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冷的冬季,窗外的梧桐葉在蕭瑟的冷雨中徹底掉光了,整個天空籠罩在一片沉寂冷漠的灰色中。你坐在同室外之景格調一致的閱覽室里,看那本你好久都沒有看完的《目送》。
你常說,南方的冬天是不倫不類的,因為它不下雪。翻開幾年前的日記,故鄉此時的山野應該穿上一件厚厚的雪衣了吧!你想起小時候每一次下雪,你都興奮地睡不著覺。整個小村沉浸在一片白色的世界中,靜靜的,悄悄的,其樂融融的。左鄰右舍緊圍在一個不夠大的火塘邊,烤火、煮茶、談天、說地,擁擠而寬松,熱鬧而寧靜,從屋頂瓦片縫隙間冒出的縷縷青煙,可以判斷出火塘的火燃得是否旺盛。
白色地面上,白色天際間白色的雪花依然在飛舞,你同一群忘記寒冷的小伙伴,露著紅撲撲的臉蛋,紅撲撲的小手,緊張而熱烈地瘋玩在一場場沒有結局的雪仗間。玩累了,你們就齊撲向那個好不容易找齊道具堆好的“小紅帽”身上,同她親吻、擁抱。嗚……小小可愛的雪人就在你們這一通過分的熱情間消失了模樣。
成長的鐘表一刻不停的旋轉,你行色匆匆的朝著長大的方向奔去,從未對“老”這個字有所思索。十八歲春節,你如約趕赴與家人一年一次的相聚。城市的空氣已緊致了你的思維,與家人坐在火塘邊烤火,你仍掛記著是否找本書來填充填充這過分閑適的時光,竟意識不到此時此刻坐在溫暖的火塘邊,告別陌生環境的風,有家人溫暖的陪伴是最最應寶貴的時光,是最最應享受的充實。
晚飯過后,是你最留戀的關于家的片段。一盆燒得旺旺的炭火,放在堂屋中間,一家三代坐在一起看一部能滿足三代人共同興趣的電視劇。這樣的場景大概就是“天倫之樂”的模樣吧!爸爸往往是最后一個離開灶房加入到這列觀劇隊伍中的。他要把院中所有的門關好,要把火塘中的火埋起來,留好火種以備第二天燒火之需。他還要等他慢慢吞吞洗腳的女兒,給她放好熱水,院落太大怕她一個人呆在屋里害怕。
你不知道,三歲到十八歲的距離有多長,十八歲到二十歲的距離又該如何去丈量。透過屋頂的燈光,二十年來你第一次仔細地端詳他的臉。皺紋開始放肆的侵占他的整個臉部,鬢角已覆上了一層永遠洗不掉的雪白,曾經魁梧的身板被歲月恰到好處的彎出了一個弧度。“老”的速度清晰的浮現在你的眼簾。你驚訝時光的風霜,而你在他眼里依然是他最珍愛的baby。回到家他總還會陪著你洗腳,等你一起走進堂屋,仿佛成長一刻也未能把三歲的你帶走。你不知道,這些年他是怎樣在遠離現代化的山村小院兒守著一輪山月,將你塑造成今天這個模樣的,你也不知道每次離開時他又是如何看著你的背影的,你只是不敢再回頭看,你怕有一天當你突然轉過身時,你已是一個沒有“家”的旅客。
窗外依舊是一片沉寂的灰色,冷清的閱覽室里你輕輕合上書,在隨身攜帶的抄寫本上寫下:“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送。”
親!慶幸我的文字能與你的目光相遇,你的點贊,將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