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蓋偉元
溫馨提示,本文5000多字,看完可能陣亡你10000+腦細胞,強烈建議讀者,先沖杯咖啡,提提神哈!
另外,別怕吃虧,相信我,這20分鐘對你寫作的一生影響可能是極為深遠的。
寫作價值觀,這一篇,真的足夠了。
開始之前,先來首優美的小詩,算是熱熱場,放松下:
樹影壓在秋天的報紙上,
中間隔著一片夢幻的海洋,
我凝視著一池湖水的天空。
好,我們開始,
談寫作,我們為什么要從價值觀談起?
很簡單,價值觀決定選擇,選擇決定命運。寫作價值觀決定你寫作的命運。
一 你為何寫作?
有個問題,大家思考下:當初你為什么選擇寫作呢?好,思考60秒…
顯而易見,答案很多,比如:
1 記錄,典型代表是寫日記。
2 分享觀點,典型代表是寫帖子。
3 賺錢,典型代表是投稿。
4 職業,典型代表是媒體人。
5 成為作家,這是很多人的夢想。
……
好,針對每種初衷,我們不做具體評判,但這種多樣性,至少啟示我們:
1 寫作是一種各取所需的行為。
2 永遠不要用你的標準去衡量別人。
3 也永遠不要在意別人用他的標準來衡量你。
初衷的多樣性,必然決定將來會走向不同的道路,所以,我們必須認真審視,做出衡量,哪種選擇是最優的。
為了尋找答案,我們溯源下,從寫作的源頭——定義,說起。
2 什么是寫作?
寫作其實沒那么復雜高深,本質僅是交流,作者和讀者在交流,僅此而已。
但有三個重要環節:
1 輸入:閱讀,觀察,經歷…
2 思考:整理,加工,行文構思
3 輸出:文章,用文字表達
一篇好文章三者缺一不可,是為連體嬰兒。
1 沒有有效的輸入,文章會很空,多為泛泛之談,長此以往,作者容易成為井底之蛙。就像魯迅先生筆下,小鎮里的女人在討論今年流行什么衣服一樣,文章顯得滑稽,稚嫩。
2 沒有有效的思考,作者就會淪為一個純粹的搬運工,一個書袋子,一個復讀機,沒有靈魂,文章更不可能動人。
3 沒有有效的輸出,主要是指表達上的功夫,若不到位,仿佛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當然,相比于前兩者,這還算不錯。
多人數,寫不出好文章,主要是前兩個環節問題確實。
3 寫作的最大紅利是思考。
我們做一件事, 潛意識中都有個4個隱性期望:
1 價值最大化。
2 成功概率最大化。
3 風險最小化。
4 風險概率最小化。
以思考為核心的寫作思維恰好滿足了這4點 需求:
1 思考決定選擇,選擇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生活質量。
思考能力的提升,伴隨著的是生活方方面面選擇質量的提升,能直接促進你的進步,直接決定你的人生。
日拱一卒,寸進寸喜,對知識的積累效應最大,對現實生活的積極影響也最廣。又因為你的思考提升不斷帶來生活上的小進步,這種及時反饋,還可以讓你遠離絕大多數寫作者都有的痛苦:焦慮、反復焦慮,質疑、反復質疑,煎熬,放棄與堅持。
別人焦頭爛額,而你,欣欣向榮。
2 思考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會發現一個巨大的驚喜:你的成功根本不再需要通過寫文章去實現。
當你的認知不斷提升,會逐漸發現生活中有太多的機會,遠不止寫作領域,這些機會是你若不提高就永遠不會發現的。
比如,剽悍一只貓是個經典的例子。他始于寫作,重在思考,成名于社交。同樣的例子很多,尤其很多專業板塊。
1 在幣圈寫文章的人,隨著對各種幣的深入了解,重心會逐漸放在投資高價值幣上。
2 在股市長期更文的人,自然不會錯過購買高價值股票的機會。
3 分析房產的財經作者,在遇到合適入手的機會前他們絕對會毫不猶豫的出手。
…
這還僅僅是業內的,還有更多業外的。
通過寫作提升認知,發現機會,取得成就,其實是很多成功人士,不愿透露的捷徑。
再回頭看,如果你把焦點放在成為作家上,你有算過概率嗎?知道1/100000是什么概念嗎,中國每年會誕生幾千個博士,能誕生幾個新銳作家?多看看排行榜就能清醒很多。無論如何,你都得思考預備方案,也就是,這事成不了,然后我怎么辦?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打算單純靠寫作賺錢,賺不到呢?知道幸存者偏差嗎?
