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教案設計

《蘇州園林》葉圣陶
第二課時教案(八年級上冊)
班級:八(1)班? ? 科目:語文?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積累“軒榭、敗筆、嶙峋”等詞語。掌握其音、義,并用詞造句。
2、了解我國園林建筑藝術,特別是蘇州園林的藝術成就,領會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3、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文章的寫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紹園林的條理和順序,培養學生按事物本身規律組織材料,有條理的說明事物的能力。
4、了解說明文常用的一些說明方法,初步學習寫說明文。
1、體會作者抓住了蘇州園林的哪個特征,又是如何突出這個特征的。
2、了解并學習本文嚴謹的說明結構層次。
3、熟悉并掌握本文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學習并開始運用語言的巧妙之處。
4、熟悉說明方法,學習用比較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寫作意圖,進而體會作者寫作思路,理解文章結構。
2、在把握全篇結構的基礎上,通過練習進一步加強對說明文的分析掌握。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練習法等


教學時數:1課時


一、復習舊課 (時間:5—10分鐘)
師問:上節課我們已經了解并掌握了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及主要作用,同學們還記得說明文方法有哪些嗎?(板)
(①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實例對事物的特征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征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③作比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較,強調了事物__________的特征。
④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征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將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__________的特征。
⑥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形象。
⑦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⑧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對事物加以說明,體現語言的準確性,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⑨列圖表:用列圖表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征加以說明,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⑩引資料: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
師說:上節課我們還在說明文的有關知識基礎上理清了說明順序,辨析說明方法,明確閱讀說明文的一般方法。我們也得出了這樣的認識:從布局到配合;映襯到層次,這樣的順序符合游覽者觀察的順序,由淺入深,由大到小。而我們也得出了結論:讀文章找主線, 理清思路是關鍵。主旨句是文眼, 所有段落歸它管。首括句、首括段,布局謀篇太重要。


二、學習新課(時間:30—35分鐘)
過渡語: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已經從整體上把握了《蘇州園林》的主要內容,今天我們就來分析這篇課文的細節部分。
有人說“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是我國園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葉圣陶的這篇《蘇州園林》,很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接下來,我們從幾個方面具體分析一下這篇文章。
(一)分析本文的段落層次。(時間:約10分鐘)
1、師問:通過上一節課的討論,同學們應該對《蘇州園林》這篇文章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那么,同學們有誰知道本文的文章結構是怎樣的嗎?(板)
(總分總)
2、師問:那么,總分總結構的特點是什么呢?
(首先是總起全文,提出觀點,然后分段分點說明總觀點,最后總結全文。)
3、師問:現在給同學們五分鐘的時間,思考一下本文要如何劃分層次,每一層次分別講述了哪些內容?(板)
第一層次(1):總領全文,引出要說明的對象—--蘇州園林;
第二層次(2----3):概括蘇州園林的共同點:圖畫美。拿蘇州園林跟古代建筑進行比較,突出蘇州園林與眾不同:不講究對稱的建筑特點;
第三層次(4----9):詳細對蘇州園林的假山池沼、花草樹木等整體說明蘇州園林在景物的布局、配合上是如何體現圖畫美的。從墻廊、角落、門窗和彩繪這些細微的地方突出蘇州園林的特點,再次強調圖畫美這一特點;
第四層次(10):總結全文,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再次激起了讀者急于一游蘇州園林的強烈欲望;也使行文縝密,引人回味。
(二)詳解重點段落,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和畫面感。(時間:約15分鐘)
1、師問:請同學們齊讀第三段,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蘇州園林的建筑布局和其他建筑有何不同?為什么要這樣設計?
(蘇州園林建筑不講究對稱,甚至避免對稱建筑的出現;為了突出自然之趣。)
(2)這一自然段寫法的特色是什么?
(運用打比方和作比較使讀者對蘇州園林的布局特點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2、師問:現在請同學們齊讀第四段,試著給本段分層。
(首先說明“假山的堆疊”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覺得身在山間”。其次,寫池沼,先抓住關鍵,說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從動靜的配合上,說明了池沼的多姿多彩,通過對假山、池沼的形象說明。最后,讓讀者對園林的山水的特點留有深刻的印象。)
3、師問:現在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五、六段。
(1)第五段中說明了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應注意些什么?
(注意高樹和低樹、落葉樹與常綠樹、季節不同的花樹的映襯,栽種中式的藤蘿,不栽西式寶塔樣的松柏、閱兵式的行道樹。)
(2)第六段中的這句話——“鏤空的花墻,無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鏡子……”設計師這樣做想達到什么樣的目的?
(為了體現柳暗花明,增加景致的深度和層次感,給人“如在畫中,美不勝收”的感覺。)
(三)分析文章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詳細講解分析這些說明方法的作用。(約10分鐘)
1、“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說明方法:作比較;作用:突出了蘇州園林的自然美。)
2、“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說明方法:分類別;作用:高度概括了蘇州園林的總的設計原則,又從大處體現了蘇州園林的圖畫美。)
3、“或者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
(說明方法:舉例子;作用:具體地展現了假山的層次就像一幅畫一樣。)
4、“游覽者‘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說明方法:作引用;作用:體現了池沼的景象和入畫的效果,突出蘇州園林的圖畫美。)
5、“沒有修剪的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
(說明方法:打比方;作用:生動形象的描寫了蘇州園林的樹木,深化人們對其特點的認識。)
6、“四扇、八扇、十二扇……”
(說明方法:列數字;作用:具體說明門和窗的圖案美。)


三、布置作業(約2—3分鐘)
1、完成課后練習題,不用抄題,寫在作業本上。2、運用至少兩種課堂提及的說明方法去說明一樣你喜愛的物品,不少于三百字,寫在作文本上。


附:板書設計


教學重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