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整理,不是打掃收納,而斷舍離,也不僅僅是扔扔,而是你從生命的舊板塊跳到新版塊的鏈接,也就是所謂的重生。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法則》提到“一旦整理,就不會變亂”的整理方法,即按照心動的標準選擇物品,按照先丟東西,后收納的順序,按照物品類別,進行一次性、短期、完善的整理等,使人通過整理找回人生決斷力,找到最初的夢想,找到怦然心動的幸福人生。但我最近的實踐感覺整理不是一次性,短期就可以完成的,而所謂的斷舍離是一種狀態。實際上整理是自己的整理,用第三視角來審視自己的過去生活的。冰山理論中提到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見,恰如冰山。包括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七個層次。你的對于人事物的行為背后的就隱藏著你的心智模式。換句話說每一個人做任何事情最終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些深層需要,每一個行為背后都是有一個動機。
?最開始我以為整理就是審視自己和物品的對話,以“物品和自己的的關系”為核心,用“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的思考方式取舍選擇物品。通過這個過程,實現對自己的深刻、徹底的了解,并接納最真實的自己。但是兩個月的實踐發現,雖然我把我非必要的東西全部扔了,就留下近一個行李箱的物品,但是我的生活并沒有什么質的改變,我也沒有真正的認識自己。
?無意間和同事提到自己的生活狀態的困惑,以及自己為什么很多事情下定決心做而始終堅持不了,他說了一句,我自己已經知道自己的問題,為什么不去改,你說的這些都是借口。
?于是,我停下了,放下了我那些所謂的成長計劃。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我那么想變成更好的自己,可是我的行為一直沒有辦法堅持,總是拖拖拖,拖到快睡覺了,告訴自己明天再做把。我晚上回去開始思考,為什么從小到大我這個問題一直沒有改,哪怕我吃了很虧。我把自己從小到大的人生,在腦海里放電影般過一邊,開始自由寫。雖然這個過程很痛苦,因為你要去直面你內心的創傷,就像是把隱藏在內心的膿包擠掉。最后的發現自己的行為背后真實的原因,而我的原因是借由逃避來躲開自己沒有達到目標的失敗,而害怕失敗是因為自己的自卑,怕失敗證明了自己是世界上多余那個人。那么針對這樣的問題,我接下來就是要最重要就是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和自我成長價值體系。如何建立自信心和成長價值體系,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把這開放的心態不帶批判,標簽的眼光來學習成長,拿到屬于自己的身份資本,找到熱愛的事業,讓自己財務自由、時間自由,讓自己擁有真心、真情、真味。
?我們必須深入的討論自己所經歷的所有事情以及教訓,我們才能了解真實的自己。也許當我們直面我們最真實的生活,拿掉平時自己用來蒙騙自己的面紗。我們會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很殘忍的現實,我們可能會被一只名為“抑郁”的黑狗吞噬。但是,我們直面了人生悲慘的真相,我們會經由悲傷之路,讓自己從這真相的悲劇中得到解放,促進我們的成長。
?之前,我會用“過去的自己已經死去了,現在我是全新的”一個思維方式,來開始我的新旅程。但是我現在并不是這么認為的,過去的生活,我們不能通通丟棄,因為人往往是自己所的經歷人生中提取相關經驗,形成自己的心智模式。對于舊版本的自己并不是簡單的丟棄,而是自己在自己無數可能性的舊版本的生活中,選擇最接近自己新版本哪一種可能性去完成自己舊版本到新版本的跨越。這里我想推薦大家看一部電影《我的廢墟生活》,這邊電影就是這樣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