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來說,時間是什么呢?

時間對我來說,是一面鏡子,我如何使用時間,時間就如何待我。



01 過去的幾個月里,我收獲了成長

過去的幾個月里,我從羅輯思維知道了羅振宇,知道了他的得到平臺,然后就知道了李笑來、古典、劉潤、和菜頭,還有可愛的一群踐友們。我把工作之余的時間幾乎都用在了他們身上,看專欄文章,寫心得體會,讀牛人們推薦的書,參加留言里提到的踐友社群,開通了微信公眾號、簡書。

通過這些學習,我收獲了一些成長。

我開始學會思考。過去二十年的工作經歷,我只是跟著所在的環境走,有點“隨大流”的感覺,只是盲目忙碌,只是想讓自己在這個既定的環境中做得好一些,從來沒有遠期目標。看了李笑來的《把時間當做朋友》,我開始意識到我應該可以做得更好,我應該讓自己 活在未來。我開始思考如何升級我的認知,如何鍛煉我的好習慣,如何看到生活中最重要的那個東西,更重要的,我們要如何學會選擇。

我開始練習寫作。過去我也會偶爾寫寫博客,發發微博,但那都是一些日常的情緒抒發,基本上都是失落、不開心時候的感情流露,于我只是啟到傾訴和開解的作用,于他人都是不愿意去看的小女人心思。當我學習的所有專欄都告訴我寫作有多重要的時候,我想我應該給寫作定一個稍微高一點的目標了,“提升思維能力、擴大影響力、交更多有價值的朋友”,這是我賦予寫作的意義。就在10天前,我加入了007不寫就出局,我們一群人相約7年后一起去南極,寫作變成了一群人的成長方式。

我開始練習演講。因為工作原因我有很多機會需要當眾表達觀點,可是我發現,我根本說不到點子上去,無法提供有價值的意見,甚至在工作匯報時也常常會被領導打斷“說重點”,于是我加入了《不講就出局》微信群,每周交一次作業,圍繞一個既定主題發表一段演講,如今活動已經開展到第9周了,我感覺我的普通話、口頭表達能力都有了一點進步。

我開始學習復盤。什么是復盤呢?復盤就是將做過的事,重新推演,從中總結成功的經驗,發現失敗的教訓。這是古典老師在《超級個體》專欄里說的,他還詳細講解了復盤的流程:“回顧目標-評估結果-分析原因-發現規律”。李笑來老師也曾經說,“笨”就是,你用同樣的方式去做同樣的事情,卻總希望獲得不同的結果。于是我開始做復盤這件事,每天用“三件事”工具記錄當日工作計劃,并回顧前一天工作成果,后來還增加了對自己的表揚和鼓勵,將做得好的和有待改進的寫出來; 一件專項工作在進行中或結束時我也會進行復盤,問自己“做得怎么樣了?是否能達到預期結果?如果能是因為什么原因?如果不能是因為什么障礙?這個障礙如何去解決和改進?”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讓思路更清晰、目標更接近、經驗和教訓都成為幫助。



02 ?過去的幾個月里,我忽略了共同成長

過去的幾個月里,我把我的時間大多用在了個人成長上。每天早上5:00起床,為孩子準備早餐,做一點必要的家務,然后開始學習,8:00之后開始工作,直到早上6、7點才回家,然后等孩子放學回家,和他進行簡單的交談后,我們一家人又各干各的,孩子做作業、爸爸看手機、媽媽看手機或電腦。

在對待孩子這件事上,我還做到了每天出現在他給我留的時間段(白天好長一段時間他都在上學啊,每天就早上、晚上一點可憐的時間給我)。但對待丈夫,我就真沒留什么時間給他,他偶爾會嘲諷一下我做的事情,我都會“大度”地報以沉默,不去理會,我以為我是在避開一個“坑”,避開一個在乎他人打擊的“坑”,可是我卻實實在在掉進了另外一個“坑”:我把他丟在我的世界之外,對他的不滿和感覺視而不見,我和他好像變得越來越遠.......

共同進步這件事如此重要,可我卻做得太少,我甚至都還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03 ? 過去的幾個月里,我還有好多想做卻沒有做的清單

過去的幾個月里,我列了很多想提升的清單: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圖中劃紅線的都是我不曾實現的,有的甚至一次也沒有。

當然還有一些工作上的業務學習清單也只有想法沒有行動,比如學工程造價、準備一建考試。

是什么原因呢?時間不夠嗎?還是因為這些不是剛需呢?又如何解決呢?我想我需要重新調整我的剛需清單,并合理分配使用時間,將每個目標具體到每日微小的行動。



你對待時間的方式,最終塑造了你。這是羅振宇在2017跨年演講上說過的話。我想我們要時常審視自己,認清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東西,將時間花在上面,最終塑造我們精彩的人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