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伙伴共讀第51天】
? ? ? ? 結北開南的周邦彥寫詞用安排勾勒來寫,用時間空間跳接的不連貫的方式來寫,用語言學、符號學的語碼的暗示來寫。這一派詞人中還有三位代表作者,就是姜夔(號白石道人)、吳文英(號夢窗)、王沂孫(號碧山)。
? ? ? ? 南宋一位有名的詞人張炎在他的《詞源》中說:“姜白石詞如野云孤飛,去留無跡。”宋朝的詩歌里邊有所謂江西一派,就是“江西詩派”,這一派的詩歌特色就是要練字造句,迥不猶人,是要煉字造句,不說別人說過的話,喜歡用拗折的聲律。姜白石就把這種方法用到了自己的詞里邊。他在自己寫的《詩說》里說:“難說處一語而盡,易說處莫便放過。”葉先生評價說,姜白石詞的好處在他的不庸俗,只是他有心要出奇制勝的意思太多了,而直接的感發的生命就反而受了損傷。葉先生引用了姜夔的《揚州慢》和四首《鷓鴣天》,說明姜白石詞例主要的兩種感情,一個是他對國事的悲慨,還有一個更明顯的更強烈的就是對過去那一段愛情的懷念。那么我們在欣賞解讀姜白石的詞,就應該了解他的這兩種感情,否則就不知所云了。
? ? ? ? 葉先生詳細講解的是姜夔創造的曲調寫的兩首詠梅詞(梅花寄寓著他早年與一女子之間的愛情),一首《暗香》,一首《疏影》。曲調名源自號稱“梅妻鶴子”的林和靖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 ? ?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 ? ? ? ? 這首詞多寫身世之感:月色如舊,不見玉人。“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以花代人,花卻無言!“長記曾攜手處”“幾時見得”記憶長在,幾時見?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 ? ?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 ? ? ? 這首詞圍繞著梅花的前后左右,周圍說下來,卻不直接寫梅花,寫得委婉曲折。詞中用很多的語碼,“昭君”“胡沙”“深宮舊事”“玉龍哀曲”,給讀者一種“以二帝之憤發之,或是“乃為北庭后宮言之”的聯想。這就是姜百詞的特點,不以直接傳達的感發取勝,而是以思力安排的精美工致取勝。
? ? ? ? 張炎把姜夔一派詞叫做清空一派,把吳文英一派的詞叫作質實一派,他以為“詞要清空,不要質實”。葉先生以為吳文英一方面有南宋的那種安排、勾勒,時間與空間錯綜的跳接,另一方面有保存了北宋強大的感發力量,是由南追北詞人。姜白石的清空缺乏感發的力量,他完全是用思想來安排,而吳英卻不然。吳文英的詞能從質實中跳出來,他的空靈是在高處的變化。比如他的《齊天樂》,《八聲甘州》。他把周邦彥時空的跳接用得更晦澀,另一方面他喜歡用銳感的修辭,因此好多人讀不懂他的詞。葉先生重點講解了他的《齊天樂》。我讀不懂他的詞,就是像葉先生說的因為我讀書太少,見識淺薄,不明白字句中的典故,覺得他用詞險怪,前后不搭,卻不明白詞中的感發的力量。可是我在想,寫作品出來不是為了交流,引發讀者的共鳴嗎?葉先生在之前也說過一個作品如果沒有被讀者欣賞過,那它的成就就顯示不出來。吳文英的詞寫得這么隱晦艱澀,很少有人真正懂得,所以才流傳不廣吧?
? ? ? ? ? ? ? ? ? ? ? ? ? ? ? ? ? 【閱讀記錄第281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