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錦璱
* 版權歸(錦璱年華&錦璱)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第十五章 初入山海經(1)
此時韓小秋心中似乎也明白了八九分,但示意賀蘭慕繼續說下去,只聽她說道:“王捕頭所言虛實,我們無從考證。就算認定他真是個修道之人,不過種種跡象讓為姐不得不心生疑惑。智者千慮難免一失,能者百密尚有一疏,疏失之處,便是破綻所在。目前雖無直接證據便認定他就是數起命案的始作俑者,但絕不能掉以輕心。日后對此人須心存戒備,凡事多加提防些。”
韓小秋聽到賀蘭慕如此一說,腦袋中雖一片茫然,卻在茫然之處似有所悟,猶如靈光乍現般,稍縱即逝。
衙門中的一干人等尋狐妖尋得如何,暫且不提,只說韓小秋這幫人不敢過于耽擱,也進山尋找。話說,這日眾人沿山路行徑了許久,欲休息片刻,再繼續前行,忽從林蔭深處閃出一個人影,眾人細看,原來是王捕頭。
只聽他說道:“本捕頭見你們今日進山尋妖,便跟隨至此,如遇意外,或許還能盡些綿薄之力。”
聽到此話,賀蘭慕心中頓時亦如光風霽月般,明亮通透,冷笑道:“不勞王捕頭您費心,我們幾人雖不才,卻也能應付得過來?!?/p>
此話一出,無影心里自然明白,不想再跟這些凡人廢話,搖身一變,顯出本身來。其實無影的本身并不恐怖,一副威武的扮相,看上去倒也甚是俊朗,只因寒氣過重且有些咄咄逼人之勢,普通凡人見到他故而只會戰栗不止。
除韓小秋與賀蘭慕外,眾人見王捕頭變化成這般模樣,皆倍感驚訝。至少此時,韓小秋對賀蘭慕的話深信不疑,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就眼前所見情形看來,那些猜想并非只是空穴來風。原來一切只是一場騙局,從頭至尾,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
即便此時身份已被識破,無影仍不慌不忙地對眾人說道:“實不相瞞,本人名喚無影,是名賞金獵人。也不怕各位介懷,我非凡人,乃妖族一員?!睙o影的處變不驚讓賀蘭慕始料不及,她萬萬沒想到,這個冒牌的王捕頭居然能自揭其短。
只聽無影繼續說道:“先前因那狐妖盜取了我雇主的寶物,以助其修行。而我受人之托,須忠人之事,為尋回寶物與它在山海經中多次交手,皆因其生性狡詐,屢次僥幸逃脫。那日我與狐妖因誤入一股錯亂之氣,紛紛跌落人界,恰好前來赴任的王捕頭或聞打斗聲嚇得慌不擇路,而狐妖不敵我法力,倉皇逃走。之后小秋巡夜到松柏林,我為了能繼續追尋狐妖的蹤跡,便將王捕頭所遺憑證收入囊中,暫時假借他人之名,到人界一探究竟。我本無心相瞞,只因你們與我并非一族,斷無法明言,在此望能多加諒解?!睂τ跓o影而言,此話大有釜底抽薪之態,就算外人聽來,并非完美無瑕,也能自圓其說。
這番話對眾人來說,也頗有幾分道理,且見無影的態度懇切,只得姑且信他一回。再則,僅以無影的氣場而言,眾人皆可猜到其法力不低,就算群起而上,也只能是徒勞一場。若想加害,早已動手,何須如此廢話一番。
第十五章 初入山海經(2)
無影見眾人對他的話開始有些相信,便又說道:“恕我直言,若所料不差,各位應該是仙胎凡身。因你等身上仙氣如泉涌,祥瑞光澤四溢,但凡修煉之人,諸如仙家、精怪、鬼邪等,就算只有百把年的道行,也能辨識一二。我與妖狐同屬異族,故能看到。而你們凡人僅憑肉眼斷不能辨識。除此之外,各位身上定攜帶有仙家寶物,如若不然,仙氣絕不會如此濃郁。就此看來,勢必會讓一些妖邪蠢蠢欲動,為尋寶前往人界,意圖占為己有。到那時妖孽橫行,不單只是一個狐妖那樣簡單,若除之不盡,各位反倒會被其所累。狐妖已在人界鬧到雞犬不寧,故不會在此繼續停留,定是回山海經內去了。臨走之時,贈各位一句忠告,別在人界徒費勞力,山海經內才是狐妖的棲息之地。”說完,搖身一變,一陣風過,便不見蹤影。
