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定的計劃都沒有完成,不管定的時候有多么信誓旦旦,雄心勃勃,包括在想:這次我肯定可以完成。用頭懸梁錐刺股來勉勵法,完成了大吃一頓獎勵法,完不成不買衣服懲罰法。然而完成沒?并沒有。
并不是說我一無是處,我有一個好的習慣是跑步。在別人都認為特別難堅持的跑步的這個習慣,怎么冬天起床難啦,夏天太熱啦,對于我這種做很多事情都三分鐘熱度的人,為什么可以堅持?
如果不是看《微習慣》這本書,萬萬想不到自己跑步的習慣的養成,竟然是因為一個微習慣。
什么是微習慣?《微習慣》的作者斯蒂芬·蓋斯說:
微習慣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微習慣太小,小到不可能失敗。不會給你造成任何負擔,并且具有超強的欺騙性,因此成了一種極有效的習慣養成策略。
所以如果追溯推源的話,應該是一個微習慣:穿上運動服。每天運動著裝提前放在手邊,只要一穿上運動服,那就下樓跑步,再接下來就簡單了。
因為跑步,體重減輕了。開始跑步的時候,是我自己嫌自己胖的時候,就是標準體重上限,但是覺得自己穿衣服不好看,我要再瘦一點。稱體重。往電子秤上一站,體重數跳出,比昨天輕了,耶!太棒了,今天繼續跑。比昨天重了,耶!昨晚吃多了,今天要跑的消耗掉。
因為跑步,我的朋友圈變成了公園路邊花草物種攝影展。我的愛好之一是拍花拍草,每天跑步,公園里不同的花,不同的姿態,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發到朋友圈里,圈粉無數。
出差的時候,運動服和跑鞋也會放在箱子里帶著,早上只要一穿上運動服,馬上出去開始跑步。
當明白機理之后,信心大增,原來其他習慣也是可以有策略的養成,改變就是這樣從一點點的開始,見著更好的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