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一個貧窮而美貌的男人在這世上可能遭遇什么

“那只是當時討飯吃的標簽啦,現在我早就丟掉了。”

——陳坤

圖片發自簡書App

出道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在觀眾眼中,陳坤等于憂郁王子。

這是他先天的容貌氣質,與后天角色的加成。

但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憂郁王子,消失了。

1976年出生的陳坤,如今已年過四十。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但和十幾年前《像霧像雨又像風》中的陳子坤相比,他的容顏改變實在太小,連眼神也清澈如昔。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笑起來依舊孩子氣。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眉宇間的陰郁之色,也仿佛隨著年華漸漸散去,如今正是云開霧霽的好時光。

提起當年的憂郁王子形象。

圖片發自簡書App

陳坤說,“那只是當時討飯吃的標簽啦,現在我早就丟掉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金星問他,自己最不滿意的是那部戲。

別的明星可能還會客氣一下,不會直說,陳坤卻是一頓強力吐槽。

“那肯定就是《名揚花鼓》,明朝的服裝他們讓我穿拖鞋……那個妝容也是一言難盡,誰跟我提這戲,我跟誰急,當年因為從來沒有演過古裝劇,我和團隊精挑細選,選來選去,選了一個最差的。”

楊瀾也問他,為什么當年沒有完成自己的夢想,出國學設計,是不是因為經濟方面的原因。

陳坤還是不按常理出牌。

“因為虛榮唄,突然就出名了,名和利都有了,就不想走了。”

我突然就發現,這個曾經以偶像劇花美男出道的男演員,其實是個特別傲氣又自我的人,他壓根沒想過維持什么王子形象。

曾經的陳坤,憂郁不假,但絕對不是什么王子。

父母離異后,陳坤跟著姥姥一起住,直到11歲才回到母親身邊,孤兒寡母,日子自然辛苦。

他家窮到什么程度?

每天早上,別的小朋友可以從窗外用手拍到陳坤。

因為窗戶是用紙糊的,稍稍一戳,就破了。

年幼的陳坤,對冬天的印象極其深刻。

因為家里沒有單獨的衛生間,他只能步行三分鐘走到公共廁所。

重慶的冬天特別冷,晚上去上廁所是一種煎熬。

于是陳坤決定,晚上盡量不喝水或者少喝水,這樣就可以少去廁所。

但他又很喜歡冬天,因為可以洗澡。

多年后,陳坤依舊能清晰的記得小時候洗澡的每一個細節。

去澡堂要花錢,一次一兩毛錢吧,陳坤家里窮,所以一周才能去一次。

但每次洗澡前,陳坤都會非常興奮,仿佛有一個特別盛大的儀式在等著他。

很多年后,他依然記得掀開澡堂簾子時,白茫茫的熱氣向他撲面而來的情形。

洗一次澡,好像洗去了所有過去的污垢與臟亂。

日子變成了全新的。

生活有了不一樣的期待。

從澡堂出來,空氣涼涼的,陳坤大口大口哈著白氣,感覺幸福感爆棚。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為了補貼家用。

懂事的陳坤很早就開始半工半讀。

在夜總會做兼職服務生時,陳坤特別羨慕那些跑場子的歌手。

他們站在臺上唱幾首歌,便能賺到不菲的薪水。

于是陳坤想,要不我也去學學唱歌?

正因如此,19歲的陳坤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報考了東方歌舞團,結果竟真考上了,成為團里一名獨唱演員。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20歲那年,團里一位同事想考北京電影學院。

同事拉著陳坤說,一塊考吧,壯壯膽。

但陳坤興趣不大,更覺得沒必要去浪費幾十塊錢的報名費。

同事說我借給你。

話說到這份上,陳坤只得跟著去考了。

結果同事沒考上,沒有表演基礎的陳坤卻考了當年的專業第一。

對這些,陳坤一直認為都是“巧合”罷了。

兩次毫無基礎的報考,東方歌舞團和北京電影學院,都是隨隨便便考上了。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老天爺賞飯吃吧。

他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

1996年,陳坤踏入北京電影學院,和趙薇、黃曉明等人成為同學。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大學時期,陳坤一度特別懷疑自己。

雖然是專業第一考進的學校,但陳坤認為自己并不適合走表演這條路。

他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又比較執拗,只喜歡做自己愿意去做的事。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如果我喜歡,你叫我跳進糞坑都沒事,如果我不喜歡,你讓我吃顆巧克力我都會問憑什么要吃?

