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詩般的寧靜平和——《正念的奇跡》讀后感(二)

前幾天讀完一行禪師的《正念的奇跡》,寫了一篇讀后感。那一篇因為寫的有些倉促,自己也很不滿意。后來又不斷思考,在讀此書的時候,我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種發自心底的寧靜平和,到底是因為什么?這本書的哪些內容,哪些文字,哪些意象能令我們在浮躁繁華中真正沉下心來,趨于緩慢寧靜。于是,又有了這一篇讀后感想。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很多至關重要的事物,時刻發生,恒常運轉,以至于很容易被我們忽略。諸如呼吸,諸如洗碗、喝茶、吃飯等日常瑣碎,諸如一棵樹、一座山、一片草地等自然景致,諸如生離死別、緣起、湮滅等接續不斷的因果關聯。

《正念的奇跡》將這些被我們忽略的重要事物,重新展現在我們眼前,以它們作為禪修的對象、場合,在動靜之間,點滴之中,感受寧靜平和,獲得喜悅安詳。

在內觀呼吸中感受寧靜平和

呼吸是連接生命與意識的橋梁,讓你的身心合一。無論何時,心念一旦游離不定,都可以用呼吸作工具,重新看好你的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行禪師

正念入門的訓練是從呼吸開始。呼吸既可以讓我們很容易找到精神專注的媒介,也可以隨時止住心神散亂,不斷增加定力。呼吸既是入門的工具,本身也是正念。在我們最初感受當下,學習禪修的時候,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念頭、想法冒出來,很難控制。若我們嘗試著去驅趕這些思想碎片,又不自覺地總會感到煩惱。只要將專注力重新回到呼吸上,感受氣息的吐納,細數每一次吸氣與呼氣,這些無端冒出的想法自然就會消失。

當我們認真感受呼吸時,自然就會體會到難得的寧靜平和。

在日常瑣碎中感受寧靜平和

當下,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隨順自己的呼吸,覺照到我的存在,覺照到我的心念與動作。我不會像個被浪花左排右擊的瓶子一般,毫無知覺地被跑來跑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行禪師

在生活中,我們有很多類似的經歷:對所做的事毫無所知,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而去,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完成,于是我們焦慮、我們恐懼,我們不斷感受到對自己、對世界的無力。那樣的我們,就像個被浪花拍來拍去的瓶子,無奈的隨波逐流,不能控制自己的走向。洗澡時,我們經常在思索某些嚴肅的事情,不知不覺已經機械地完成了步驟;吃飯時,我們還想著下午的會議,完全顧及不到口中食物的美味........這樣的生活中,我們感受不到寧靜平和。

一行禪師在書中告訴我們,洗碗時我們要對“正在洗碗”這個事實保持全然的覺知,喝茶、吃橘子等等也是一樣。做任何事情時,都要專注于當下,深切地去體會、享受當下正在做的事情。就像這樣,每一刻,我們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都知道當下自己實實在在的存在于這個世界上,一點點地喜悅祥和就會在心中慢慢發芽,細細生長出來。我們感到又能找回丟失已久的自己,召回渙散已久的心神。這樣,無論我們做什么,都不再會不知所以,慌張急切,而是沉穩有度,掌控自如。

在自然意象中感受寧靜平和

你的呼吸應當是輕柔的、和緩的、順暢的,像流過沙土的小溪一般。你的呼吸應當溫和地流動,一如河流,也如水蛇般游走水中,而不是像一行行崎嶇不平的山脈或是馬兒的飛奔疾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行禪師

每次讀到上面這段文字,即使我的呼吸達不到那樣輕柔和緩順暢地程度,內心也會感到一陣平靜喜悅。一行禪師在書中有很多關于自然意象的描寫,或是舉例,或是說明,每每讀起來都令人心生祥和。

一行禪師本身也是一位詩人,他的很多詩在越南、法國等地都廣為流傳。他曾說“如果你不能專注地、充滿正念地生活,未活在每個當下就無法寫作,無法寫出對其他人有價值的東西。”他有關自然意象的描寫,充滿著他平日的觀察和感受。

在《正念的奇跡》中他用自然的意象比喻呼吸,用土地、青草、鵝卵石、蕩在樹間的猴子等自然的意象指導人們如何充滿正念得行走、靜坐、觀心,用庭前的杏樹解釋緣起觀,幫助我們體會什么叫做圓成實性,什么是實相。這些文字本身似乎就充滿了流水的平緩溫和,青草的芳香喜悅和樹木的搖曳安詳。

在因果關聯中感受寧靜平和

佛經說,菩薩洞徹了相互依存的實相,突破了一切狹隘的見解,能夠自由地出入生死,就像一個人駕著小舟乘風破浪,卻沒有被生死的榔頭淹沒或溺亡一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行禪師

我們的痛苦往往來源于太過執著與自我、生死與享樂。我們將自己與他人、世界分割,將生與死分割,將快樂與痛苦分割,我們自以為是地希望期盼的結果孤立而恒常。不順遂期望的事情發生,我們就會感到莫大的失望與苦痛。一行禪師教導我們,要對諸法深入觀照,要對自身五蘊和合深入觀照,看到與世界的聯系,突破我見,才能從各種害怕、痛苦、焦慮中解脫,找回平靜和解脫。

同樣,我們還要直面死亡,深入地去觀照它,明白生死是生命的兩個方面。有死才有生,明白了死亡的存在我們才會更加珍惜活著的每一刻。活在當下就是超越生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