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的意義
節日本沒有意義,有陪伴著你的人,才讓這一個個日歷上的數字變得有意義。
所以,有伴的人都期待著節日,期待著節日禮物,期待著節日當天牽手而行。單身的人呢?其實單身的人也會期待節日,而且每一年都期待著。因為節日對于單身的人來說好比是一個儀式,這一天會不會有人想陪你過,想陪你過的人是誰,是不是你心里想著的那個人。這是最常見的心理活動了。我怎么會知道?呵~已經八年了,重復又重復,忘記又想起。
因為潤六月,所以今年的七夕來得有點晚,看看日歷,在8月28日。今年是怎么想起來的呢,因為商家的活動預告,隨著電商的發展,節日的意義更豐富了,很多人把關注點轉移到了節日當天秒殺的商品上,于是1111不再是光棍節了,而是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七夕亦然。這算不算是一種情感的轉移呢?
情感能不能被轉移
情感能不能被轉移,答案是否定的。能被轉移的只有注意力,注意力轉移了,原有的失落就不那么失落了,原有的難過也不那么難過了。
那個你見了面就不自覺想親近的人和那個你下定決心要去親近的人是有著本質區別的,正如喜歡和好感的區別,那么相似卻明顯的有著距離。就那么一瞬間,無論你還是對方都分辨出來了。
媽媽曾在幾個月前跟我說過一句我從未想過會出自她口中的話。
過日子就是要跟一個你愿意親近的人一起,他去哪兒,你就愿意去哪兒。有這個感覺,就對了。
也許,這就是媽媽常常剛剛念叨完爸爸轉頭看著他卻會忍不住笑出來的根本原因。
很平常的日常,表達的卻是最真摯的情感。無法被轉移的情感。
社會變了,選擇卻不會變
即使這個社會變得再怎么紙醉金迷,那個你選擇嫁的,往往都不是你遇到的物質條件最好的。那個你選擇娶的,往往也不是你見過的最妖嬈最漂亮的,而是最適合在一起過日子的。
最近,我從一位外表看起來不羈的男人口中聽說了他對伴侶的選擇,那是我第一次看見婚姻的樣子,看見了我們這一代與父母輩的相似之處。很踏實。
是的。經歷得多了,人免不了會變,可能已經不會拘泥于認識的途徑,圈子的差異,關系的先后順序。但無論怎么變,對那個陪伴在自己身邊的人的選擇最終還是不會變,很肯定的,是那個你見了面就會忘記所有,只是單純想親近的人。
感情,需要珍惜和經營
能遇到這個你愿意親近的人是幸運的,而這個人恰巧也愿意親近你那更是幸福的。朋友圈常常會看見朋友們夫妻二人或者一家三口出游的照片,也常常在特別的節日看見曬出的禮物或者紅包,我喜歡感受這種幸福,即便那只是別人的幸福,因為這種幸福讓人相信世界有愛,讓人感覺可以有所期待。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一個人心里能想起另一個人是很可貴的,你別著急著否認,如果你忙碌過你就肯定知道,正如我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那三年,也就只有在午飯時,加完班回家的路上,才會拿起手機,看看有沒有人給我發信息,或者發信息給心里掛念著的人。何況,還有人即使是吃飯,也在工作著。
我們不需要為任何冷落你的人找借口,但也沒必要因為一時的被忽略而耿耿于懷。即使是夫妻,在一起生活,每天都會見面,不一樣的工作節奏也極易出現這種沖突,所以在感情上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加上“珍惜”還有“經營”兩個課題。珍惜你已擁有的,經營你所期待的。這不是刻意,而是隨心,愛他/她,就應該告訴他/她,無論以什么方式。
還有幾天,七夕就到了,牛郎織女相會之日,大家意識中的每年第三個情人節。
你,想好跟這個賦予你節日意義的人怎么過了嗎?
本文是Win的原創,歡迎轉載,但請轉載時注明作者名字和出處。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得失,希望我的故事能給大家帶來正能量,直面內心真實的情感。或平淡,或轟烈,認真過好我們的一生。
此生,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