贏家的秘密就是堅持按照優勢概率行事。夢想一下子成為寫作頭部,是概率選擇權的自暴自棄。
這里,分享一段話:
小概率的事情很難實現,看起來反而容易;大概率的事情則顯得路途遙遠,其實到達目的地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放棄自己的概率權,選擇舒適的小概率,其實是在用自己本來就微薄的資源,去補貼“成功者”。
3 寫作以思考進步為核心,與所有其他目的并不矛盾。
其實,只是焦點的問題。而焦點不同,世界不同。我們當然可以一邊思考進步,一邊試試能否成為作家,萬一你真是那個萬中無一的奇才呢,也當然可以邊思考邊考慮文字變現。最大的區別是,我們上了雙重保險,沒有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而且,后面我會講到,我是特別提倡文章變現的。
4 殺機涌現:人工智能,暗流涌動的勢力!
為何寫作要以思考為核心,個體進步為最終目的,我還有個和很多人不同的考量:未來,人工智能將替代絕大多數作者。
來看個例子,早在2014年行業咨詢就發表了一篇文章《算法時代的機器人寫作藝術》,講述了,美、聯社在當年的7月,開始啟用Automated Insights開發的程序撰寫公司財報。
他們輸入這樣一句話:
迪斯尼第一季度利潤上升33%,超過分析師預期。
然后出了這樣一篇文章:
伯班克,加利福尼亞(AP)-迪斯尼公司(DIS)報告其第一財政季度凈利潤增長33%,超出分析師預期。
迪斯尼,總部設在加州伯班克,在本季度收益為18.4億美元,去年同期則為13.8億美元。每股收益從77美分攀升至1.03美元,Zacks分析師的平均預期為每股92美分。收入從113.4億美元上升了9%,至123.1億美元,分析師預期為118億美元。
這個程序每年能為他們產出10億的故事,因此,他們也成為了最大的內容生產商。讀完,你有什么感覺呢?
再看國內,
1 2015年9月,騰訊財經發表的一篇署名為機器人Dreamwriter的文章《8月CPI同比上漲2.0% 創12個月新高》迅速引發了社會各界關注,并由此拉開了國內機器人新聞寫作的序幕。
2 緊隨其后,11月16日,封面傳媒推出小封機器人。
3 同樣11月,新華社專注寫作體育財經新聞的機器人快筆小新誕生。
4 阿里巴巴戰略入股第一財經,智能機器人DT稿王誕生。
5 今日頭條張小明誕生。
……
也許,有人懷疑,人工智能沒有感情,感性的文章他們應該寫不了吧。對不起,我要告訴你,還記得開篇的那首詩嗎,就是人工智能完成的:
樹影壓在秋天的報紙上,
中間隔著一片夢幻的海洋,
我凝視著一池湖水的天空。
這首詩節選自《陽光失了玻璃窗》,一本出版于2017年5月,人類歷史上第一部100%由人工智能創造的詩集,作者小冰。
不知,看到這些,你又做何感想?
眼睛看得越遠,路才能走的遠。
人工智能是行業內的顛覆。還得補充一點,當今社會,人們注意力高度分散,注意力資源極其寶貴。有人說,“寫作者的對手在抖音。”不知,這話你能否理解?
