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不送孩子上學前班

圖/晶女士

關(guān)于教育的爭論多了起來。

前一陣,江蘇、湖北以及很多地方的家長為了高招名額的事很是鬧心。就是大家認為條件這么好、名額這么多、分數(shù)這么低的北京,家長們也在吐槽,他們壓力之大,不親歷者難以想象。

關(guān)于小孩的教育,競爭不只是高考而已,在這漫長的十數(shù)年、二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里(在大城市結(jié)婚生孩子之前考慮教育因素是相當普遍的),對家長、對孩子的考驗和磨難那真是一波接一波、綿綿不絕。

作為孩子即將上幼兒園大班的海淀家長,我也不得不操心孩子上學的事情。最迫切最現(xiàn)實的問題,就是到底上不上大班,要不要送孩子去上學前班?

雖然我的態(tài)度一直就是應該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幼兒園經(jīng)歷,也沒必要在學習上給孩子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但畢竟時代不一樣了,必須把問題想清楚、說明白,同時也有必要統(tǒng)一全家的思想,所以有以下幾個問題的設(shè)定和回答。

1.我們在害怕什么?

人都有對未知事物的恐懼感,我們總是很容易受到身邊氛圍影響的,尤其是當事關(guān)孩子時。我們之所以害怕,往往是因為大家都害怕。

身邊的家長都很憂慮,從胎教、親子班,到拼命打聽各種小道消息,費勁巴拉送孩子上好一點的幼兒園,再到報各種各樣的學習班、興趣班,如今又到了幼兒園沒上完就退園上學前班,為的是搶先一步為小學打基礎(chǔ),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為上好的小學面試什么的加分。

我們孩子同班同學已經(jīng)有三四個選擇退園,還有一些已經(jīng)找好學前班,再上一學期也要退園了,另外很多家長也在暗暗努力,給孩子報班,請老師專門輔導,聽著都讓人感到壓力山大。而今年孩子上小學的家長,一方面為入學的事日夜憂心,一方面為接下來的小學做各種打算,這個暑假是全日無休了。

把大家的擔心匯集到一起,無非是怕孩子上小學跟不上,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另外就是人家都提前學了,到時候自己孩子就落后了。

看清楚了這些,反而豁然開朗,搶早,真的有必要嗎?真的有用嗎?我們常說,該干什么的年紀就干什么,為什么對自己的孩子卻這么苛刻,因為自己對一件不確定的事情的擔憂而提前去做他(她)目前還很難適應的事情呢?為什么我們對孩子不能更加有耐心呢,或者說我們自己為什么不能更有一點點耐心呢?

學習跟不上的結(jié)果,不一定會發(fā)生。這個擔心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不過對這件事的認識,還有必要再說一點,那就是跟不上就跟不上,跟不上了再想辦法。畢竟自己的孩子是神童的幾率太小,就是神童也不可能什么時候什么事情都做得最好,家長和孩子都必須認識到,要承認并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這是人格健全的一部分。

2.孩子是不是樂意?

這一點是為大部分家長所忽視的。我認識的人里頭,很多覺得孩子應該學點防身本領(lǐng),就帶孩子學跆拳道;有的為了將來升學增加才藝分,就給孩子報了很多樂器班;有的認為學好文化課才是王道,就拼命報各種補習班……然而他們都不太在乎孩子的感受,只論有沒有用,不管是不是孩子喜歡。 ——當然孩子如果恰好喜歡他報的班,他們就會很夸一夸孩子真懂事,省心。

而我,是不愿意逼著孩子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的,除非必做不可。比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講究禮貌,每天完成自己承諾的任務,等等,對孩子要寸步不讓,哪怕僵持一小時也要讓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絕對不可以的。

對于學習這件事,我還是認為應該以培養(yǎng)興趣為主,特別是在低年齡段,要符合孩子的思維和行為習慣,符合他們的認識水平。

比如英語,我家孩子打小就喜歡,經(jīng)過試聽和反復確認,非常喜歡現(xiàn)在這個老師,那就報了一個周末的英語輔導班,每周一次,每次兩個半小時,堅持了一年依然喜歡去。還有書法,本來這么小的孩子學軟筆的不多,不過是孩子自己要求去的,老師一喜歡就破例教了,現(xiàn)在學了三個月,有不少進步。還有識字,我們都沒有特別去教,孩子自己跟著光盤學,不會拼音卻認識了大部分常用字,我認為也行。

至于我一直盼望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要像我號稱文化人,卻連一樣附庸風雅的愛好都拿不出手,但一個考慮到孩子玩的時間太少,又加上孩子自己并不確定喜歡什么,也就忍住了沒去找什么興趣班,將來再說將來的事吧。

話說回來,孩子很喜歡現(xiàn)在的幼兒園和老師、同伴,盡管很期盼上小學,但如果現(xiàn)在就不上大班走了,缺了的這一年快樂時光將來是找不回來的。我們一定要替孩子著想,盡可能讓他們的童年是完整的,連貫的,不上大班而是上學前班,也許學習上搶了先,卻會在心靈上形成斷層和躍層。

3.我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么?

