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初發現童寶對大人的模仿是在他一歲半以后。一歲以后,我會經常給童寶買酸奶,小孩專屬的,大人的八連杯,都喝過??赡苡袔状挝以谒媲埃阉崮瘫系乃芰霞堃凰?,看到上面的酸奶,舔了舔,就這么無意識的動作,卻被他記在了腦海里。一歲半以后,他開始自己動手拿勺子喝,雖然撒得到處都是,卻也樂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小小成就。與此同時,每次撕掉的塑料紙,他都會舔一舔,不管我怎么說,都會搶過去,有幾次還含糊不清的說媽媽,我猜可能是想告訴我,媽媽就是這樣做的。這個小小的動作,給了我很大的震撼。一直以為,孩子只是個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會,卻沒想到他對周邊的一切,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等到相似的場景出現時,他會再現大人的動作或行為。自此以后,我在童寶面前,盡量注意言行舉止,因為我知道,我是他人生的第一任老師,是他學習、模仿的對象,我要成為他的榜樣,因為我希望他成什么樣,我就必須展現給他預期的樣子。
? ? ? 兩歲以后,童寶模仿的聲音、動作更多了。小貓“喵喵”,小狗“汪汪”,小鴨“嘎嘎”,小牛“哞哞”,小羊“咩咩”,母雞下蛋時的叫聲,這些都早已不在話下。有一天竟學起了公雞打鳴,還有重音,他能區分出何時用高音,真是讓我詫異不已?;蛘咚麜W著村子里老年人把手背在后面走路,拿起手機像大人一樣,在院子里踱來踱去說話,抑或學著別人小碎步地跑。最搞笑的是,他聽著廣場舞的音樂,看著母親和村里人的廣場舞動作,煞有介事地伸胳膊、腳前后點地,學得有模有樣。我不禁感慨,孩子真是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維。所以我也更加注重在孩子面前的行為,說話算數,答應孩子的一定做到,因為我希望童寶是個信守承諾的人。
? ? ? 因為工作的緣故,不能經常陪在孩子身邊,打電話、視頻,是保持聯系、傳達父母對童寶關愛的常用方式。前幾天打電話?,童寶對我愛搭不理,我說了句“好難過”,孩子竟記住了,第二天的早上穿衣跟母親說,媽媽好難過,媽媽哭了。再打電話,他開始學著安慰我,先是重復說好難過,再后來說想媽媽,我說了句好開心,他居然也記住了。再次打電話,他會說好開心,好不難過。雖然還是不能很完整地說一個長句子,但卻也在記錄著我的一言一行。因而我也更加理解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就像電視里曾經播過的公益廣告:年輕的媽媽給她的母親端去了一盆洗腳水,年幼的孩子搖搖晃晃地也給母親端去了一盆水。孩子就是一張潔白無暇的紙,父母就是手中的筆,只有我們的言傳身教,才會勾勒出世上最美的畫卷;只有我們用真誠的愛去關心別人,才會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顆愛的種子;只有我們用自信、從容的微笑面對生活中的一切苦難,才會把正能量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只有用愛心去澆灌、用信心去培養、用責任心去扶持,才會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才會開出世上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