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參加了一個產品發布會,所謂的世界級產品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而來的。官方引用一個經典案例來論證:中國高鐵就是這種方式的典型成果。一般來講,發展中國家引進發達國家的技術,自行消化吸收,乃至結合國情進行微創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誰讓你落后,且不能自行生產呢?

問題恰好又出在這里:自己能不能生產?據我所知,國內至少有三家能夠生產類似產品的公司,號稱自主國產。當然,如果細分,各家肯定會有所細微區別的。

在這種情況下,讓我們對什么情況下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表示疑惑。高鐵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好就好在引進吸收的買家是鐵道部,引進吸收國外多家的先進技術,最終為我所用,占領全國市場,乃至走出去出口海外。

當下的問題在于國內已經有很多公司生產類似產品了,還引進吸收有必要嗎?有人說了,人家是世界級的產品,當然有必要。好像也有些道理。

如此似乎回到競爭的本質。我們關注的是產品能否通過自主可控的方式為我所用,只要能達到這點個要求,自己研發也好,引進吸收也罷,似乎都沒有問題。多一些競爭,最終獲益的不是消費者嗎?

進一步,既然人家是世界級產品,為啥要給你中國公司引進呢?我想最終恐怕還是市場因素吧,誰讓中國市場那么大,人家眼饞呢。好吧,我們給市場,最為關鍵的是,希望引進的產品技術能夠真正的消化吸收,乃至創新,為中國公司掌控,達到基本的“底線思維”——中國自己能設計生產,不被國外壓制。

如此要祝賀這家公司發展更好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