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女友一起看了《楚門的世界》,多年后重溫這部電影,雖然具體情節已經忘了許多,但是看完后的感動和震撼依舊,甚至尤甚,多了更多的共鳴。
劇情梗概
電影的梗概是有一檔24小時不間斷直播的真人秀節目,地點是在一個人工島上,整個島就相當于一個巨大的攝影棚,除了男主角楚門不知情以外,其它都是這部真人秀的演員。
電影開場楚門去上班的路上,一切都很平常,鄰居打招呼,開車上班,到公司等等,但觀影的時候總會覺得哪里怪怪的,整個布景都透露出詭異和虛假的氛圍,相信這也是導演想傳遞給觀眾的信息。
楚門的身世是一位被遺棄的嬰兒,從還在娘胎就被《The Trueman Show》這檔節目的鏡頭開始記錄下來,在鏡頭前、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的觀眾的觀看下,楚門第一次學走路、第一次約會接吻、第一次工作等等,都24*7全天無死角地展示在觀眾面前,而這一切,只有楚門本人是不知情的。
讓我更為感興趣的,是楚門從隱約懷疑生活的真實性,到嘗試掙脫被阻止,再到韜光養晦、周密計劃,最后開始行動逃出這個欺騙他三十多年的巨大攝影棚。想到《肖申克的救贖》里的Andy,最終越獄成功的情節。
思考的兩個問題
- 第一個問題是,如果給我這樣一個世界,我會想逃出嗎?如何逃出?
楚門生活的這個“世界”,從物質生活上說其實不算壞,有車、有房,有體面工作,衣食無憂,這已經是我們很多人都奮斗目標了。但是他的生活是不真實的,身邊每個人都是演員,楚門只能走在節目組安排的軌道上。
到影片的結尾,楚門已經站在攝影棚和真實世界連接的門前,他只要跨過去,就能到達真實世界,這時候,制片人和他的對話很耐人尋味,制片人說這個世界是我為你專門打造的,很安全、幸福溫馨;而外面的世界則是有你無法想象的罪惡和危險。這時候楚門也經歷內心的掙扎,這里他已經生活了三十多年,而外面的真實世界,他一天也沒接觸過。
這一幕,也很像《海上鋼琴師》里面1900在面臨是否第一次走下輪船、離開海洋第一次接觸陸地一樣,充滿了對自由的向往,與對未知的恐懼。最終對自由的向往、對真正生活的熱愛,讓楚門毅然選擇了跨過這道門,走入真實世界。
- 第二個問題,我現在生活的這個世界,有多大程度也像楚門所在的地方一樣,是一個巨大的攝影棚,我們只是其中的一個演員,扮演自己的角色,卻沒有真正地活著。
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聯想到自己的生活,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完全真實的世界,還是生活在一個充斥大量電視真人秀、明星八卦、低俗獵奇新聞等娛樂麻醉品的世界里呢?一起床,首先拿的是手機,在各個app里、瀏覽器里,用消費這些信息和娛樂產品,給自己一些麻醉,好開始這一天出門擠地鐵、滿負荷工作、帶著一身疲憊回到家的生活。回到家之后,出于對勞累一天自己的補償,已經沒有太多精力投入學習、提升自己等等的活動了。這時候,更容易的是葛優癱,刷著微信、抖音等等,不覺時間過去了,躺下睡覺時,不出意外又是晚睡。
為什么我們愿意花很多時間在這虛擬的世界,找一些廉價的快樂呢?其中一個原因是現實讓人感到艱難,現實中難以獲得成就感和快樂,于是到虛擬世界中尋找。
就這樣讓自己的心靈陷入沉睡,假如能夠一直如此,倒也還不是最壞的,最怕的是如魯迅先生所說的“夢醒了,卻無路可走”。所以,還是自己掙脫這虛擬世界的束縛為好,勇敢邁入真實的世界。
你真的有那么多觀眾嗎?
影片的最后,就在我看到全世界的觀眾都在為楚門成功逃出來而歡呼,在想失去了這個陪伴了他們幾十年的節目,他們接下來會怎么過呢?沒想到其中兩位觀眾只是問了句,接下來看什么,然后就轉臺了。是啊,用一個活生生的人被限制自由為代價的節目,最后換來的也不過就是像《孔乙己》里的“但是沒有他,大家也便這么過”。
真實的生活,真實的幸福
為真實的人生而活,關注身邊真實的人,放下手機回歸現實。就像我,寫完這篇影評,我也要從楚門的世界里抽身出來,和女友一起做晚飯,小而確定的幸福,真實而又平凡的生活,讓我感覺真正活在這個世界上,以及這個世界的美好。
P.S. 看電影被女友“鄙視”了,說我話多,對劇情還沒她理解的清晰,所以,我也期待她的影評,能幫我更好地理解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