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生而平凡
小姐姐家的孩子滿一周歲了,家里人找來了很多東西讓孩子“抓周 ”,各種東西滿一床:字典、毛筆、算盤、鈔票、印章、勺子……可謂應有盡有。一大群人圍在孩子的四周,一個個屏氣凝神,眼巴巴地看著孩子肉嘟嘟的小手在各個物件間亂晃。孩子的小手好奇的摸了一下字典,人群里傳出細微的驚喜,孩子淘氣似的轉手拿鈔票,人群又是一陣嘖嘖聲。然而掌控在孩子手中的游戲怎么會有那么平淡的結尾,放下百元大鈔的小手似乎猶豫了很久,最終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拿起了稻草,緊緊攥在手心甚至努力往嘴里湊。人群有些驚訝和失望,大家或面面相覷或尷尬苦笑,因為稻草就代表著當個農民,是個普通甚至地位卑微的身份。
大概從古時起,人們的觀念就是希望能成為文韜武略、才華橫溢的人物,或者學而優則仕,反正非富即貴而不是成為平凡的人。這樣思想觀念代代傳承甚至愈演愈烈,小學生被問及長大后要干什么,答案往往都是科學家、宇航員、藝術家這些她們甚至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職業。然而很少能一個人有勇氣說自己想當一個廚師,想成為汽車售票員,因為這些在別人眼里不算夢想,這是沒出息,是胸無大志,是要被嘲笑和鄙視的。
但是我就想平凡的生活有錯嗎?為什么就被扣上胸無大志的帽子?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誰的青春不迷茫》里的田甜夢想不是上大學,而是做一名家庭主婦,在家洗衣做飯、相夫教子。我們能說人家沒理想沒抱負嗎?不能,每個獨立的、有思想的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利,生活的平凡就是也是理想的狀態,為什么非要大富大貴,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是生活的常態,何必舍近求遠。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人人都希望自己與眾不同,但其實這種追求不同的心理最他媽相同;在這里我想套用這句話,人人都想生活的不平凡,恰恰這種想法最平庸。真正有意義的生活應該是不管什么狀態,自己過得舒心快樂就好。
想起每年“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上的那些平凡人,他們打心底里承認自己是平凡人,但他們做的每一件平凡的事都孕育著偉大:幾十年如一日在走村串巷的鄉村醫生,用自己平凡的雙手幫助了多少人遠離病魔,健康生活;舉家到山區支教的年輕夫婦,用他們平凡的職業和手中的粉筆點亮了多少山區孩子未來的路。他們都是平凡人,也許他們也曾想飛黃騰達,但是最后不還是那份平凡感動了國人嗎?這樣就是平凡,這樣沒有出息嗎,這樣很丟人嗎?
你是否還記得小學課堂上告訴老師和同學你的夢想是什么嗎,還記得大家共同鄙視那個說長大后要當一名廚師的小胖子嗎?我也曾想要不平凡,但是人類歷史前后幾百萬年來,真正偉大的能被全人類熟知的名字能有多少個?千百年以后又能有幾個?其實人生來平凡,所謂的偉大也是平凡孕育出來的。
小姐姐家的孩子就算真的成為了平凡的農民,那也是他有權利去選擇的生活,這不是沒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