得一下子豁然開朗。

3.為了自己的夢想,就得放棄其他的選擇,過了十多年返回頭來看今朝追夢的選擇,定會覺得值得、人生無憾。但,關鍵是得先有自己的夢想。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