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說:“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
有人問尼采,你認為誰較壞?尼采回答:那個老是使別人感到羞恥的人。你認為什么行為最具人性?尼采回答,此人不感到羞恥。什么是自由的保證?尼采回答,不再對自己感到羞恥。
讀書能讓我們明是非,辨真理,通人性,幫助我們形成基本的價值判斷,幫助我們了解人性的弱點,不斷完善我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特別是心理學的書籍,更是我們進行自我探索不可或缺的伙伴。
1.維克多?弗蘭克爾,《活出生命的意義》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在痛苦和厭煩之間左右搖擺。欲望本身永遠不會滿足。每個人來尋求心理治療的原因很多就是對生命意義的關心。大多數人對于生命意義的詢問最終都會導向對于利他主義、享樂主義、為某種事業的獻身、創造性以及自我實現的討論。當有意義的事業具有自我超越性的時候,這種意義才更有力量,更加深刻。
從自我創造、選擇、意志力、行動的角度來看,自由是一個在心理上很復雜的概念,而且彌漫著焦慮的意味。
鼓勵來訪者承擔責任,即理解他們對自身的痛苦負有責任。
《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很好地詮釋了,人生存在本來沒有意義,只有你自己賦予你的人生某種意義,你的生命才會有意義和價值。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少女杜拉的故事》
提起弗洛伊德,學過心理學的人都是如雷貫耳,沒學過心理學的人也會略有耳聞。而弗洛伊德這本《少女杜拉的故事》,可能知道的人較少,它雖然寫的也是和心理學相關的夢的解析,但它更像是一本文學著作。
《少女杜拉的故事》描述的是少女杜拉隱秘的內心世界,少女杜拉罹患了癔癥,弗洛伊德從她做的兩個夢分析,在夢的掩飾下杜拉表現出來的敏感、多疑、憤怒以及病態的心理特征,深入剖析了癔癥引發杜拉各種身心疾病的作用過程,探索了夢境、癔癥和現實生活的復雜關系,也探討了她的抑郁、癔癥以及性幻想,還原了弗洛伊德對杜拉所做的精神分析的整個過程。
3.阿弗雷德·阿德勒,《自卑與超越》
《自卑與超越》是值得擁有的一部心理學經典作品,是具有極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學術價值的心理學作品。它是敘述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觀點的著作,書里描述了從教育、家庭、婚姻、倫理、社交等多個領域,以大量的實例為論述基礎,闡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正確面對缺陷,正確對待職業,正確理解社會,理解生活,理解性。
阿德勒患有佝僂病,樣子看上去又矮又丑,這些不幸的遭遇使得他常常感到自卑。但生活的挫折并未使他消沉,相反,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超越自己,成為現代著名的心理學家。
4.歐文·亞隆,《直視驕陽:征服死亡恐懼》
死亡雖是終點,但人生的意義卻不會因此湮滅;死亡雖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視角卻可以讓人們獲得拯救。
人們對死亡的焦慮伴隨著整個人生。從孩提時代開始,孩子們便可以注意到各種的死亡痕跡——落葉、死去的昆蟲和寵物、去世的祖父母、老去的雙親、一望無際的墓地等。
歐文·亞隆站在生命的巔峰向我們講述關于死亡的一切。讀他的文字,不會增加我們的生命的長度,卻可以增加我們活著的清晰度。實際上這已經足夠了,因為我們都不喜歡永生中的無聊,而喜歡短暫中的精彩。
5.卡倫·霍妮,《我們內心的沖突》
這本書是我們了解自我的內心沖突,重建人生自信的最好讀本。
霍妮在本書中對現代人內心沖突的研究與分類,涵蓋了所有的人格類型,不管是哪個階層、年齡和職業的人,都可以在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重要的是,她不僅從心理學層面幫助你分析問題,讓你看清自己,還從心理治療的角度提出行之有效的辦法。
《我們內心的沖突》書中指出,由于社會文化所塑造的人總是與我們想成為的人背道而馳,于是產生了這些主宰我們人生的基本沖突。為了解決這些沖突,我們不但虛構了理想化意象自欺欺人,通過外化把責任推給他人。然而,每個人都有成長的愿望,會一直愿意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因此,霍妮認為,只要改變了產生沖突的條件,就能真正解決它們。而只有解決了沖突,我們才能變得更加健全、完整和成熟,發現生活的意義和內在的安寧。
6..莫頓·亨特,《心理學的故事:緣起與演變》
《心理學的故事:緣起與演變》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公元前七世紀到二十世紀后期心理學發展歷程上的各學派、主要研究者、研究對象及其基本觀點,向普羅大眾清晰地勾勒出心理學的發展脈絡,并對每個學科分支進行了闡述與評價,同時還引領讀者去思考心理學與一般自然科學的區別。它不同于以往晦澀的學術著作,而是一部憑借生動的語言、有趣的故事講述人類認識自身行為習慣的漫長探索史。
《心理學的故事》作為一部重要的心理學史著作,它涵蓋了心理學發展的廣闊范疇,全面詳實,具有獨立性和權威性,是一本集大成的心理學史佳作。 本書講述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通過描述使讀者能迅速理解心理研究的手法和正確的理論以及作為心理學主要構成部分的心理治療的方法和功效,使之成為一部偉大的探究人類心靈的編年史。
這6本書都是經典的心理學著作,可以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讓你更能了解了解心理學的發展史,了解人性的弱點,了解存在的意義,了解死亡的焦慮,了解自身向上的力量,了解人類向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