其實,****人的進步是一切行事的出發點。寫作也必須服從這個原則。**將思考進步置于寫作的核心目的,相信我,這是最佳選擇。
寫作水平的提升未必帶來個體生活真實的進步。比如,長年寫情感雞湯故事的,把自己困在其中不能自拔。但個體的真實進步一定會帶來寫作水平的飛躍。你想啊,人的格局提升了,視野開闊了,就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寫出來的能差到哪里去。很多東西,真的只有你走到更高的位置才能看到。
5 普通人,請變現,你別無選擇
一提到變現,馬上就會兵分兩路,兵戎相見,簡直水火不容,真是搞笑。尤其很多反對者,常常打著文學的純正性口號,以衛道者自居,號稱堅決捍衛文學的最后一塊凈土,拯救文學,真是偉大。
對此,給所有寫作新手朋友一個建議:遇到這種人,能拉黑拉黑,不能拉黑,絕不接觸,堅決不反駁,不回懟。想盡辦法和他們無交集。
至于為什么,時間有限,這個問題都懶得說了,后面開文詳解。
關于為什么鼓勵你變現,首先,我要告訴你,變現不是一個簡單的“應不應該”的問題,而是直接和你的經濟現狀掛鉤的。這是很多涉及這個問題時的思維盲區。
你想想,大家的經濟基礎其實都是不一樣的,有人生下來就財務自由了。王思聰會考慮寫文章變現嗎?大涼山貧苦的孩子寫篇文章,能不期望換得一點兒錢財,為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嗎?
多數寫作者,其實,家境極為普通,身上有沉重的房貸,車貸,生活開銷很緊。白天要辛苦上班,夜晚伏在案頭碼字,也燃著那么一點兒希望的微光,希望通過文章哪怕換的微不足道的收入,為襁褓的孩子買一袋更好的奶粉,為妻子添置一份像樣的化妝品,他們的感受,有多少人懂?
都是人,有情感的,那份希望,要理解的。
好,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為什么鼓勵你變現。
變現必然意味著你進入市場,必然意味著你要接受市場規律的全面考驗,也必然要求你真刀真槍的干。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數據冷冰冰,只有市場認可度,沒有情懷!
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你才能知道“市場”兩個字的真正含義,知道它的份量。在我里,我強烈推薦大家一部小說《遙遠的救世主》,豆豆寫的,后被改編成了電視劇《天道》,也非常棒,但還是建議看書。它會告訴你一個極為深刻的道理:改變命運,只有一條路,市場經濟下的自救。
市場就是戰場,只有在戰場中,你才能積累實戰經驗,更快成長。若有幸再能持續賺到一點兒錢,那必然將促使你更堅定的走下去。
有人問咪蒙,什么使你堅持每天寫文章?她說,你去問問那個賣油條的人,他明天能堅持出攤嗎?
請你思考一個問題:從你小時候看的《知音》《讀者》《意林》,到現在的各種牛文公號,有沒有稿費的文章嗎?
換句話說,你看到的多數好文章,有多少義務文章呢?
有個真相:反對變現者,實際多為沒有能力變現者。嫉妒,憤恨,酸葡萄心里。若有人再告訴你他不愛錢,請你拜一下他,因為他不是人,是神。
6 產品思維:洞見一個新的寫作世界!