但最大的難處是,陳坤特別不愛競爭,永遠都是不爭不搶的心態。

但開始學習表演后,想演一個角色,必須要脫穎而出才能拿到,對于這一點,陳坤表現得特別痛苦。

尤其想到日后,他可能還得跟同班同學處于競爭關系,因此更加反感。

煎熬之下,陳坤找到老師說自己可能不適合學表演。

結果被老師一頓臭罵,你知不知道自己是最適合學表演的。

陳坤不敢再反駁,只得默默的在心里嘀咕,我不知道啊。

其實那時候,陳坤最大的夢想是出國學設計,成為一名設計師。

但很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沒錢。

大學期間,陳坤并沒有像同學一樣早早出去接戲。

但為了生活,他在大三的時候開始接拍一些廣告。

關于拍戲,他還沒有想好究竟應該怎樣開始這條路。

他只是開始每天盤算賺了多少錢,要留多少在北京生活,寄回家多少,攢多少錢才能留學去國外學習設計。

算完后,陳坤最大的希望是每個月可以賺夠六千。

此時,再一次的巧合來了。

1999年,陳坤陪同學去試戲,竟被導演吳子牛相中,出演建國50周年的獻禮影片《國歌》,這也是陳坤的第一部影視作品。

圖片發自簡書App

之后,陳坤又接到趙寶剛導演的邀請,本色出演《像霧像雨又像風》的修表匠陳子坤。

對于當年的表演,陳坤不以為然,“那根本不是表演。”

他記得最清楚的是當年他的片酬是3000元一集,拍完戲以后,陳坤一算,到手9萬塊!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第二天就給家里寄回4萬塊錢。

然后開始準備出國留學的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只是去了北歐一趟后,陳坤決定暫時擱置設計師的夢想。

原因有二。

一是北歐的生活成本太高昂,而且不能打工,僅靠自己身上的幾萬塊錢,根本無法支撐。

二來是他意識到拍戲所帶來的名利,遠不是他這個窮苦出身的孩子能夠想象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陳坤很直白的承認,當年的確很虛榮。

面對唾手可及的名與利,他無法拒絕。

等到2003年的《金粉世家》爆紅以后,陳坤更加感覺到,自己已經深陷名利場,再也無法脫身,也不想脫身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被名利包圍的這些年以來,陳坤開始漸漸陷入迷茫。

最初的新鮮感消失以后,他感覺到更多的是恐慌與無助。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尤其到了2006年,這種感覺更甚。

他享受目前的優渥生活,但內心也極度恐懼,覺得這些“巧合”帶來的好運,總有一天會像一場鏡花水月般消失。

由奢入儉難,他早已無法再回到從前的窮困生活。

花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調整,陳坤才意識到,之前的恐懼是因為內心強大所造成的,他必須要有一種精神的力量來支撐自己。

也是從這時期開始,他開始每天早上起來打坐,練瑜伽,有意識地培養鍛煉自己的精神力量。

其實,憑借2008年的《畫皮》再次爆紅以前,陳坤對于表演的態度一直是沒態度,即便塑造再多再好的角色,但在他自己看來,都不過是工作,賺錢罷了。

但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持以后,陳坤變了。

他感悟到,人生其實有非常多樣的選擇,他并未與表演捆綁在一起。

這些年下來,他也有了一定的積蓄,只要愿意,隨時可以不再拍戲。

陳坤說,正是因為知道自己不是非做演員不可后,他才終于和相愛相殺十幾年之久的表演和解,繼而真正地愛上了表演。

因此,我們也能從大銀幕上感受到,陳坤的表演不一樣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讓子彈飛》中的小流氓胡萬,是演慣主角的陳坤,主動要求嘗試配角。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龍門飛甲》的一人分飾兩角,成就了陳坤“廠花”的地位。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尋龍訣》的胡八一,《火鍋英雄》的劉波等角色,更讓觀眾看到一個又一個不一樣的陳坤,精彩紛呈卻絕不重復。

在演藝事業越發紅火的時期,陳坤最重視的卻是另外兩件事。

一是他于2011年開啟的公益項目“行走的力量”。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是他的兒子陳尊佑(小名優優)。

圖片發自簡書App

“行走的力量”絕非陳坤心血來潮的作秀。

而是希望借此幫助更多的人擁有更強大的內心。

他曾親身感受過脆弱無助的絕望,因而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項目發起后的每一年,陳坤都會風雨無阻、推掉片約,帶領一幫志愿者,步入各個無人區,撫慰心靈的脆弱,爭取獲得內心的寧靜。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優優的生母,更是娛樂圈一大未解之謎,但陳坤的嘴很嚴,再如何追問,他也只是說以后會公布,現在還不是時機。

在教育孩子方面,陳坤很上心,是個如假包換的好父親。

但陳坤直言,自己可能無法做到一個好丈夫。

他直白又坦然的表示,自己可能會短期的真正愛上一個人,卻無法保證可以一直愛下去,既然如此,又何必以婚姻捆綁,因此,四十不惑的陳坤依舊選擇單身。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今的陳坤,魅力早已不在演技、外形等方面。

從他身上,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精神抽離力量。

他永遠像一個局外人,大隱隱于市,卻始終以任性俏皮的方式,看著身邊的人于紅塵翻滾。

他卻游離內外,如魚得水。他早撕下自己的所有標簽,也不屑有任何標簽。

我們所見到的陳坤,很可能已是最真實的他,而非經過美化后才展示的他。

就像陳坤所說,早就不想演自己了,如果連自己都無法接受最真實的自己,又如何去擁抱世界。

他的盛世美顏后,我們所看到的卻只有像霧像雨又像風。

圖片發自簡書App

模糊又清晰。

圖片發自簡書App

涼薄又熱情。

圖片發自簡書App

矛盾又渾然一體。

大概,這也是陳坤真正想展示于眾人面前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