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周 003 會兒 《人人都能用英語》關于朗讀

拿來

朗讀是語文教育的最古老、最普及、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訓練方式。朗讀對第二語言習得者來說,更可能只能在缺乏環境的情況下訓練自己的語言模式識別能力。

想想

朗讀首先是能幫助處理信息,再是記憶信息,后現成既定模式快速運用。

1.

信息通過眼睛輸入,經過大腦識別、理解、處理之后又運用口腔的種種器官形成正確的聲音,而后又通過耳朵反饋回大腦;而與此同時,大腦在一刻不停閑進行各種處理過程。

我們常常通過掃讀/默讀/唇讀/朗讀的方式輸入信息,當輸入足夠多的時候,會潛移默化地提高閱讀理解速度。

所以說:閱讀理解速度的瓶頸在與理解速度,而絕非輸入速度。

2.

學習任何一門外語,我們最終都要能夠做到用那一門語言自如地記憶篇章、轉述大意。而這些都需要一個基本的能力,記憶力。學英語的時候,那就是英文記憶力。

當我們能理解一篇文章時,我們便能快速記憶它,如果不成,那一定是拆解得不正確,同樣的,一個人的記憶力同樣也會影響他的理解能力。

記憶力就是這樣:記住的東西越多,記得住的東西就越多。一個人記憶力的發展空間取決于他現有的記憶力。而理解力也是如此,已經理解的東西越多,能夠進一步理解的東西就越多,一個人的理解力的發展空間同樣取決于他現有的理解力。

3.

只要說得出,就能聽得懂——不管是哪一種語言。所以,只需要練說,而沒必要專門練聽。這是自然而然的。

我曾很期待自己能快速與他人用英語溝通,能快速聽懂他人的意思,但從未在這上面下過苦力,覺得覺得閱讀沒用是因為口語發音不行,作文寫不好是因為詞匯不夠,一環扣一環,但仔細想想:其實只是因為我背的少,不愿意去被,不愿意背多次。

就用

下周每天早上第2、3篇《天天用英語》的課文,周六檢測背誦長難句。

下載指路常見對話及標志物標單詞,并打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