韓小秋等人聽到此話,忽然便想起了先前在墓室中墓主人影像的那番告誡,封印時限一過,山海經的入口自然便打開,要不然無影與狐妖來去怎會如此自如?因此他們想到重回墓室洞口,或許那里便是通往山海經的必經之路,也說不定。
想到此,眾人一番商議,反正現在直接打道回府是不太可能,家里的事早已安排妥當,因此沒有太多可掛念的事,便一致同意進山海經去看看,就算尋不到狐妖,四處游歷一番,增長下見識,也未嘗不可。其實,對于韓小秋而言,與其現在回去面對縣大老爺那張怒不可遏的面容,倒還不如進山海經,如有機緣,能捉住狐妖,方能有太平日子可過。
幸好以前進山時,賀蘭慕所作的記號仍在,雖費了些功夫才找到,但總算有所收獲。
眾人順著記號沿路前行,一路上因口渴、饑餓等緣故,歇了好幾次,直至紅日逐漸西下,方才尋到。
倒也不能責怪眾人太過愚鈍,封印解除之后,山中的格局完全是大變樣,且怪事連連。諸如以前本是僻靜偏遠之地,根本無人居住,而今居然能看到三三兩兩的房屋掩映在樹影花叢中,小孩的嘻哈打鬧聲也不絕于耳,有時還會一閃而過。這種情況不勝枚舉,倘若是被膽小懦弱之人碰到,估計早就嚇得慌不擇路,保命才是正經。
此時洞穴外的那些奇花布錦,蘿薛倒垂,雖隱約呈現出一種枯敗的跡象,卻別有一番趣味。當眾人正準備入洞時,誰也未料到,居然從洞內走出兩個人來,迎面而來的那人直接被走在最前面的賀蘭慕撞了個滿懷。
等眾人回過神來,定睛一看,那兩人分別是一老一少。
少的那位,儼然一副貴公子的打扮,身材高挑,模樣俊秀,一頭飄逸的長發用一支樣式簡潔卻做工考究的翡翠如意簪綰住,一襲淡紫色的緞面長袍鑲著紫藍色的邊,腰上系條帶有浮雕紋飾的玉帶,手持把象牙雕花扇。在他身上雖有種風流少年般的輕佻,卻一點都不討人厭。
老的那位,大概是年輕男子的隨從之類,只見他個子高且瘦骨嶙峋,上眼微微瞇著,仿佛從來都沒睡醒過一樣。面頰深深地凹進去,儼然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讓人甚為稱奇的是,依照他的容貌來看,也算是個遲暮老人,臉上卻看不到一絲皺紋,亦如童顏般的嬌嫩光滑。光光的禿頭與古怪的樣貌配搭在一起,看上去格外滑稽,讓人忍俊不禁。
第十五章 初入山海經(3)
當那男子看清楚與他相撞之人的樣貌時,那副雅致的俊顏上居然洋溢起絲絲的笑意,亦如暖陽般的溫柔,卻又透著些許久別重逢的驚喜。就在二人目光相對時,那清澈的雙眸里居然閃爍出了跳躍的光澤,讓賀蘭慕為之一震。因為,在那光澤中似乎有種魔力,能將她的心思探測得一清二楚,讓她竟然有些手足無措,只得稍稍往后退了幾步,不敢再直視那男子的眼睛。
別看柳翠微年紀尚小,卻是個古靈精怪的小丫頭,偷偷看看身邊的賀蘭慕,再瞧瞧迎面而來的那個俊男,心里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便一個人蒙著嘴自顧自地在那里傻笑,韓小秋見她傻笑個沒完,便低語問道:“丫頭,你一個人傻笑什么?怎么樂成這樣?”
柳翠微輕輕扯了扯韓小秋的衣袖,俯身貼在他的耳邊笑道:“有人對賀姐姐一見鐘情,你說是不是喜事?”這一笑倒弄得韓小秋耳朵直癢癢,惹他也笑個不停。再后來,臻榮與韓小春也都知曉了,也在那里會心地笑。
估計賀蘭慕對幾人的竊竊私語有所察覺,不禁面泛紅霞,一時間無話可說。那男子卻關切地主動問道:“姑娘,剛才實在不好意思,不知你撞傷了沒有?”