有些東西,你不知道,它就不存在。
你知道了,你的世界就變了。
當你認可了市場經濟,也就明白,你應該用產品思維去行文,文章就是產品。
在這個基礎之上,讓我們從新認識寫作。我們前面提過,文章包括輸入,思考,輸出三個環節。為了使你做出最好的產品,我們必須挨個環節把關。
1 輸入,就是你產品的原材料,所以你必須想盡辦法提高原材料的質量,這是好產品的源頭。
所以,如果讀書,去讀最好的書,最權威的書,頂級專業人士寫的,著名出版社出版的,出版印次多的,版數多的,能讀外文的,不讀譯本的,能讀一手的,絕不碰二手的。
如果向人學習,向最好的老師學習。交朋友,交更好的朋友,他們積極上進,愿意和你并肩作戰,共同進步。
此外你要學習很多的前沿科學知識,尤其芒格所說的那些“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他們是無價的珍寶,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你必將受益無窮。
2 思考,就是加工,當你輸入足夠多的好內容時,你的思考水平和從前相比必然有著天壤之別。另外,你需要刻意練習如何去思考,如何正確的思考,下面的這些學科我想一定能幫助到你:
1 邏輯學
2 心理學
3認知偏差
4 生物學
5 社會學
……
你的思考越優秀,你的輸出就越優秀。加工越好,產品越好。
3 輸出,就是文章,更精準,精美的表達,就是產品的優質包裝呈現。
有了產品后,你會突然感覺到:寫作平臺原來就是一個大市場!作者都在擺攤,商品就是文章,讀者就是消費者,他們走來走去,挑選著他們喜歡的心愛之物。你會發現,有人攤前聚滿了人,熙熙攘攘,有人攤前,門可羅雀。有人焦急的跳腳,有人假裝淡定。大千世界,人生百態,盡顯無疑。
那時候,你也一下子就明白了,原來,
你的喜歡并不重要,消費者喜歡才唯一重要。你的需求并不重要,消費者的需求才真正重要。你認為有趣的,別人未必認為有趣,你自以為有用的,別人可能看都不會多看一眼。
這時,你才懂得,究竟應該做什么。恭喜你!你質變了。
從此,你的生活忙碌了:
1分析數據
2調研市場
3學習同行
4反饋測試
…
你發現,世界的中心不在你那里了,在用戶那里。
順便提一句,好產品,就四個字:有趣,有用。濃縮成一個字:驚!
沒有這種效果的就不要做了。當然最好的一定是——驚喜!
7 病毒式傳播。
如何讓你的文章廣泛傳播,這是很多作者頭疼的問題。當然,想賣的好,前提是你的產品得好。好到極致,像老干媽,不打廣告都能名揚四海,在紐約租個柜臺。但顯然多數作者做不到。
傳播有個核心要點:人。
一定注意,傳播,是人的傳播。一切都是圍繞人來展開的。目前最主要的傳播方式是基于社交的鏈式傳播——轉發。如何讓別人喜歡你的文章并轉發呢?
注意:喜歡歸喜歡,轉發歸轉發。喜歡并不一定且常常不會轉發。這里有個要點:滿足他炫耀的虛榮心。讓他轉發有面子,顯得有品味,能拉升他的形象。
好了,就這么簡單。剩下的怎么做,自己思考吧。
提一點:爆款文章,往往都是有牛人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8 寫作是個系統工程。
不要以為傳播出去就完了,當你有很多用戶的時候,該怎么管理維護呢,當你有個人影響力的時候,該怎么運營品牌呢。寫作是個系統工程,路很遠,需要做的工作實在太多。
到最后,你會發現,寫作完全是人的綜合能力的競爭。遠遠不是寫篇文章丟在那里就完事這么簡單。
你要把每篇文章都當做你的孩子,他們降臨了,要吃喝拉撒,為了他健康成長,你需要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才可以。
有些能力是寫作的剛需,拉一個清單給你:
1 學習能力
2 思考能力
3 表達能力
4 策劃能力
5 銷售能力
6 運營能力
7 管理能力
寫作成長路徑:
1自耕農
2工作室
3公司
4資本注入
當然,你要明白,在寫作的路上,千萬別忘了思考進步這個核心。這個觀念要像一根鋼釘一樣釘在你的心上。兢兢業業,日拱一卒。長此以往,也許不經意的某一天,幸運女神會突然降臨,抱著你的額頭猛的親上一口。
寫作不易,山高路遠,道阻且長。希望這個風起云涌的時代,你能做一個不被取代的人。
祝你好運,謝謝,下次再見!
蓋偉元
寫于2019年4月28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