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 --23--W20

什么才是我要的安全感?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和隊友的關系經歷了各種階段,從最初的熱戀,每天每時每刻的陪伴和思戀,讓我覺得自己是被需要,被在乎的。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和幸福,讓我擁有很強的安全感。

激情過后終究會歸于平淡,而那平淡的生活,卻成了我的噩夢,我變得敏感多疑,自憐自哀。

“我知道這樣不好,也知道你的愛只能那么少。

我只有不停的要,要到你想逃......

淚濕枕頭的曬干就好,眼淚在你的心里只是無理取鬧。

以為在你身后~是我一輩子的驕傲......

原來你,什么都不想要~”


我以為,這一切都是因為對方的改變,隊友被逼得痛苦不堪,無奈的對我說過:“你要的幸福,我給不了!”而聽到這一切的我,已哭成了淚人!

一個閨蜜對我的評價是:“我很好,只是需要很多很多的愛。” 當時的我非常認同,我以為我是需要別人來愛我,關心我,只有這樣,我才能有安全感。

尋求過度關注

現在看來,其實是在尋求過度關注,以為“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夸夸我。”

歸根到底,不過是失去自我,看不到自己內心的需求,把自己的一切寄托在別人身上,脅迫他人來滿足我,照顧我的一種手段而已!

安全感不需要他人給予

在《拆掉思維的墻》里古典老師說過:

安全感不是從別人身上要什么,而是內心深處,一種被需要的感覺!
安全感不是從別人身上拿到些什么,而是為這個世界給予些什么!
安全感是給出來的,而不是要回來的!

擁有愛自己的能力,給予自己和他人愛,主動權在自己手上,這才是安全感,而不是祈求他人施舍和關愛!

其實給予他人關愛的過程中也能讓我們感到安全。我們從來不會說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給不了我們安全感,因為我們知道孩子需要我們照顧,這樣被需要的感覺就讓我們覺得很安全!


我們為什么總缺乏安全感

嬰幼兒的“安全感”確實來自于外界對他們的反應,當他們哭鬧是,父母的回應可以讓他們感到安全,如果沒有回應,確實容易缺乏安全感。

然而作為成人的我們,不會有嬰幼兒那種無助感(吃喝拉撒都需要成年人的幫助,甚至于可以失去生命。)在現在這個時代,并不是離開了誰就活不下去。

當然了,有人會說我太愛他,太在意他,所以才會患得患失,沒有安全感。

我不禁大膽猜想,這一切其實是潛意識的一種“陰謀”,用這種當時來威脅對方重視自己,或者用這樣的方式來推卸自己沒有為和對方同頻而付出努力的責任。這種缺乏安全感給自己造成的痛苦,潛意識里可以認為這是自己對自己的懲罰,也會讓對方愧疚,或者讓對方認為自己在你心里多么重要,來滿足對方。

給予自己安全感

讓自己充實起來,學習成長,這也是最好的安全感,在跟著圈媽一起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再回憶過去,那個很“作”的自己,真心覺得隊友不容易。

現在的我不在一味地去索取他人給予我安全感,而是學會如何在點滴的生活付出關心和照顧,感受和發現被關心發現被愛。

2017跟著圈媽,逼自己一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