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女教師親歷:兒子,為什么被欺凌的是你!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校園欺凌已經(jīng)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廣為關注,從國家層次深化細化到學校個體,多部門紛紛打出組合拳,最高標準亮劍整治。

我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自己的兒子也曾遭遇欺凌,今天,從一個媽媽的角度,說一說我和兒子的親歷。

1

兒子天生體質瘦弱,性格也懦弱。

從幼兒時期,兒子最要好的伙伴都是女孩子,兒子也很受女孩子歡迎,因為他從來都是和善的,安安靜靜不吵不鬧,更不會跟人動手。

上小學后,兒子的好朋友,也大都是溫順乖巧的孩子,從沒聽兒子說過他和誰鬧過別扭。

我曾問兒子,有沒有誰欺負你?兒子說,沒有。我故意問,你們班上那個某某同學,老師說他愛違紀,你害怕他嗎?

兒子說,他比我高還比我大,我當然怕他,所以我一般離他遠遠的,不過估計他也不敢欺負我,大家都知道,我的媽媽是老師。

說的也是,就算是再暴戾的校園小霸王,孩子也終歸是孩子,教師的身份,家長的身份,在問題小孩眼中,還是很有份量和震懾力的。

如果日子繼續(xù)這樣下去,兒子也許繼續(xù)著快樂平靜的童年生活,父母陪伴,伙伴友好,成績優(yōu)秀,生活快樂。

可是,今年三月,一切被打亂了。

2

今年三月份,我和老公因為工作調動雙雙離開老家,到千里之外的另一個城市發(fā)展。兒子只有暫時交給婆母來照顧。

雖然不舍,可長遠來看,收益增加、生活環(huán)境更好、發(fā)展空間更大……終于還是選擇了改變。

我想,最多一年,等在新環(huán)境安定下來,第一時間把兒子接到身邊,這段暫時的離別,應該對兒子影響不大,退一步來講,就算有些影響,以后應該也能補救。

我的婆母,屬于對家庭缺少基本責任心的那種老人,除了一日三餐,婆母的心思都撲在麻將館,就連晚上睡前這點時間,婆母也要在手機上打會兒麻將牌,所以,我和老公離開的這段時間,兒子其實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留守兒童,晚上,連個說話的都沒有。

現(xiàn)在看來,這是我犯下的第一個錯!

我這個當媽的咬牙忍受著對兒子的思念,卻嚴重忽視了兒子內心的孤單和無助,我在電話里只會喋喋不休問兒子:吃的好嗎?冷不冷?是不是生病了?……我的行動其實已經(jīng)暴露了自己對兒子的愧疚,就像無數(shù)不守在孩子身邊的父母常常自我安慰的一句話……沒有辦法啊,只求吃好了別生病就行。

這是多么膚淺蒼白缺少養(yǎng)料的論調啊。

3

一般回去看兒子,我都提前打電話,回到家,看到的兒子,雖然脖子一圈黑,可臉上還算干凈,衣服也換過,基本上,能交代過去。

有一次我出差半路上回家,手機沒電了路上也沒打電話,當我回去后第一眼看到在小區(qū)里玩耍的兒子時,我簡直沒認出他來,渾身上下臟兮兮的,穿在里面的秋衣下擺比外面的夾克長出了一大截,衣服空蕩蕩的裹在身上,鞋子上都是泥……這,也許才是兒子真實的狀況。

當我?guī)е鴥鹤油易邥r,一個孩子在身后喊兒子:瘦猴!明天你還想跟我們玩嗎?玩的話,要帶上你的陀螺!

我從兒子那兒大概了解了他現(xiàn)在這幾個玩伴的情況,沒禮貌,愛給別人起外號,還和家長頂嘴,成績不好,玩他的玩具不還……

我又氣又急,竟然不分青紅皂白先責備兒子:那你為什么跟他幾個玩呢?之前的那幾個挺好的朋友呢?他們怎么都不理你了?

兒子眼里泛起了淚花,囁喏道: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他們不愛跟我玩了。

好孩子不跟你玩,那你就自己在家看書,也不能跟那些壞孩子混啊。

可是媽媽,奶奶不在家,我一個人也不敢在家……

你怕什么?有什么可怕的?

這是我犯的第二個錯!