見那男子如此問道,行事一向沉著冷靜的賀蘭慕有些一反常態,倒還不好意思起來,回道:“多謝公子關心,倒也沒甚么?!?/p>
那男子雖問得真切,卻因恰好在此處出現的緣故,賀蘭慕心中不免有些疑惑,暗自思量道:“此洞穴本是進入墓室的入口所在,目前應是通往山海經的必經之路。此人竟從里面出來,難不成是從山海經來的?”
正當賀蘭慕似有所思時,那男子似乎已窺探到她心思一般,極為客氣地眾人說道:“在下名喚鬼瞳,家居山海經鬼國。身旁這位老者是我的貼身隨從,名喚鬼奴。先前數次經過此處,都無緣到人界來游歷一番。今日有緣出來,竟能與各位在此相遇,實在是三生有幸呀!”光聽名字都覺得瘆得慌,居然還能如此堂而皇之的一說,真不知該說他少不更事還是為人太過直接,也不怕將旁人嚇出個好歹來。
單看鬼瞳那身華美的服飾,便知身份頗有些來頭,但不知來頭不小,竟然是鬼國的未來儲君。話說這位鬼瞳兄并非風流成性、只知拈花惹草的公子哥,正如柳翠微所料,他對賀蘭慕的確心生愛慕,但非一見鐘情那般簡單。此處暫且不表,日后再與君細細道來。
韓小秋一行人與鬼瞳主仆二人簡單寒暄了幾句,自我介紹自是必不可少,如此一來,也算初識了。柳翠微本來就是小孩子脾氣,對人沒有太多的防范之心,見那男子說話十分客氣,便主動問道:“鬼瞳大哥,既然你家居山海經內,想必是無所不知的。恰好我們有事想去山海經一趟,想請你幫我們作個向導,不知是否愿意?”
鬼瞳聽到這話甚為歡喜,笑著回道:“倘若諸位不嫌棄,在下愿意效勞!恕在下失禮,唐突問一句,諸位去山海經可有要緊之事?如事情緊要,最好事先透露一二,說不定也能盡一些綿薄之力,也未可知?”
柳翠微見鬼瞳也是個性格爽朗之人,便對他直言起來:“鬼瞳大哥,實不相瞞,先前有只從山海經來的狐妖在人間為非作歹,目前已逃了回去。我們進山海經就是為了尋它。”
聽到此話,剛才還彬彬有禮的鬼瞳一下變得茫然無措起來,向旁邊的鬼奴示意了一下。鬼奴似乎心領神會一般,便開始口若懸河地說起來:“因我家少主人一直是在人界生活,對山海經中之事知之甚少。山海經內各國老奴均到過,各族之事也是了如指掌。剛才姑娘所問狐族之事,便由老奴代少主人解答。”
此時眾人才知曉原來那個外表斯文、能說會道的貴公子,竟是個揣著糊涂裝明白的楞小子,說他一無所知一點兒都不過分。
第十五章 初入山海經(4)
只聽鬼奴繼續說道:“各位所尋狐妖本屬妖族,不過此族甚為特別,為獨樹一幟的族群,涵蓋九尾狐、野狐、貍貓,其中以九尾狐最為高貴。早年間因狐族挑起的一場殺戮,后以失敗為終結,至此狐族中幸存者寥寥無幾。而今山海經中只有一處乃是狐族的棲身之所,且飄忽不定,很難尋得!所幸老奴見過幾次,倒能為各位指點一二?!?/p>
因鬼奴的描述繪聲繪色,配上滑稽的表情,讓人覺得甚為有趣。此番講解把柳翠微聽得興趣盎然,拍著手喜悅地說道:“這個老伯的故事講得真好聽!日后若是想在山海經內好好游玩一番,也不怕沿途索然無趣了!”其實鬼奴在她眼中,已然成了一個博古通今的說書人,且是個不用花錢的勞力。
顯然鬼奴的一番講解,韓小秋一行人等皆為滿意,見眾人高興之余,鬼瞳偷瞟了一眼賀蘭慕,卻發現她的目光似乎有些躲閃,不愿與他對視。見此情況,鬼瞳雖有些悶悶不樂,不過只持續了片刻,便又恢復了亦如陽光燦爛般的笑容。
鬼瞳看著眾人,得意地說道:“不知鬼奴的講解,各位是否滿意?向導之事由鬼奴代勞也是一樣。為各位效勞,在下本應義不容辭,不過卻有個不情之請,以此作為交換,不知可否?全因在下回到鬼國后,對人界的生活甚為想念,卻一直無緣前往。等各位事情辦妥后,須得帶在下到人界好好游玩一番!如何?”
