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還沒看,想去看的朋友,我在這劇透啦。不喜劇透者慎入啊
前幾天,有幸參加了《28歲未成年》電影的點映(首先說明一下,我不是因為參加了點映就要好評的人,我很傲嬌的~啦啦啦~),看完后還發了朋友圈,朋友說我又看文藝片了。沒辦法,慕容是文藝女漢子,剛好休息,又是免費的票,就去看看吧。
聽說首映改檔了,12月9號才上映。
我是不會告訴你,我其實是奔著王大陸去的[耶]。
其實,我是看了網上的預告片,覺得還行,又想著有王大陸,各種天時地利當然就人和了啊。
本來沖著王大陸去的我,最后卻被倪妮所折服。倪妮拍得一手好演技,點個贊。一人分飾二角,雖然17歲略顯浮夸,但總體上還不錯。其它演員都演得還不錯,馬蘇也是個不錯的亮點。
最后還有霍建華裸奔的鏡頭哦。一起觀影的迷妹一聽,直接說,就看那個得了,其他可以跳過。所以,喜歡霍建華的迷妹們,可以去一睹為快。[捂臉]
-1-
《28歲未成年》是作家black.f創作的暢銷小說,講述的是一個關于自我發現以及自我吐槽的略帶傷感的愛情輕喜劇故事。
聽說除了電影,還改編成了網絡劇(蔣夢婕主演),喜歡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
這部輕喜劇電影笑點挺多的,估計20歲左右的青春少女們會很有感觸,大概會哭到不行吧。
雖然題材不算新穎,又是文藝片,相信很多人會說又是賣青春的片子。
講真,作為處女秀,導演張末奉獻了劇情完整,剪輯流暢,畫面干凈漂亮,畫風設計很美,算是一部及格以上作品,演員也很不錯,尤其可以看出女主角倪妮在大小涼夏兩個自己的塑造上下了功夫,是難得有笑有淚的國產片,這樣已經算不錯的了。
-2-
《28歲未成年》與其說28歲的身體擁有了17歲的心智是因為一顆巧克力,不如說其實并沒有什么魔法巧克力,十年的愛情,茅亮突然提出分手,讓涼夏突然間精神崩潰導致失去自我,然后人格分裂了。
17歲,28歲,其實在現實中,是種精神分裂吧。
借助一個有魔法的巧克力,重返17歲的自己,看看那時候美好的自己,能否找回初心?
但能這樣改變,也挺好的。
可以擁有17歲的單純無畏,也可以擁有28歲的成熟,這樣相得益彰。
相信,如果給你這樣的一顆能重返17歲的魔法巧克力,你也會毫不猶豫的吃了它吧。
從28歲回到了17歲的涼夏勇敢拾起青春的夢想,來一場說愛就愛,說恨就恨的暢快戀愛,給自己一份勇敢,那么生活會還你一個驚喜。
這樣的人生,充滿驚喜。
-3-
17歲涼夏和28歲涼夏互相攻擊的那個畫面,就是一場自己和自己搏斗的戰爭。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長大后丟掉了初心和自己想把它們找回來的電影。
28歲的身體,17歲的靈魂,被時間遺忘的活力和夢想,因一顆魔法巧克力,全部還給你。《28歲未成年》,笑點和淚點,全部可以擁有。
相信每個去看電影的人,都不會喜歡28歲的涼夏吧,28歲的涼夏太過于卑微、委曲求全、也沒有自我,就像一個精致的芭比娃娃,沒有人格魅力。
17歲的涼夏活得是那么的肆意瀟灑、單純無畏,連電腦屏幕外的我都被感染到,17歲的涼夏活得太讓人向往了。
-4-
一位粉絲朋友在我朋友圈評論:她現在28歲了,老公是17歲時暗戀的他。17歲的他高大帥氣,17歲的自己苗條有活力。現在自己110斤,老公180斤,一切按部就班,好像什么都沒有變,但又好像有人么不一樣了。我問她,那如果讓你的心智重返17歲,看到當年你暗戀的他是現在這模樣,你還會愛上眼前這個男人嗎?還會愛他嗎?她告訴我,她說她自己也不知道,沒有人知道答案,而這就是她要看電影的原因。
《28歲未成年》在拷問我們每個女性,在面對愛人時,是做獨立的自己,還是迎合愛人的自己?影片告訴我們,我們要做的不是迎合去愛,而是獨立存在而又相互關聯的關系才是長期維系的關鍵。不要在愛中迷失自己,這是我們一直所建議的,但能做到的卻很少,所以能成終成眷屬的soul mate 甚少。
就像電影里徐佳瑩《當我找到了你》里的歌詞一樣:只有我和你,會不離不棄;擁有同一個姓名,你是我自己;勇敢向俗世說一聲對不起,想做回我自己;你帶著我所有的初心,住在我心底最柔軟的抽屜;當我找到了你,就會再度合為一體。
有人說,只有將自己變得更好,才能遇到那個真愛你的人。看了《28歲未成年》,我覺得并不是,無論你什么樣,愛你的還是覺得你最好。
最后的最后:
女人在愛情里,要保有自己的理想,為自己的理想保持一定的獨立自我,這樣才能讓愛情持久保持新鮮感,男人亦是如此。
作為青春穿越娛樂片,故事雖簡單俗氣,卻有歡笑有淚水有鼓舞。
不管是穿越的新奇,還是重拾初心的命題,其實都是《28歲未成年》本自很好的出發點,
17歲喜歡的人,卻不喜歡17歲的自己,當真變成28歲,又未必喜歡17歲喜歡的那個人了。
十年走過來的經歷才變成今天的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錯?才變成今天這樣呢?好想跟十七歲的自己對話,想看看這些年到底忘了什么?
喜歡這個故事的立意。
做個認真努力生活的女子,我是慕容匪我
喜歡我的文,就點贊、打賞和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