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老想著扮冷扮酷,整個宇宙已經夠冷了,真正寶貴的是溫暖的東西。——《我遇見了人類》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可愛的故事,是一封寫給人性的情書。
正如作者馬特·海格所言,“這是我最滿意的作品。我把自己所能給予這個世界的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放在了這本書里。我不知道你會不會喜歡它,但真心希望你會。”
有關人性的話題,一直是沉重而嚴肅的。但在《我遇見了人類》中,作者以一個外星人角度,去看待“人性”,從宇宙的視角,去挖掘人性的美好。
悲劇只是一種尚未開花結果的喜劇,總有一天我們會對著悲劇大笑。我們會笑對一切。——《我遇見了人類》
本書以一個外星人的視角描寫人類生活,以幽默的筆觸向讀者講述了一個關于愛、歸屬,與花生醬的故事。外星人“馬丁”來自的沃那多星球,是一個沒有生死概念、技術發達、充斥著永恒之光的星球。在那里,他們沒有愛恨,沒有情感,沒有痛苦,沒有恐懼,有的,只有數學至上。
故事中的外星人因為任務,來到了地球,扮演著“馬丁”這一地球人物。同大部分外星人一樣,最初他也只是個冰冷且不帶感情的生物,理性不帶有任何個人情感。但隨著在地球時光的推移,在逐漸適應并習慣人類生活的過程之中,他有了人類的情感,會哭會笑有了喜怒哀樂,也懂得了愛為何物。
婚姻是一種“愛的結合”,它意味著兩個相愛的人永遠生活在一起,但在我看來,這似乎在暗示愛是一種相當脆弱的力量,必須得有婚姻才能維持下去。還有,這種“結合”還可以被一種叫作“離婚”的東西給割裂開來,我實在想不通,這不正好說明婚姻在邏輯意義上分明是多此一舉嗎?
愛,這種人類獨有的情感,它簡單又復雜。它簡單,每個人與生俱來,純粹而美好;它復雜,因為它會生發出許多故事和難以名狀的感情。它既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和甜蜜,帶我們感受人世間的溫暖情誼;又能夠因愛而生恨,因愛而痛,因愛而落淚。作者借本書揭示了一個道理——我們都曾相愛,卻在人生的旅程中,走著走著,不知為何變成了互相傷害。
本書獨特視角,讀罷,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文字幽默,既溫情又夾雜著諷刺。故事情節一氣呵成,娓娓道來,是一部走心的暖心之作。
不要力求完美,進化和生命只有通過錯誤才能實現。
生命的長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深度。不過挖掘深度時,記得不要深入到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人類的生命只有一次,外星人“馬丁”放棄了永生而選擇留在了地球,他想去感受人類世界的奇妙。“如果你來地球是為了尋找邏輯意義,那就本末倒置了,你會錯過許多東西”。或許生命的真正意義就在于經歷,在于體驗與感受。
世間萬物皆重要。人性本來就復雜難懂,有時會覺得它丑陋不堪,有時會發覺它溫暖而可愛。在逐漸習慣并愛上人類世界后,外星人馬丁感慨,“人生在世是一種幸運,吸入并接受生命的奇跡吧。不要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就算是一朵花的一片花瓣也是巨大的奇跡”。永生,或許已不再重要。生命中的每一個當下、每一個不會重來的瞬間,都值得銘記。
原來當下,才是最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