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有崇尚讀書的說法,比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現在來說,每天堅持看書的人,一年能看一百本書、五百本書的人就是神了,比如秋葉、六神等。
我雖然不是什么名人,但是由于自己愛看書多少有點人喜歡,所以很多認識和不認識的朋友就會跟我要書單,讓我給他們推薦點書。
每當這時候我都覺得誠惶誠恐,我何德何能給大家推薦書單呢,一不出名、二不特別、三沒才,當然還有我覺得你應該認真的去找適合自己的書來看。
01? 我愛故我慌
我要對你們負責,我不能隨便書單一丟就將此事拋到腦后。我既害怕書籍不合適你,又害怕浪費你寶貴的時間,我心憂慮,甚是慌之。
我害怕自己給你推薦的書籍質量和內容不是最好的。我看的書雖然不少,但是我沒可能博覽全書,精通所有主題最精彩、最值得看的書是哪本。你要我推薦理財的書籍我可能不會推薦《窮爸爸富爸爸》,而是《買基金為自己加薪》,因為《窮爸爸富爸爸》的內容對我來說只是思想的轉變罷了,實際可操作性不強。假如你沒有看過很多理財書或者是理財經驗,也許你不適合。
我害怕浪費你寶貴的時間。我給你列了一堆的書單,你可能也真的很想學習,多看書,多實踐。為了看書你擠出了你寶貴的休息時間,最后因為不是目前最想看的,興趣不是很大,但是聽我推薦說不錯,又想看完后能不能知道它好在哪里。曾有有個師妹跟我說過,你說這本書好,我看了半天都不知道好在哪里。讀書,跟每個人的閱歷,理解能力有關的,也許某個點對我來說很有感觸、很有意義,但是對你不一定是。我不敢浪費你的時間,小學生都知道的道理“浪費時間就是謀財害命”。
02? 我慌故我思
現在很多人喜歡跟別人要書單,但是我想知道,有多少人是真正看完這些書籍的?有些人以為得到了書單,就真的把書看完了一樣。
所以,我更加不敢給你推薦書單了,因為你:
沒養成閱讀的習慣。讀書,使人明智。當我們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你會從你所看的書中找到你想要看的書。比如我看六神的書會想到去看閱讀方面的書,所以我買了《快速閱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你沒閱讀的習慣,我給你推薦書籍,也是打水漂,沒有實際用處,也許半年、也許兩年你都沒看完,何必呢?
越容易得到越不會珍惜。別人推薦的書,太容易得到了,不是自己靜心尋找,一本一本查詢豆瓣評分得出來的,肯定不會印象深刻,不了解這些書對你的作用,所以你不會真的認認真真的去看。畢竟,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容易忘記。
缺乏主動性。我們領導經常說一個詞叫主動波,形容即使沒有人控制也會主動的操作。你連書單都懶得自己去找,那你連主動學習的欲望都沒有,怎么能讀懂書呢?即使我給你堪稱世界上一流的書籍,你未必看的下去。你是被動的接受,不是主動的追尋,被動接受的人是不可能成為智者的,而主動的人,我想她應該跟我一樣是不需要別人推薦書籍的。
我想你已經知道我是為你好才不給你書單了,所以希望你別伸手要書單,做“拿來主義者”。
03? 你思故你真
我們為什么讀書,你思考過嗎?讀書是為了獲取更多的信息,來為我們所用。
所謂;知識改變命運。我相信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你看彭小六就是這么逆襲的。我希望你真的愛讀書,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你要知道:
讀書應該帶有目的性。讀書不要東看一本,西看一本,今天看小說,明天看游記,你應該帶著目的去讀。讀書應該是對當下自己知識的補充。比如你最近剛好調到電子商務組,你對很多電子商務的東西不熟悉,這時候除了問前輩,書籍就是你最好的老師,那么這個期間你應該帶著了解電子商務的目的去看書。你應該看你當下最需要、最想去解決的問題相關書籍。
讀書應該運用各種閱讀方法。我經常聽到朋友跟我說,我沒時間看書,哪有你那么多時間。我想跟你說,看書,要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去看,比如游記可以用快速閱讀,干貨書可以跳讀,經典書籍要精讀等。這樣你就會節省時間去看書,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籍,讓自己受益。
有人說:為什么你懂得那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自己的一生。
我說:為什么你得到那么多書單,還是書寫不好自己的人生。
希望你,在未來的歲月里,精心制定自己的書單,真真正正的去讀自己需要的書,從而書寫出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