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日記第204天

圖片發自簡書App


11月13日,星期一,晴

下午放學的路上,女兒給我說了學校的趣事。一件事情是有個同學拿了一只蜜蜂去學校,說是買的寵物蜜蜂,不蟄人。我一聽,連忙說:“還有不蟄人的蜜蜂嗎?還真沒聽說過?!迸畠赫f:“她在學校門口的商店買的,五毛錢就能買一只呢!可好玩了!就是我在管紀律時,不小心把她的蜜蜂給踩了一腳,蜜蜂給死了,好可惜??!”我說:“那她沒生氣嗎?沒讓你賠她的蜜蜂嗎?”女兒說:“沒有,我倆是好朋友,我又不是故意的,已經給她說對不起了,后來我們把蜜蜂裝在盒子里安葬了,她還說那個不值錢的,不用我賠的?!蔽倚χf“哦!那就好。我給你百度下這種蜜蜂吧,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一查才發現是這樣的。

幾年前外地學校門口各個小店都賣有這個東西,一塊錢兩只,裝在花花綠綠專門制作的小塑料盒中,每個盒子中裝有1-2個小蜂卵不等,產品說明寫著:“內裝蜂王一對,不蜇人,3至5天蜂王出生,以花粉和白糖為食,七天后陸續產卵8枚,如果想讓蜂王馬上出生,可用剪刀把卵剪開,放在手中即飛?!庇械陌b紙片上寫著“只為完美新生”、“小蜜蜂出來采蜜了”、“我很可愛哦、不蜇人哦”、“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爸爸去哪了”……等各種各樣誘惑孩子眼球的廣告詞,與這些貌似浪漫、可愛的廣告詞形成強烈反差的卻是一番殘忍的情景。除了“不蜇人”字樣和這些炫人的廣告詞外,紙片上沒有任何關于產地、安全性等標準的字樣。

經過查詢我發現,所謂的“蜂王寶寶”是一種野生蜂的雌蜂,有毒針,蜇人很毒,在其他地方曾經報道過孩子玩蜜蜂寵物被蜇傷的例子。

作為家長,我無法冷靜下去,我們的孩子天性善良,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都絕不能放任這種情況繼續發生!縱容這些不法且無德的行為,實際上是在給我們的孩子灌溉一種心靈的毒藥。同時,這些小昆蟲在飼養、生長過程中,是否帶有病菌、是否會蜇人?這些安全隱患也不能忽視。如果真想讓孩子親近自然、了解動物的生長習性,那么就請抽出時間帶孩子到野外去,真正去感受春天、去體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沒有市場需求就沒有銷售,作為家長和老師們,我們必須及時引導孩子們向“活體玩具”說“不”!教育孩子要愛護動物、珍惜生命,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一花一草、一蟲一魚,它們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它們可以是寵物,但絕非玩具!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