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你一個人的戰(zhàn)役

兩周前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剛好處于情緒極度郁悶的狀態(tài),整個周末,混混沌沌。那個周五實習生述職,每個導師都會點評自己所帶的實習生,優(yōu)點、缺點,每個人都有。但是放到自己頭上,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無限放大別人對“自己”的點評,無限放大“缺點”,然后開始擔憂,不安,在自己眼中,這種點評殺傷力極大。

在那個長達一個月的實習中,很累,上手工作、每天培訓,下班后還有培訓作業(yè),上司對自己工作都有各種小意見,身累,還有情緒上的壓抑自己。懷疑以致不安,在之前實習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自己是不是在這家公司就“泯為眾人矣”?

剛好在這種糾結的狀況下看這本書《一個人也能好起來》,以下部分是“書本+實踐”的方式:

“很多人都將解決不安作為人生目標,但是不安是不會消失的”

在人類的意識中,存在一種元認知,認知自身與所需之間的差異,最后產生了不安。為了追求“幸福快樂”的人生,很多的我們將不斷追求穩(wěn)定,消解不安作為人生的宗旨。這種現(xiàn)象的問題在于“我們情緒的爆發(fā)在很大程度是由于想要馬上解決不安,這是沒有承認不安的客觀存在性。“

我很清楚的是,我不怕挑戰(zhàn),不怕工作困難,但是一旦陷入這種情緒的時候,我沒有辦法讓自己去掙脫這種情緒,并且很快地投入到戰(zhàn)役當中。雖然我知道這種不安是能夠推動我去做出一些努力,所以當務之急,我想以最快的速度去消解不安,以好好在難得的周末里休息,迎戰(zhàn)新的一周。

“感到不安是自然現(xiàn)象,我們認識到不安,但是任由它安靜地呆下去,專注在其他的工作,就能夠不在意不安。”

這句話誠然聽起來很雞湯,難道情緒這種東西還是“所見即所得”的嗎?在文中有提供三個消除不安的步驟:1、開闊視野;2、正面積累;3、出于感謝和發(fā)展的行動。

開闊視野其實就是將關注的焦點轉移,之所以我覺得導師對我的點評殺傷力極大,甚至感到委屈和不滿,其實只是我關注了自身,在和其它實習生聊的時候,同樣從他們那里知道,他們的導師對他們的工作同樣有不滿,同樣也對他們進行過點評,但是我忽視了這一點。

正面積累有點像“你無法做一個人人都喜歡橘子”,在遇到的所有人中,肯定會遇到不喜歡你,或者對你意見的人。我們對于別人負面的評論都放得太重,而對于別人正面的評論都不以為意。試著去積累對自己有過正面評價的人,調整自己的定位,好的要看,不好的也要看,這樣才能不斷接近真實的自己。

出于感謝和發(fā)展的行為,這部分有一個我最喜歡的觀點:我們的意識都被學校教育局限住了,認為優(yōu)秀只能在90-100分以上,當你的語文達到了90+分,而數(shù)學只有60+分,那么我們肯定會努力學習數(shù)學,暫且放下語文。但是不要忘了,在社會生活中,

沒有什么才能是有確定的優(yōu)秀分數(shù)的,就算某部分你做到了100分,但是你還是可以做到1千分、1萬分的,鼓勵我們不斷去發(fā)展自己的長板。

這三個步驟乍看起來都是欺騙自己的步驟,教導我們怎么去“避開負面”“努力找到積極面”“最大化積極面的作用”,但是不要忘了,一時的情緒其實也是在欺騙著我們。

我們總希望能夠在面對逆境的時候能夠反思,并且主動面對,這確實很好。“在負面現(xiàn)象的機緣下反觀自己,磨練人格與自我固然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同樣,不是每件事情都必須追求它的意義,不是做每一個選擇都必須帶有目的。概率論上來說,你總會需要喜歡自己以及不喜歡自己的人,遇到自己喜歡做和不喜歡做的事情,不要過分去窮極人生的意義。

最后我想補充的是,怎么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不是簡單看一本書就能習得的,你的人生有多長,情緒就伴著你多久,如何去對待這個像孩子一樣的朋友,你應該學會總結并且找到最佳的相處之道。

*引號句摘自《一個人也能好起來》

@一只不愛爬樹的考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投射每天都有好事發(fā)生,投射自己每天做事都是開心喜悅的,投射好運都是圍著我轉,投射自己少發(fā)脾氣,投射自己每天想開心的...
    優(yōu)葶閱讀 166評論 0 0
  • There is a tree in Paris,It is very old.It's in a tourist...
    唐小清呀閱讀 360評論 4 3
  • 1、迷路 高考倒計時,兩天。 藍玉平躺在自己的小床上,陽光從窗簾后面朦朦朧朧地灑在她蹄子上、小狗的頭擱在她的爪子上...
    靛玉紅閱讀 395評論 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