明知孩子的無助,卻沒有第一時間站在兒子的立場上認可兒子的傷心,接納他的委屈,給他溫暖的擁抱和堅定的依靠,我竟然指責了自己的孩子,嫌棄了孩子的膽怯,在這之后,兒子有什么困難,似乎不太愛跟我說了。

過后分析,之所以原來的伙伴不再跟兒子玩,有各個方面的原因,有的是搬到新小區(qū)了,有的上了輔導班,但最主要的原因,我覺得還是他們故意疏離了兒子,畢竟,現(xiàn)在的兒子邋里邋遢,一個不講衛(wèi)生的男孩子,往往代表了他受教育和受照顧的缺失,這種成長背景的孩子,常常被優(yōu)秀的孩子疏離。

那次離家時我大哭一場,但是沒有后路可走,我所能做的就是盡快在新環(huán)境安下家來,盡快把兒子接回自己身邊。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4

兒子上下學一直坐校車,五月份,出現(xiàn)了抵觸校車的苗頭。

一開始,兒子跟奶奶說,說車上有兩個比他高一年級的孩子,搶他的文具。奶奶就跟校車上的司機說了聲,讓司機幫忙管管,別讓那兩個孩子欺負兒子。

這件事,我也沒放在心上,孩子嗎,調皮搗蛋是常事,既然跟司機說了,兒子也沒再提,應該就過去了。

六月月底我特意請了假,想好好陪陪兒子,馬上兒子也該期末考試了。

兒子很高興,跟我說,媽媽,你送我上學,我可以不坐校車了嗎?

我說,是不是那兩個孩子還是欺負你?

兒子沒回答我,說,媽媽,你能送我嗎?

只要媽媽在家,當然媽媽送你,可是,孩子,你要看到咱家的困難,媽媽還得走,走了之后,上學放學你還得坐校車,兒子,你長大了,有些事,需要解決,需要承受,不能回避!

這是我犯下的又一個錯!

看似我在教育兒子選擇堅強,迎難而上,實際上,我把成人化的擔當捆綁在了一個九歲孩子的心頭,形成了和他年齡不相適合的壓力,打擊了他主動避險的愿望,將孩子置于危險邊緣而不顧。我的這種錯誤觀點輸入給孩子錯誤的信息:你的被欺凌給父母增添了麻煩,好孩子不該帶給家里麻煩,好孩子要獨自解決麻煩。

總之,在我和兒子談了之后,兒子繼續(xù)坐著那輛校車,繼續(xù)獨自忍受那兩個高年級孩子的尋釁滋事,再也沒主動跟我這個當媽的透露他一直受著的欺凌。

5

一直到十二月份,忍無可忍的兒子,哭著打了爸爸的電話,向爸爸求援。

兒子說,爸爸,我知道你和媽媽忙,不想讓媽媽著急,一直忍著。爸爸,他倆在車上不欺負我了,卻每天在路上攔我,他們倆搶我的書包,扔我的書,把我水壺里的水倒我的頭上,他倆每天都截著我,看見我就用腳踢我……

他倆不讓我告訴老師,他倆說你的爸爸媽媽都不在家,你奶奶也不管你,老師管的了學校,管不了校外……

爸爸,你能回來嗎?你能回來就去找老師,你如果太忙回不來,我就再忍著,沒事,他倆踢的不疼,我能忍……

老公是哭著接聽兒子的電話的,他說自己真是個不負責任的父親,如果不是兒子的哭訴,他一點也沒察覺到兒子內心的孤單和恐懼,兒子越懂事,他心里越難受……

而我,更是無地自容,自己的妄斷和粗暴,帶給兒子的傷害絲毫不亞于外來的欺凌,兒子寧可獨自承受,也不愿意直接跟我這個媽媽訴說。

6

老公立馬連夜回家,一大早去了學校。

向兒子的班主任老師反映情況之后,兒子的老師很震驚,馬上找到那兩個高年級孩子的班主任進行溝通,那兩個孩子的班主任更是驚訝,說,這兩個孩子在班里表現(xiàn)遵規(guī)守紀的,平時也聽話,是不是搞錯了?

找來兩個孩子調查,沒費多大周折,兩個孩子就承認了自己每天攔截我的兒子并對我兒子進行打罵的事實。

實在沒想到,貌似好學生的孩子,背后竟然做出恃強凌弱的事來!

如果受欺負的孩子不說,我們恐怕永遠不會知道,小學的孩子,竟然會有如此復雜的兩面性!

老師們紛紛表示大跌眼鏡。

從一個母親的角度,我當時是多么想直接去收拾那兩個對兒子進行惡意傷害的壞孩子,他倆以為自己強壯和高大,就可以橫行霸道,我會讓他們?yōu)樽约旱腻e誤付出代價。

但是,冷靜下來,從一個老師,一個成年人的身份出發(fā),對兩個小學的孩子以暴制暴是多么的荒謬不可取,我當然不會那樣沖動。

幾位老師對這件事集中的調查結論是,這兩個孩子的行為對兒子形成了欺凌。并且,兒子是他倆唯一的欺凌對象。

老師問他倆為什么會欺負我的兒子,有沒有特別的動機,他倆一五一十說:一起坐校車,知道他的父母都不在家,并且他那么瘦小,膽子也小,一開始就想惡作劇,結果有一次失手打中他的頭,他也不反抗,慢慢地,看見他就想動手……

常常看各種專家分析欺凌心理形成的內因和環(huán)境,那么權威和專業(yè),但是,我覺得都比不過這兩個孩子的坦白更真實,簡而言之,欺凌的成因就是:我打了你,你也沒說不。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7

在自己的孩子遇到校園欺凌時,家長最反感的是這句話:為什么會是你家的孩子?

