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OF A KIND
體驗生命無限可能性
“城市不是水泥森林,它是一個人類動物園。而人類天生具有的部落性,不適合住在現(xiàn)代都市。”
早在1969年,英國動物學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就在其著作《人類動物園》直言,人類并不適合生活在城市中。
放眼城市,漫長的地鐵讓戀愛成了一場長途跋涉,高聳的大樓讓工作成了“閉門造車”;房地產業(yè)興盛發(fā)展,卻讓城市建滿復制粘貼式的樓房;每天重復著兩點一線的生活模式,擠著滿滿都是二氧化碳和汗味的公交地鐵,行色匆匆,沒有相互擁抱,更沒有相互問好,甚至一個友好的眼神都懶得施舍......
不管你愿不愿意,城市似乎朝著整齊劃一的冷漠和冰冷發(fā)展,而身在其中的人在重重壁壘和鋼筋水泥變得越來越浮躁,不安,脆弱。
在這個時候,看到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的建筑作品,是會被觸動的,在他設計的建筑中,可以感受到,這位充滿人性的建筑設計師用他的雙手,捂熱了城市的冷漠和煩躁。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智利圣地亞哥的建筑師,2016年普里茲克建筑獎(國際上公認的建筑界最高榮譽,被譽為建筑界中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半舍建筑
對于現(xiàn)代都市來說,城市的住宅房幾乎是清一色的樓房,各家各戶都像是個密不透風的水泥箱子,只有流動的人口,沒有流動的人氣。蝸居式的房子對于城市的寄居者來說早已見慣不慣,也樂衷于尋找各式攻略,改造這幾十平米的空間。
智利伊基克市也曾經(jīng)遇到了同樣的“蝸居”困擾,2003年,當?shù)卣疁蕚湫藿ń?jīng)濟適用房,但因為資金的緊缺,每戶家庭只有7500美元的房屋補貼,還要支付地價等其他費用,這筆錢最多修建30平方米大的居住空間。
阿拉維納非常智慧地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了一種名為“半舍”(half-homes)的房子。當?shù)氐慕ǖ孛娣e是充裕的,于是他利用了有限的資金建造好了一批只建了一半的房子。每一幢房子都建造了一半,空出一半的空間,讓每家住戶可以在未來經(jīng)濟充裕時進行自我擴建。
阿拉維納的半舍房巧妙在于那留下的一半未完成的建筑,這里的住戶都是低收入或中產階級人群,這一片地區(qū)原本也是一個違法占用30年之久的貧民窟,在建筑完成之后,這一片區(qū)域成了一個環(huán)境更好的生活小區(qū),人們?yōu)榱藢α硪话胛赐瓿傻姆孔拥淖孕行藿ǘ优ぷ髦瑢γ恳粋€住戶來說,那空出的一半房子就像一個“等待而且必將完成的作品”,將另一半房子建好成了人們更加努力生活的一個“實實在在的希望”。
UC創(chuàng)新中心
如今的“工作型”高樓大廈,外墻大多采用玻璃建造,看似能夠非常好地利用日照光,然而,這種建筑產生的是更多的二氧化碳和光污染。不僅如此,建筑內的人們連隔壁房間的人都不曾打過招呼,一群人每天走進建筑內固定的地點,各自忙碌,就算是現(xiàn)代遍布的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基地,多半也未能避免這樣的套路式發(fā)展。阿拉維納在接到智利天主教大學投資的一座創(chuàng)新中心大樓的設計時,對這種傳統(tǒng)的都市大樓建組方式做出了改變。
阿拉維納的團隊一致認為人們想要擁有創(chuàng)造力,面對面的交流方式發(fā)揮著無與倫比的作用,因此在這個建筑中需要將四種方式的工作形式交叉融合:正式工作形式,非正式工作形式,個人工作形式以及集體工作形式。他將傳統(tǒng)的建筑四周幕墻相當開放,內部的交通核心封閉的建筑形式反其道而行之,變成了內部十分開放,建筑中心開放的中庭直達最頂層,建筑的公共空間里都設置了充足的休息桌椅,而外部是相對封閉的外墻。
外墻也不是完全封閉,大樓的立面開窗設計均向后退,允許空氣對流,厚重的混凝土外表皮也完美適應了當?shù)匮谉岬纳衬畾夂颍苊饬岁柟庵鄙洌蟠鬁p少了人們對空調的依賴,這個建筑的能耗只有45千瓦每平方米,遠遠低于當?shù)氐哪芎钠骄?20千瓦每平米。這座建筑,就是如今聞名于世的UC創(chuàng)新中心。
智利海嘯過后城市重建
2010年,地震和海嘯嚴重襲擊了智利,阿拉維納的團隊應邀參與孔斯蒂圖西翁市的重建工作,或許,更確切地說,阿拉維納重塑了一個城市。
阿拉維納在這座城市建造了居民住房、建造了公共活動空間、建造了學校......把一個城市該有的樣貌都重建完畢。
?????????????????????????????????????????????????????????????????????????? 阿拉維納重建計劃圖
他還在生活區(qū)和海洋之間建造了一片森林,讓從前空空如也垃圾滿地的地方,變成一片生機勃勃的森林。這片森林,現(xiàn)在不僅是人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更能夠削弱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
然而,阿拉維納并沒有結束他的災后重建工作。
阿拉維納繼續(xù)走訪這個地區(qū)的基礎設施保障組織,把對這個地區(qū)提供保障的三個分開獨立的組織聯(lián)系在一起,共同為這個社區(qū)提供基礎保障服務,讓當?shù)氐娜藗兛梢韵硎芨玫纳鐓^(qū)資源。
災后重建工作,阿拉維納不僅做了建筑設計師要做的事情——建造房子,還用愛和溫暖重建了這個城市。
建筑社會學家夏鑄九在分析發(fā)展中國家的建筑與規(guī)劃為什么不接地氣時如此說道:“建筑時的'目中無人',才是最大的問題......”阿拉維納所做的,或許就是把人重新置入建筑設計中,把人置入城市中,用人性將城市中整齊劃一的冷漠打亂,讓城市給人們帶來希望,滿足人對生機與活力的持久香味,與自然、他人和其他更宏大目標建立連接的熱枕。
把力量和靈魂重新注入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