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100天就這么過去了,時間飛逝啊!
100天前,我制定了一個「雙十」行動計劃。因為執(zhí)行這個計劃,100天后,我的外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時間流逝的痕跡,其實看得見。
站在終點回望此段行程,有經(jīng)驗也有教訓(xùn)。記下一步步走來時的點滴心得,為這100天留下些許印記。
一、時間跨度
2014年7月28日~2014年11月4日
共100天(14周+2天)
二、原定目標
原則:以減脂為主,努力改善腰腹部線條。
目標:體重減10斤,腰圍減10公分。
三、主要做法
邁開腿+管住嘴
堅持運動:以LSD(Long Slow Distance長距離慢跑)為主,每次堅持在40分鐘以上。
運動種類(按次數(shù)排序):沿江慢跑5公里,跑步機爬坡(速度6、坡度9)1小時,跳繩2000個以上。偶爾做做深蹲、啞鈴三號蹲和平板之類的運動(極偶爾)
控制飲食:每天攝入熱量控制在1500千卡以內(nèi)。
最初控制三餐以外不吃零食,中期開始控制三餐的食量
記錄檢查:每天記錄攝入食物和運動情況,每周在微博上公布運動內(nèi)容、次數(shù)及體重、腰圍變化情況。
四、所用工具
1.每周運動情況檢查表(用于記錄運動情況,每周在微博上公布)
2.薄荷APP(用于記錄每天攝入的熱量)
五、階段性成果
1.體重減少6斤(未達到「減少10斤」的目標,掩面羞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不過那種一下子減掉幾十斤的,因基數(shù)有限,臣妾做不到啊!)


2.腰圍減少10cm(成功達成目標!Bingo~)
想起去年冬天去井岡山培訓(xùn)時,大家笑鬧著合影,某美女姐姐一揮手碰到了我腰間鼓出的贅肉,大聲驚呼:「呀!這是什么啊!」引來眾人注目,我當時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如今,照鏡子時看著平坦的腹部和若隱若現(xiàn)的兩條馬甲線,真真覺得當時讓我下不來臺的那位美女姐姐,其實是送了一件禮物給我——若非受到刺激,我肯定還掩耳盜鈴地生活在舒適區(qū),心安理得地做個「微胖界」人士呢。
六、經(jīng)驗教訓(xùn)
1.計劃和目標一定要有
沒有具體的目標和行動計劃導(dǎo)致幾乎看不到效果,是我塑身第一階段最慘痛的教訓(xùn)。
第二階段自然要吸取教訓(xùn),一開始就訂立了具體目標和詳細計劃。
事實證明,好的計劃是成功的一半。有了明確的目標,便知道努力的方向,然后才能逐漸接近。
2.可行的計劃才是有效的計劃
在制定這一輪的計劃時,我寫道:
這份計劃書遵循的最大原則是「可行」。目標制定上考慮不激進且可以達到,時間安排上考慮不與家庭生活相沖突,運動內(nèi)容上考慮不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工具使用上考慮簡單易操作。
正是因為制定計劃時考慮了這些因素,才使這份計劃可以落到實處,真正起到計劃的作用。
當然,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我也作了一些小調(diào)整,比如沒有用100天表格和「瘦瘦」APP,去健身房和沿江慢跑的時間也不拘泥于計劃。但這些都是微調(diào),計劃的大框架依舊可行。
3.督促檢查為「堅持」加油
備考MPA時,正值工作繁忙之際,英語已經(jīng)放下近十年,我原本沒有信心能通過考試。
但那段時間,我和閨密每天用「拓詞」APP背研究生考試詞庫里的單詞,背完當天的任務(wù)后截圖發(fā)微信,互相監(jiān)督、互相鼓勵,她連出國旅行期間都堅持背單詞,我自然是每晚困得不行了也要把單詞背完的。
后來,我們都順利通過了聯(lián)考,我也對「督促檢查」這個環(huán)節(jié)記憶尤深。所以這次,我在計劃中專門設(shè)置了督促檢查的內(nèi)容,每周日在微博上發(fā)本周的「運動情況檢查表」,請朋友們檢查督促,一周又一周,不知不覺就堅持下來了。
我覺得,減肥路上最困難的就是「堅持」二字。有了朋友們的陪伴,哪怕只是旁觀,不用一起行動,也有利于自己堅持下去。
4.運動必須有,節(jié)食更重要
在100天計劃初期,我基本上處于「死磕」的玩命運動狀態(tài),每周長跑四五次是經(jīng)常的事情,但體重變化甚微,有幾次我都快喪失信心了。
9月中旬,我在圖書館偶遇一本號稱傳授「一生絕不會再胖的方法」的書,讀完發(fā)現(xiàn)這方法其實就只用做一件事——不吃早餐。
自然,我是絕不會不吃早餐的。就不說那些「不吃早餐不利于身體健康」之類的研究理論了,我低血糖,不吃早餐,還沒到中午就會渾身發(fā)抖手腳無力,暈倒都是有可能的。
不過書中有句話倒是讓我很有感觸——
如果每天攝入的能量比需要的能量多出了400千卡,一個月下來,就會增加2-3公斤脂肪,而消耗掉這2-3公斤脂肪,需要跑9個馬拉松!
