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片來自網絡)如花似錦的生活,都要自己打造,而愛情只是錦上添花。有了,很好,沒有,自己一個人也能過的很好。
是在下班回家的班車上,聽到同車的乘客,七嘴八舌的,在議論有人投河的事情。
我自認為,我很自我不愛八卦,可是耳邊,還是不斷傳來投河女子的種種信息,美麗,高學歷,好工作……
讓我不由得感嘆這位女子,婚姻不幸就跳河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思維模式呢?這樣的思維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
誰說識字憂患起?我幼年、童年一直到少年時期讀的書,都讓我對人生,尤其是所謂的愛情和人生伴侶,抱有極高的期待和幻想。
一點也不像日劇《女王的教室》里的孩子們,可以向他們的老師,提出那樣多令我瞠目結舌的深刻問題,讓我仿佛看到斯科特.派克在緊皺眉頭,目光深邃的說:“人生苦難重重。”(出自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誠實的講,我確信如果我的學生突如其來的拋給我那樣的問題,我會陷入尷尬的沉默或者結巴之中。
(本圖片來自網絡)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對女性真的是滿滿的愛意嗎?
猶記小時候讀的童話里,白雪公主吃了一個毒蘋果之后,一直沉睡不醒,直到有王子的到來,將她吻醒,并娶她為妻,帶回自己的王國,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還有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坐上南瓜馬車,參加了王子的舞會,被王子看到,喜歡,娶回家,就此過著幸福的生活。......
中國的文學作品,也在“孜孜不倦,毀人不倦”的為廣大女性洗腦。
有《詩經》中的《衛風.氓》: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
有美貌富有的杜十娘對一個男子失望,就怒沉百寶箱;
有劉蘭芝為了不再嫁人,從一而終的“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有被婆婆逼著離婚后,唐婉的“病魂常似秋千索”,后來抑郁而終;
有被白居易逼死的關盼盼“自守空樓斂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臺不相隨。”
還有千年修行的白娘子,為了一個怯懦柔弱的許仙,水漫金山,壓在雷峰塔下三百年......
還有蒲松齡筆下為窮書生奉獻自己的一切,在書生金榜題名后又揮一揮衣袖離開的鬼狐;神話里的田螺姑娘和七仙女……
似乎都在聲嘶力竭不厭其煩的宣揚和贊頌一個觀點:
女子,此生就是為愛而生,為愛而活的,愛就是她的靈魂,有愛情此生才有幸福的保證,愛情來得時候當如飛蛾撲火,失去愛情失去愛人只是死路一條,縱然活著,也如行尸走肉。
而近代流行的瓊瑤劇和韓劇,更讓廣大女孩子追劇前130以上的智商,嗖的一下降到接近負值,愛情至上,過度沉溺韓劇,整天幻想著某個高富帥會突然愛上自己。如果說日本的電影毀了中國男生,那么韓劇毀了中國女生。
為什么中國的文學作品中,極力歌頌贊美那些,為了愛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的女子,可是為什么?男子為愛犧牲的很罕見呢?
相反,多的是陳世美之類,有了功名利祿,要拋妻棄子的負心漢,包公如若一直活著,一萬臺狗頭鍘,夠用不?都一樣是兩個肩膀架一個腦袋,莫非女子為了愛情,就直接拋棄腦袋了?
(本圖片來自網絡)我們本可以自己發光的,為什么一定要依賴別人呢?
相比之下,我還是更欣賞美劇,《飄》中最愛的人走了,郝思嘉也只是望著白瑞德遠去的方向,說:“Tomorrowis another day.”繼續好好生活。
我也曾經對未來的另一半有無數的幻想,幻想他高大健壯,有濃密的頭發和眉毛,明亮的大眼睛,國字臉,鼻子挺直,齒白唇厚。
幻想他善良正直,心胸寬廣,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嚴肅樂觀,目光和氣,博聞強記,冷靜理智,穩重大方,低調內斂,執著堅定,儒雅知性,有涵養,有耐性,睿智,自律,務實,優雅有禮貌,可能接不上我隨口吟出的古詩詞,但肯定能學好微積分和量子力學,搞得定我崩潰的電腦。
可是唯一的他像不羈的風,出現離開,都有時候,只留我,傻呆在原地。每一次我想念他,就會同時想起《圣經傳道書》中的一段:
“凡事皆有定期,萬物皆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
栽種有時,拔出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拋擲石子有時,堆砌石子有時;懷抱有時,放棄有時;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舍棄有時;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默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
爭戰有時,和好有時,萬事萬物皆有其時。”
漸漸釋然,頓悟,生命也原本就是短暫的旅途,接受無常,接受“相遇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
慢慢試著從細節開始,好好愛自己,下載菜譜,學習烹飪,為自己準備可口的飯菜。
周末約著閨蜜一起逛街,多去試穿實體店的衣服,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發現自己不同衣服包裝下,不同的一面。
鼓勵自己去多嘗試生命中的可能性,比如學習舞蹈和瑜伽,嘗試溜冰(雖然我在摔了八次,羽絨服被我擦破后我放棄了)。
去用心感受,身邊一點一滴的美好,清晨的一聲鳥鳴,開門見到美麗的朝霞,路邊一株不知名的小花,歡快奔跑著的小狗,懶洋洋曬太陽的貓咪……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同時也努力進取,花時間與自己在一起,了解自己;通過寫作,畫畫,舞蹈和社交來喜悅自己,慢慢習慣一個人過,一個人的生活。慢慢的,去培養自己,修煉自己,讓自己成長為自己想要嫁的那個人。
曾經很恐懼開車,學車的時候開到40碼,我內心緊張得脊背都是汗,而今開到60碼我也毫無感覺。
曾經是數字盲,而現在,看著密密麻麻的數字,終于不再發蒙;
曾經很羨慕,那些能堅持跑步打球的男生,現在自己每天堅持;
曾經羨慕別人的文字,到現在自己夜深人靜的時候用心書寫;
曾經為一點小事,就想滿世界傾訴,到現在自己處理清理凈化……
(本圖片來自手機拍照)愿我們女子都長成一棵大樹,有能力愛好自己,也愛好愛我們的人。
上周末的課上,一位心理學老師向我們提問:“如果可以選擇,你愿意選擇自己做伴侶嗎?”當然愿意,我現在越來越喜歡自己了,當然愿意嫁給自己,并且在日復一日,更好的愛自己。
當然也很羨慕,那些嫁人后幸福的女孩們,有了歸屬感和安全感,心有所依,情有所寄,有幸福的家庭生活。
也有遇到事情,必須一個人抗著時候,很是脆弱和無助;也有人類與生俱來的寂寞,孤單,恐懼……
可是,愛情,不是我們好好生活的全部理由,兩個人相愛,是最好,感恩惜福,一個人時,何妨嫁給自己,用心好好愛自己,喜樂如花的生活,有自己的重心和原點,有沒有人錦上添花,無須在意,順其自然就好。萬事萬物皆有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