鬼瞳的要求并不過分,鑒于情有可原,韓小秋一行人均無異議。對于此結果,鬼瞳甚為歡喜,便主動為眾人引路。
說來奇怪,眾人跟著鬼瞳、鬼奴入洞后,除韓小春外,均覺得好生奇怪。先前入墓室時所見景象早已土崩瓦解,不復存在。如今所見情形,旖旎非常,仿佛行徑在一條夢幻的通道中,放眼望去,皆是五光徘徊,十色陸離。
周遭景致亦如萬花筒般迷幻多彩,璀璨繽紛的色彩在頃刻間瞬息萬變,無與倫比的美麗充滿了神秘莫測的魅力。斑斕的景致呈百花齊放之態,看似觸手可及,伸手觸之,才驚覺只是虛幻縹緲之象,引得眾人感嘆不已。
隨著眾人的逐漸前行,一個明亮的光點便若隱若現地出現在通道的盡頭處,鬼奴告知眾人,那光點所在處,正是山海經的入口。眾人甚為好奇,緊緊跟在鬼瞳主仆二人身后,從入口處朝外走去。
當眾人脫離洞口的那一刻,身體仿佛瞬間與光芒融為一體,宛如熠熠生輝的星光,從旖旎的光芒一穿而過。待眾人站定后,睜眼一看,已是另一番景致,心中暗自思量,想必此時已身處山海經中無疑。
還未等眾人開口詢問,鬼奴便已說道:“山海經內以黑水為界,黑水之內及海內以南為鬼國所在。黑水之外為妖王管轄范圍,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郡。早年間老奴隨鬼王東征西戰時,也曾見識過各處風情,雖不敢說百知百曉,但也是略知八九?!?/p>
第十五章 初入山海經(5)
或許此話在旁人聽來,也不過是閑聊下所談之事,卻被賀蘭慕從中抓住一絲疑惑,向鬼奴問道:“敢問老丈,目前山海經中是何時局?”
鬼奴聽后,頓時黯淡下來,略帶沮喪之聲,回道:“但凡人活一世,身故后因各種因緣,諸如為情、為名、為利等死不瞑目,皆為心有牽絆所致,故我鬼國為不愿淪入六道輪回之徒所創。因我國黑水一處與妖族西山緊鄰,自建國之日起便與妖族紛爭不斷,此番戰亂已持續了數萬年之久,雙方互有損傷,平息之勢至此看來,卻是遙遙無期?!?/p>
聽罷此話,眾人皆為驚訝。仍處在不可思議中的柳翠微向鬼奴問道:“一場仗居然能打數萬年?也太久了吧?”
鬼奴嘆了口氣,面露慶幸之色,說道:“每每兩族族眾均會因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得不可開交,從而大打出手。幸好黑水一地與冥界陰司奈河相通,此水與弱水不相上下,鴻毛不浮,不可逾越。唯由鬼靈一類方可涉水而行,踏浪而走。因這道天然屏障,固若金湯,若想攻克,難如登天。故此,妖族只能隔水挑釁,無法涉水而過。”
此言一出,眾人都面面相窺,原來不止人界戰亂連連,若與妖鬼兩族之間的紛爭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一場仗居然能持續數萬年之久,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大概鬼奴已猜到了面前這幾人的心思,話語中略帶安慰的笑道:“對于兩族族眾而言,僅是稀疏平常之事,大可不必放在心上。輸贏好比你們人界賭牌取樂般,輸家也不存在性命之憂,頂多就是被對方抓去做奴隸而已!”