這句話是雷,老師及校方是不敢觸碰的。

而我,作為有著教師身份的一名小學生家長,覺得這個問題很值得家長反省,自家的孩子,怎么就一步步到了被欺凌的危險地界,為什么,會是我的孩子?

我的親身感受是,每一個受欺凌的孩子家庭都應該反思,有形無形中,在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像幫兇一樣往外推了孩子一把,而沒有給予孩子所需的扶植和支撐。

假如我沒有讓孩子處于留守的地步;假如我及時肯定孩子的恐慌和無助;假如我鼓勵孩子說出他的需求;假如我不那么自私的強求孩子去選擇堅強……我相信,在孩子遇到威脅的第一步,就選擇告訴我,而不是,和我漸行漸遠,和危險越來越近。

好在,還不遲。

老師教育了那兩個孩子,他們再也沒有欺負過兒子。

兒子恢復了平靜和快樂,明年的新學期,我也準備把兒子接過來,一家團聚。

每天都會和兒子打電話,聊聊天,談談心。有時候隔空和兒子探討幾招“防身術”,比如,遇到壞孩子怎么辦?有時還和兒子說說網(wǎng)上正流行的字,比如一個“慫”字,對應的還有個“懟”字,對,懟,懟他!

兒子是小白兔的性格,在日常中,我不得不給他滲透他未來面向世界需要的勇氣和信念。

8

那么,面對欺凌,我們該教給孩子怎樣說不呢?

以下是我的個人觀點,但愿對您有幫助。

1 ?大聲喊,不露怯
攔截兒子的兩個孩子比兒子僅大一歲,他倆也不具有典型的暴戾霸凌性格,一次惡作劇失手打了兒子,兒子的隱忍讓他們嘗到了吃軟柿子的甜頭,于是,心里的小邪惡迅速針對于兒子而膨脹。
假如,在他們最初的試探中兒子能大聲說不,堅定的表達自己的氣憤和抗議,在心理上獲勝,也許就不會有欺凌的開始。
2 ?抱成團,不落單
兒子一直瘦小,原來身邊有群小伙伴,大家一起來一起去,像一群嘰嘰喳喳熱熱鬧鬧的小鳥,誰出現(xiàn)什么情況立即有人七嘴八舌來匯報,從來沒出現(xiàn)過受氣的情況。孩子們無形的抱團,讓那些有攻擊傾向的問題孩子無法鎖定實施目標,他窺視的也只是落單的小羊羔。所以,鼓勵孩子多交益友,有自己的小團隊,小圈子。
3 ?及時報,不壓抑
這點很重要,遇到問題,要及時向老師家長匯報,壞孩子永遠不如老師父母有力量,再大的一只大老虎,相信老師家長會把他們變成小貓。
受氣不可恥,受氣的孩子要宣揚,不需忍,不需瞞。
4 ?尋保護,不沖動
遇到強大的對手不要以硬碰硬,不要沖動跟人干仗。既然已經(jīng)被對方鎖定為實施對象,說明對方已經(jīng)先比較了你倆的力量,你若比他強,他不會找你。但是你很可能比他跑的快,一邊跑一邊大聲喊,跑向辦公室小賣部等有老師和成人的地方。

也許,兒子的遭遇代表不了大家所見,但是只要還有一個孩子遭受著,校園欺凌就活生生存在著。

哪怕有朝一日這種現(xiàn)象淡出我們的視線,對校園欺凌的防范和整治也應該永遠常規(guī)固化下去,鐵打的校園,流水的學生,對校園欺凌,學校,家庭,社會,我們永遠一起說不!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曾懷念 懷念另一個世界 那兒有你 有完整的我 可惜我沒法守候你 所以只能懷念 希望愛恨別離 從此寂滅
    絕對牙牙閱讀 269評論 0 0
  • 與外高橋脫不了干系的一天…… 聽說外高橋遠,沒想到那么那么遠,坐一個小時的地鐵,創(chuàng)下了我出生到現(xiàn)在坐地鐵最長時間記...
    nailshif閱讀 222評論 0 1
  • 到底年是什么? 我記得小的時候很喜歡過年,小時侯的年就是去各個親戚家吃年飯,送禮品,收壓歲錢。小的...
    陳麗麗麗麗閱讀 339評論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