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堅持的三個技巧:
一、為需要做的事情賦予重大意義。
當我們為一件需要做的事情賦予了重大意義的時候,我們會覺得這件事情披上了神圣的外衣,變得更崇高起來,這是從大的方面來說。我們還可以用更現實的方法為自己所做的事情進行轉換,我曾經就用笑來老師的方法用物質利益與要學習的專業課程進行等價轉換,這樣學習的成果實實在在看得見,動力當然就不一樣了!
所以,一念一世界。
二、如果不做這件事情,會有哪些不利后果?
賦予重大意義是從正面為自己所做的事情尋找積極的理由。我們對于未來的美好場景不斷刺激后有時會變得麻木了。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從反面再增加一個維度進行刺激,如果不做這件事情會造成什么嚴重后果,你看看,我們周圍就有很多不做這件事情的這樣的人,他們的生活狀態是多么地糟糕,凄慘。
我當年從自學考試,到司法考試,再到考研,一路艱辛,坎坷。靠的就是用這種方法,效果確實挺好。以前所在的鐵路單位有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有一天,突然發現他拎著一個老式破舊的手提包,佝僂著身子,我看著他猥瑣形象,覺得他非常可憐,再反觀自我,十幾年后,我會不會和他一樣呢?甚至我還不如他呢。當時我就用我自己和他作對比,他是南京人,家中有一定的積蓄;而我是外地人,身無分文;我機械鉗工,基本上屬于被遺忘的人,國有企業對我而言上升的通道幾乎被堵死;他的業務能力顯然比我強,而我對機械方面沒有任何興趣,業務水平很差。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我都不能超過他。但是我成為他現在這樣的狀態是絕度無法接受的,更何況,我還不如他呢。于是,當我在學習的過程想要放棄的時候,我在腦海中浮現他那佝僂的身子,滿臉的愁容,甚至把這個恐怖的場景畫出來,我知道我絕對不能過這樣的生活!我就咬咬牙掙扎著前行,最終也一路走過來了。
今天我還能清晰地回憶起他拎著那老式破舊的手提包,佝僂著身子,愁容滿面的樣子……
三、通過社交來學習。
就是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經常聽說某學校一個宿舍的室友全部都通過考研,這其實就是環境對一個人的正反饋,環境能夠激勵你,鼓勵你。在一個擁有某項技能的群體里,這相當于標配,你不會都不好意思,那怎么辦?學唄。但是,如果在不愛學習的群體里,你熱愛學習會被別人認為自己是異類的,這就需要自己能夠頂住周圍的冷嘲熱諷,做個特立獨行且正確的自己。
當年,我為了能夠跳出鐵路,報名參加了自學考試。我的自學方式和一般人不太一樣。一般人就是工作之余順帶著學習,而我則是瘋狂地學習,做到書不離手,不浪費分分秒秒。這時候,周圍的同事朋友開始流言蜚語,諷刺挖苦,我一笑而過不為所動,或許時間久了他們自己覺得無趣了,或許是因為我用一次次通過考試證明自己并不是鬧著玩的,慢慢地他們也就習慣了我每天學習的狀態,甚至到了后來,我有時候不想看書去蹭著看一會電視,他們都會說,你還不去看書去!
呵呵,這就是環境的力量,既有正面的環境給你正反饋,也有反面給自己的負反饋,但是只要我們心中理想還在,那就一定能夠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