做奴隸?居然這還算平常之事?這也未必太恐怖了吧!打仗也就算了,天啦,這個地方簡直就不是人能待得,想要從這里出去,顯然已是不可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韓小秋一行人中,除了柳翠微外,皆是如此思緒。
鬼奴的一番話,顯然讓正義感過勝的柳翠微聽得勃然心動,大有去拯救他人于水深火熱之勢。對這個單純的小丫頭來說,山海經內著實比人界有趣得多。人打架見得多,妖和鬼打架簡直是聞所未聞,與人咬狗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知在山海經中被抓去做奴隸會不會很好玩?此時的柳翠微已經陷入深深的期待中,旺盛的正義感得以爆發,只差一個機緣罷了!
于是,柳翠微用充滿好奇的神情向鬼奴問道:“鬼奴伯伯,聽起來鬼妖二族也算勢均力敵,如此看來,那鬼王不是很厲害?”
鬼奴聽后,原本微微瞇著的雙眼,此時望去,只是一條線而已,臉上寫滿了驕傲與敬佩,回道:“那是當然,至高無上的鬼王可是上古時期赫赫有名的戰神蚩尤所化,勇猛無比,無人可及。蚩尤戰神與黃帝征戰持久,以涿鹿一戰最為慘烈,血流成河,雖最終不敵黃帝,英武之氣卻令敵手心生畏懼。因蚩尤戰神怨氣極重,戰死沙場后亡靈不愿入陰司進輪回之道,便率麾下眾亡魂,集四方各處枉死的鬼靈,如將士、草寇、流匪等,逆天道而行,在山海經的大荒中擁兵自立,方才有了鬼國。大荒之中,黑水南面,便是鬼國的都城‘九幽冥都’所在。氣勢宏偉非常,與人界的皇族宮殿相比,毫不遜色?!?/p>
此話一出,說者無心,聽者卻有意。九幽冥都,對于其他人而言,好比說書中的一個橋段,可有可無。而在賀蘭慕內心卻是雨過無聲,心過有痕,一想到賀家族人的亡魂還在那幽冥之處倍受苦難,內心深處的煎熬不明言狀,痛苦正一點一點地吞噬著僅存的思念。
第十五章 初入山海經(6)
在賀蘭慕身上所背負的責任感遠遠大過于韓小秋他們為民除害的舉動,畢竟賀蘭家的詛咒能否消除,各族人能否進陰間枉死城,入六道輪回,全取決于自己的一念之間。想到此,傷感中倒有了些許憧憬。
賀蘭慕的表情在鬼瞳眼中看得真切,清澈的雙眸充滿了洞徹心扉的魔力,他若有所思了片刻,低頭不語,頃刻間便盡是惋嘆與憐惜,一股護花使者特有的責任感油然而生。就算賀蘭慕并非所尋之人,他也毫無怨言,只為那如出一轍的靈魂,如野花般綻放,孤獨而倔強。
鬼奴見少主人心事重重,其他人也都寡言少語,便提議帶一行人四處逛逛,欣賞山中美景外,也可見識下奇花異草、珍禽異獸。
聽到此話,生性活潑好動的柳翠微自然欣喜萬分,就連平日里沉默寡言的韓小春也來了興致,其他人等不在話下。一行人跟在鬼瞳主仆二人身后沿路而行,行了許久,滿眼只是重巒疊嶂的景象,奇巖怪石比比皆是,山中卻是寸草不生,不見半分綠意。
一路行來,刺目的荒蕪分外耀眼,全無景致可言。光禿禿的樹冠上只剩些干枯的樹枝寂寥地伸展著,泛出被炙烤過般黝黑的色澤。山澗原本清澈的涓涓細流早已干涸見底,偶爾也可見些許殘留的清流,在干涸與濕潤間艱難地延續著。
唯一覺得山中頗有趣味的,便是不計其數的美石。稱其精美絕倫一點都不過,細細看來,各石頭大小不一,顏色各樣,或朱紅或松綠或五彩斑斕。石面上的線條或清晰流暢或水墨情懷,倒為美石增添了幾分逸趣,儼然是鬼斧神工之下渾然天成的杰作。
一向溫婉嫻靜的韓小春見此景致,心中一番感嘆:“古人云:‘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此山雖荒蕪生息,也并非一無是處。書中常言,美石處多美玉,不知此山中是否能得見?”