「三分運動七分吃」的減肥鐵律我經(jīng)常聽說,但從未重視。即便開始100天減肥計劃,也只是增加運動量,沒有嚴格控制食量,因為我覺得自己吃得不算多,除了三頓正餐外很少吃零食。
讀完這本書后,我開始嘗試減少三頓正餐的攝入量:
以前早餐是一碗稀飯+一個饅頭類的點心+一個雞蛋,現(xiàn)在減少為只吃一個雞蛋;
以前午餐是兩個夾葷的菜+一份米飯,現(xiàn)在調(diào)整為一個夾葷+一個青菜,米飯也只吃幾口;
以前晚餐是一碗米飯+一個菜,現(xiàn)在調(diào)整為一根玉米+一個菜。
這樣調(diào)整一周后,并沒有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只是在吃飯前會覺得有些饑餓感(物質(zhì)富足的當下,饑餓感太寶貴了!)
自那以后,減肥效果立竿見影,體重屢創(chuàng)新低,比玩命運動時減少得快多了。后來的幾個假期,因為場地變化,我?guī)缀鯖]怎么運動,但因為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吃得太撐,回來后上稱,發(fā)現(xiàn)體重與玩命運動時的變化情況相差不大。
以前在雜志上看到孫儷娘娘在訪談中說她已經(jīng)將自己培養(yǎng)成了「長不胖」的體質(zhì),當時那叫一個羨慕呀!如今想來,如果養(yǎng)成「只吃七分飽」的習(xí)慣,確實也不容易長胖。
深刻體會到「三分運動七分吃」乃減肥鐵律,是本輪最大的收獲。
5.質(zhì)變建立在足夠的量變基礎(chǔ)之上
100天計劃剛開始時,體重減少的速度特別慢,有時候每周只減0.1-0.2公斤,甚至一周跑了四五次,體重反而增加,而且一增加就是0.5公斤以上,增重如山倒,減肥如抽絲;進一步退三步,我真是倍受打擊啊啊啊~
從上圖可以看出,運動次數(shù)與體重變化沒有必然的相關(guān)性,并不是運動次數(shù)多,體重也一定減得多。但是,如果被打擊了一兩次就放棄努力,那就沒有后面的可喜變化了。
哲學(xué)中說,量變是質(zhì)變的基礎(chǔ),質(zhì)變之前必然有足夠的量變。減肥也是如此,一次次的運動,雖然效果不會立竿見影,卻是在無形處慢慢積累,待到積累夠了,才會表現(xiàn)得很明顯。
100天內(nèi),我的體重只減了6斤,平均每周減少0.4公斤左右。事實上,每周運動情況檢查表上的體重變化一欄,基本上都是以0+小數(shù)點開頭的,很少超過1公斤。這種微弱的變化單獨看似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一周又一周,積累下來,相對于我的基數(shù)也并不算是個小數(shù)目了。
體重減少緩慢的另一個好處是,皮膚不會因為脂肪的驟然減少而變得松弛。理論上,每周減少0.5公斤是比較理想的狀態(tài),太急于求成,脂肪驟減,皮膚得不到支撐又沒有足夠的時間調(diào)整,很容易增加紋路甚至褶皺。
所以,萬事萬物都有其兩面性,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盡自己的努力,其他的就交給老天來決定了。
——————————
這是我的第一個完完整整的100天計劃。在制定計劃、執(zhí)行并調(diào)整、回望總結(jié)的過程中,我對「用項目管理的思維經(jīng)營人生」這一理念有了更深切的認識。
于是,這100天的實踐,成果并不僅僅只是那幾個數(shù)字和外表的顯性變化,更重要的是思維方式的轉(zhuǎn)變、執(zhí)行力的增強和堅韌精神的磨練。
未來,我還會按照這樣的模式,將我想做的事一樣樣地拆解,變成一個個可行性計劃,然后忠實地執(zhí)行計劃,讓所有的夢想都能落地生根,繁茂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