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晨間劇《雛鳥》,有一段讓人特別有感觸。
NHK晨間劇《雛鳥》
為了尋找失蹤的父親,從茨城鄉下來東京打工的女主在正義警察小哥的陪同下,在東京人來人往的街頭打聽父親的消息。
警察小哥問女主是不是還不習慣這么多人。女主回答雖然來了東京,但還是不太習慣這么多人的地方。接著反問警察小哥。
女主與警察小哥
警察小哥微微一笑,開始“雞湯”~
警察小哥說一個前輩曾說,東京確實人很多,但其實都和我們是一樣的。幾乎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東京人,而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來了以后不知不覺間變成了“東京人”,而東京本身也可以說就是這些人的一個集合。這樣一想,也就不覺得東京很“恐怖”了…
劇里講的是1960年代的東京,但放在現在我們的北上廣卻正合適。
作為中國一線超級城市,北上廣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不管是高級寫字樓的白領,還是普通的外賣小哥,是我們這些無數個“北漂”“南漂”們組成了現在的充滿活力也充滿壓力的北上廣~
如果有人問我,覺得自己是北京人么?
想想自己在北京沒房、沒戶口,實在算不得北京人。可是,明明我的工作、生活都在這里,這里可以說是除了家鄉,其實甚至比家鄉更熟悉的地方…
或許,這就是現在生活在北上廣的外地人的尷尬與心酸吧,無處安放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