原本邊走邊看的臻榮似乎尋到了甚么,只見他從一塊塊石頭上跳過,徑直走到干涸的水底,蹲下身來仔細一瞧,興奮地叫道:“居然看到鰷蟲庸了!”不過歡喜的聲音中充滿了沮喪,眾人順著聲音也瞧了過來,只見水中散落著條條形似黃蛇的尸體,每條黃蛇都長著魚鰭,直挺挺地躺在水底,在明媚陽光的映射下,發散出耀眼奪目的光澤。
面對此情此景,就連鬼奴也面露詫異之色,其他人可想而知。鬼奴暗自思量道,若所料不差,此處應隸屬東山郡的獨山,此山本就不生草木,但也不至于破敗到如斯田地?幾百年前所見景象依然歷歷在目,兩者對比之下,倒還有些觸目驚心。
臻榮的話也讓鬼奴對這個人界的小胖子刮目相看,便笑著問臻榮:“人界常言‘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此言甚為有理。作為人界一族,雖是初來乍到,卻能識得一二,不知小兄弟是如何知曉得?”
聽到鬼奴的一番贊美之詞,臻榮有些飄飄然,笑著回道:“小時常聽說書,只知《山海經》源于先秦古籍,不知何人所著,所記之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直到懂事后,看到臻家祖傳的《異物志》,上面所記更為詳盡,才知之前聽聞非虛。不過小輩也只是記性好,此次也是頭次得見!”
鬼奴笑道:“原來如此呀!其實《山海經》一書本由妖族一族人編撰而成,因機緣巧合,流傳至人界。何故而成書,因年代久遠,老奴已記不清了。久而久之,自然鮮有問津?!?/p>
第十五章 初入山海經(7)
話音剛落,只聽鬼奴疑慮地說道:“此地老奴雖數百年未曾再來過,敗落到如斯田地,著實費解!翻過這座山頭,應有一座村莊,到時去那里打探便知!”
其余人聽罷此話,別無他法,只能緊隨其后,再作定論。眾人一番苦行后,好不容易來到了鬼奴口中所述的村莊,卻讓眾人大吃一驚。村落倒是有,不過皆是斷壁殘垣,了無生息,沉沉的死氣籠罩于此,仿佛百年間不曾居住過一般。
正當眾人驚訝之時,只見一個龍頭人身的老者,衣衫襤褸,手持一把木劍,顫顫悠悠地從一處斷壁后走出,行至眾人面前,站定后,口中居然說道:“錢不要…有…吃得…沒?”
此話一出,那還了得,分明是赤裸裸的打劫,眾人還未開言,已讓正義感過勝的柳翠微按捺不住,對她來說,搶劫不關乎年齡、性別,以前雖答應過未來的相公韓小秋,不再逮誰劈誰,但在山海經內他們算是異族,不用擔心賠付誰湯藥費。
如斯思量一番,柳翠微便萌生先劈了再說的念頭,正在醞釀之際,卻被鬼奴瞧出了苗頭,直接扼殺在了襁褓之中。只因鬼奴見來人極為面熟,有些似曾相識,仔細一想,方才恍然大悟,急忙將柳翠微制止住,向那老者問道:“老奴曾有位故交與老人家您形神相似,他位列東山郡十二人身龍首山神之三,名喚驪三。敢問老人家可否認識?”
那老者一聽此話,分明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動,手中哆嗦的木劍早已跌落地上,泣不成聲地回道:“你那故交便是小神的三哥,早在五十年前便已魂飛魄散,形神皆無。小神是驪十,十二位兄弟如今僅小神一人幸存,其余皆亡故于東山郡主之手!”話音剛落,哭聲又起,一時間眾人皆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勸解。
哭聲忽然間戛然而止,只見他已倒在地上,不醒人事。鬼奴疾步上前,一看脈象,嘆口氣,搖了搖頭說道:“此脈緩而無力,極其虛弱,估計許久未曾進食過了。哎,一方山神居然淪落到如此境地,豈是一個慘字了得!”
