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項目啟動時。
2017年1月項目總結時。
1.項目建設目的意義
我們通過對佳鮮農戶額現有銷售渠道進行分析,構建線上的銷售渠道,按照普通百姓生活中使用額移動端APP進行研究,制作出對應佳鮮農戶的客戶端,并結合社區群體的消費主要方向,模擬出基礎的APP購物流程框架,以及消費過程中,消費群體以及社區之間的流程框架體系。
2.項目的由來
2015年,國家鼓勵“互聯網+"的號召下,經由學院老師的帶領下,與同學們一同市場調研并進行分析;最終我們決定以打造人們綠色健康的有機生鮮o2o消費生活模式,并以佳鮮農莊為題的項目建設。
一、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創新點
①開展新型的社區購物框架體系
②有針對性對應服務人群進行設計流程框架
③促進互聯網+思維的。消費形式進入百姓生活圈
三、項目現況
(請補充)
四、取得主要成果
五、采取的做法和措施
六、經驗和體會
團隊初建立布局
團隊組織結構
項目主要負責人:
楊捷凡(主要工作內容:負責管理團隊的日常工作安排和會議的進行,總結項目階段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林楷煌(主要工作內容:帶領團隊進佳鮮APP內容制作,以及團隊能力的培訓,對制作內容進度的把控。)
團隊成員6人(李孟豪、林秋霞、梁蓮英、林麗珊、林慧銳)
成員合作:
由于團隊成員前期有進行過團隊項目的合作,成員之間相對熟悉,在項目內容進行中,有效地縮短了磨合時間,加快了項目進程。
科研日志:
2015年5月-7月;項目進行中,團隊的搭建以及對項目的前期了解,進行各類分析與調查。
2015年7月-8月;暑假期間,對項目內容進行整頓,以及下期開展規劃。
2015年9月-10月;項目內容基礎框架以及界面設計
經驗:團隊建立初期,全部是由藝術設計學院的學員組成,初期未考慮團隊的全面性,人員的能力屬性單一,未結合個方面的能力型人才,這是搭建團隊的最大局限之一,為后續發展埋下了一個重要的難題,項目開始階段,每位成員都在為各方面的能力做了快速的自學以及快速補充,這是不可否認的努力,效果層面上在預期上未達到理想的效果.
佳鮮項目的進行中,由于實地考察的人力需求,團隊人員曾建立至15人左右,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努力與考察,為項目搜集了大批實際有效的數據.,
項目轉折點,在項目為創業實踐的前提下,團隊缺少創業經驗是其一,重要是線下資源缺乏,缺少實際的與佳鮮農莊的業務資源,在考慮實踐的情況下,團隊最后的決定是模擬實際的數據模型以及佳鮮線上移動應用的視覺效果作為結題的最終呈現。
創建團隊的大學生很多都是與我們團隊的性質一般,成功的話就不用說什么理由了,失敗是我們的原因,在攜帶團隊的發展的過程中,我意識到創業團隊最主要的不是你構思的項目有多厲害,多高大上,綜合互聯網大佬的一句話,項目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覺得什么有前景,什么就有前景,而是你要明白你自己是誰—要么你是問題的解決者,問題的能力者,問題的終結者。只有當你明白了你是誰,你能做什么,為什么而做的時候,你才可以去繪制你的創業藍圖。
團隊的軟實力和硬實力也是創業成敗的關鍵,項目失敗的,不代表團隊是失敗的,所以在攜帶團隊的時候,或者參與團隊創業的時候,都需要你自己深思遠慮,舉起手來帶團隊或是抬起腳走進團隊,都是自己創業的經歷,在團隊的生活中,需要的是個人能力更需要的個人在團隊的情商和實際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