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山泉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南昌被評為中國新“四大火爐”之一,火熱之余又喜游覽,所以與友人相約去九江永修縣的云居山避暑納涼。

大學時期讀《虛云自述年譜》就知道云居山馳名海內,山上真如寺更是名震九州,距今已有1200余年,法門龍象往往而出。真如寺又名“蓮花城”,因四周山峰如蓮花一般,真如寺坐落在蓮心平地,它是虛云和尚平生修復的最后一座道場,1959年,120歲高齡的虛云在此寂滅。

行至山門,見上書“趙州關”三字,傳說唐代趙州從諗和尚走至此處開悟。穿過趙州關,走過飛虹橋,行過杉木林,有一條小路,山上的竹子垂下身來,濃陰灑滿小徑,仿佛謙恭的沙彌在慰勞遠客,引人注目的是這條路上有一眼山泉,名為智泉,時見衲子往來取水。我走上前去,捧起一把一飲而盡,頓時一股透心的涼爽傳遍全身,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說:“水以清輕甘潔為美。”輕頗不易品出,但用清、甘、潔形容智泉一點也不為過。

當我們游罷真如寺、百花谷,我特意返回智泉,用空瓶裝了一點帶回來,我想這樣的山泉水泡起茶來一定美味吧。然而,我不會品茶,也于茶道一竅不通,只是喜歡這種嘗遍自然美味的感覺。回到家后,我立馬用之烹茶,其鮮美之處迥然與家里的自來水不同,似乎讓我連這一路顛簸之苦也忘記了。

我想到一千余年前的一位老人,“常扁舟往來山寺,隨身唯紗巾、藤鞋、短褐、犢鼻。往往獨行野中,頌佛經、吟古詩,仗擊林木,手弄流水,夷猶徘徊,自曙達暮。”茶圣陸羽就是這樣瀟灑,他長期浸潤于山川河流,品嘗水質,《煮茶記》曾記載一則故事,唐朝代宗時期,李季卿要去湖州做官,路過揚州的時候遇到了陸羽,言談甚歡,就把陸羽一塊帶走赴湖州,走到鎮江時,李季卿說:“陸君擅長品水,天下一絕,此地的南零水也是天下一絕,今天二妙并具,千載難遇,一定要品鑒一番。”于是命令軍士去南零取水,水取來后,陸羽拿起木勺揚了揚,說:“這不是南零水,好像是臨岸之水”,于是傾倒水盆,倒至一半時連忙止住,說:“現在盆里的是南零水了。”軍士大駭,說:“我乘舟到岸邊的時候,小船搖晃,水灑了一半,就用岸邊的水補了一半進去,處士真是神鑒!”故事真假不可考,但我想一個長期與山泉江河打交道的人,一定會錘煉出甄別水性不同的能力。

在全國范圍內,江西的茶不怎么出名,卻有幾眼好泉,頗慰人懷。《煎茶水記》里記載:廬山康王谷水簾水第一;廬山招賢寺下方橋潭水第六;洪州西山西東瀑布水第八。在天下前二十名的泉水中,江西地區占了三個,這其中有兩個在廬山。天下第一泉在廬山大漢陽峰處,天下第六泉在今星子縣白鹿鎮,離泉不遠處,有觀音橋,建于北宋年間,至今能車馬通行,古橋名泉,相得益彰。天下第八泉在南昌西山,西山應是統稱,據學者考證,贛江西邊的梅嶺、桃花嶺、夢山、逍遙山等諸山總稱西山。梅嶺我常去,只是未聽說“天下第八泉”具體在何位置。

行遍天下名山,飲遍天下名泉,在日日匆匆忙碌中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所以偶到一處,即攜泉水而歸是多么令人珍惜和感動的事情,不管它是否是天下名泉。畢竟,山水揍出的佳音常常在我夢中出現,愿這汪泉水入我肚腸后能洗心去欲,與山川綠水永永相伴。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畢業三個月,L姑娘也失業了三個月 彷徨、不安、迷茫、焦躁,所有你能想象到的煩躁情緒,L姑娘在這三個月中全部都體會了...
    可頌和咖啡閱讀 782評論 0 0
  • 曾以為 會永遠長不大 一直天真 簡單 無拘無束 歲月的帆 帶走的只會是年齡 帶來的是白發 從不知道還會有眼淚 以...
    柏淺歌閱讀 193評論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