真是落魄的神仙不如妖,好不容易將那老者弄醒,一旁的柳翠微早已心生愧疚,便甚為主動地從竹筐中找了些干糧遞到他手中,那老者見有可吃的東西,全然顧不得是何物,便狼吞虎咽起來,幾次險被噎住,慌得柳翠微急忙又將裝有水的竹筒遞給他。
那老者打開竹筒,見是滿滿一筒清水,頃刻間淚滿雙目,卻無法滴落。那筒清水在他看來,亦如久旱逢甘霖般,喝時甚為小心,不敢大口豪飲,只能小抿了幾口。唇邊余留的水跡也甚為珍貴,只見他用舌頭舔干后,甚是享受地回味著甘泉的甜美,或許那已不是普通的山泉水,而是世間少有的瓊漿玉液。
那老者吃飽喝足后,頓時氣色好了許多,稍歇片刻之后,起身對眾人行一拱手之禮,緩緩說道:“承蒙各位仗義相助,小神感激不盡。請恕小神唐突失禮,小神還有些徒子徒孫也是許久不曾進食,懇請各位一并搭救,施舍些食物才好!”邊說邊作跪地狀,見他行此大禮,慌得柳翠微等人急忙上前攙扶,好言相勸一番,便讓那老者將他一幫徒子徒孫給帶出來。
第十五章 初入山海經(8)
少時,那老者從一處斷壁后將一群小妖帶了出來,那些小妖在韓小秋等人看來,僅是些小屁孩而已,約莫七八歲的模樣,看上去顯得有些年幼無知,卻不知他們竟有一兩百歲的年紀。畢竟妖與人并非一族,年齡著實無法相提并論。
小妖們不知被餓了多久,一見食物與水,如同覓得金銀珠寶般,便蜂擁而上,顧不得禮讓,皆作風卷殘云狀。吃得又快又多,讓韓小秋等人除瞠目結舌外,也面露難色,均不好明言。
倒不是韓小秋他們舍不得助人為樂,只是所帶干糧不多,僅夠十天半月所需。原以為此處物產豐饒,卻不料所見景象竟是荒蕪之極,水源極盡匱乏,斷沒有資源可供補給。雖隨身攜帶有以備不時之需的救命仙草“仙人丹”(食后可七日不饑),卻數量有限,無異杯水車薪,于事無補。
一群小妖長期以來都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好不容易逮到個飽食一頓的機會,自然是不肯輕易放過,吃喝一番后,一個個摸著圓滾滾的肚子,前所未有的滿足感,溢于言表。
韓小秋等人見小妖們均已吃飽喝足,正欲開口詢問,卻隱約聽得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與陣陣叫喊聲,再看看驪十與小妖們,個個面如土灰、驚恐萬分,有幾個膽小的抖動得甚為厲害,亦如篩糠一般,徑直癱倒在地。真正是老鼠見了貓,早已膽喪心驚,除了只會瑟瑟發抖,便是乖乖等著被奴役。
韓小秋等人急忙向遠處張望,只見數個騎著坐騎的黑影正向此處疾馳而來。鬼奴略感情況不妙,且來勢洶洶,便向驪十問道:“來者何人?”此時的驪十早已呆若木雞,對鬼奴的詢問置若罔聞,只顧緊緊的拉住身旁小妖的手,內心的惶恐與不安展露無疑。
那群黑影已行至三十丈開外的地方,驪十與小妖們更為惶恐,年少的韓小秋已然熱血沸騰起來,沖到眾人最前面站著,向來者高聲問道:“來人報上名來?”
說時遲那時快,話音剛落,那群黑影已行至跟前,與眾人僅有百步之遙,仔細看來,那群黑影共計八人,個個戴黑色蒙面頭盔,身穿軟式皮甲,一襲騎兵裝扮。只聽那群妖兵中一個聲音高聲呵斥道:“你等賤民,快快束手就擒!免受皮肉之苦!”
此時驪十仿佛才回過神來,顫顫微微地對鬼奴低聲說道:“來者是東山郡主的虎豹營,專管巡山一事,只為緝拿我等漏網之魚。此次躲無可躲不說,還要連累眾恩人,小神真不知該如何是好?”話語中透著凄涼與無奈,忍不住又開始哽咽,落下淚來。
循著聲音尋去,只見話出此音者的那妖兵開始煩躁起來,語氣更為粗暴,手中的皮鞭抽得啪啪作響,狂叫道:“賤民,還在磨蹭甚么?大爺的皮鞭向來不是吃素的!”那坐騎也是非同一般,嘶叫不止,模樣讓韓小秋等人嘆為觀止,十足的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