怕孩子學習跟不上,主要不是怕一時跟不上,而是后面那一句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小學學不好,初中高中就更別指望了,上不了好大學一生就毀了。

真的是這樣的嗎?固然,我一開始想的肯定不對,孩子還小的時候我經(jīng)常說,“我打小玩泥巴,連幼兒園都沒上過,直接上一年級,不也上大學嗎?”這絕對不對,時代不一樣,孩子不一樣,家長不一樣,期望也不一樣,社會更不一樣,簡單類比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是不負責任的。

然而,我們的期望,一方面要切合實際,一方面也要與時俱進。

符合實際的意思,是剛才已經(jīng)說了的,承認并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上清華北大(很多家長已經(jīng)志不在此),即使你和孩子都很努力也是如此。要在清醒認識這個結(jié)果的情況下,依然對自己的超常規(guī)付出無怨無悔,這恰恰是很多家長無法做到的。

如果有一天,你的付出有了收獲,自然皆大歡喜,雖然也有可能有別的不如意,好像也可以忽略不計了。但是,我說的是萬一,你為孩子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結(jié)果卻不盡如人意,而你卻是無法抱怨孩子的。“媽為了你,操碎了心,你真令人失望”,這樣式的祥林嫂般的抱怨,我們聽得太多了。為了孩子的付出,不是為了有一天收回成本和利息,而是愛和責任,這點往往被功利心切的家長忘記了。

與時俱進的意思,是評價一個人應該是多元的,沒有統(tǒng)一標準答案的, 不應該從他的出身、容貌、學歷、職業(yè)、穿著打扮、身份地位等而論,最關(guān)鍵的是心理健康,積極向上,自食其力,如果要求更高一點,就是能做一些有益于別人的事情。我們往往給孩子設(shè)定的目標是,當大官,掙大錢,做大事,次一點也是名校畢業(yè),才藝精通,有車有房有存款,找個好老公(婆),最好還是有車有房沒爹沒娘的那種。醒醒吧,親,你out了。

期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和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中間還差著很大的距離。我們當然要把目標定的高一些,但是無論如何不要被這個物質(zhì)的世界所扭曲,把孩子過早推向競技場和名利場,那太殘忍,而且注定得不償失。

4.學前班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

反過來還得想一想,學前班的意義有那么大嗎?有人勸我:“學前班必須上,不上孩子肯定跟不上,跟不上再補就麻煩了。到時候老師天天找家長,孩子自己也沒了興趣和自信,我們可耽誤不起啊!”“現(xiàn)在學點東西,孩子到了小學就輕松點,你也不想天天逼著孩子學習,為孩子做不出作業(yè)發(fā)愁吧?”“不就是多花點錢嗎?我告訴你,什么錢都可以省,就是孩子教育不能省!”甚至有人斷言,“你現(xiàn)在不上,將來,五年后你就得后悔!”

但是且慢,這些說不動我,沒有說出學前班到底重要在哪里,為什么比幼兒園大班還重要。其實我想,培訓機構(gòu)也好,學校也罷,或者私人家教也好,教育理念是一回事,怎么貫徹又是一回事,何況就目前而言教育規(guī)律的摸索還是很淺層次的,到不了絕對真理的地步。這且不說,就從家長的心理來說,就像喝雞湯一樣,總是覺得喝一口肯定比不喝強,何況喝起來還挺有滋味的。

我看了學前班的教材,也聽了幾節(jié)課,課講得真不錯,比我小時候啟蒙老師講得好多了。教材跟現(xiàn)在的小學一二年級教材大同小異,無非分的更細,復習內(nèi)容更多,等于是在強化培訓,增加記憶。但學習并不是光增加知識的總量就可以的,幼兒園大班對于孩子認識世界、學習方法,特別是學習與小朋友的交往的作用,是學前班無法學到的。

何況,小孩在五六歲這個時候,智力水平和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并不以家長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強行希望孩子提前接受大孩子的思維模式,難,而且沒有任何好處,勉強學到了也不如順其自然學到好。

為了提前學一遍小學低年級的知識內(nèi)容,而放棄孩子真正重要的學習鍛煉機會,我覺得不值得。

結(jié)語:

我們到底該怎么去為孩子的教育努力,今天的選擇明天是不是會后悔?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答案,我總是覺得,不能隨著潮流走,而要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些偽命題果斷要拋開,不能讓它干擾我們的選擇。

所以,在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擔憂不是那么緊迫,孩子的興趣比自己的想法更重要,對孩子的期望是什么,而學前班并不像宣傳的那么必要之后,我決定,不送孩子上學前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