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婚姻是愛情的延續,只想和你共度七年之癢,銀婚金婚。如果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只想和你早日入土為安,相擁長眠。”
如今的人們可以自由的尋找愛情,但離婚率卻變得越來越高。離婚率高的原因,正是由于人們對于愛情和婚姻的混淆使這兩條繩索盤纏在了一起。最好的解決方法無疑是不要讓它們彼此相纏。
而第一步是直面那些不得不回答的問題:
究竟什么是愛情,什么是婚姻?
愛會讓我們的生命有意義嗎?
或者他使我們從孤寂和痛苦中解脫?
還是用來掩飾我們對性的欲望嗎?
還是說它是對身體戲弄我們去繁衍后代的一個手段?
愛是一切嗎?
從下面的文字中能看出,從哲學到佛學對愛的解釋都逃不脫苦澀。
我想只有認清愛情的苦澀,才愿意接受婚姻不易的事實,才愿意用心去經營。
“愛使我們再一次變得完整”
——柏拉圖
在自己的書中,柏拉圖描述了在一個晚餐派對上,一位喜劇演員,阿里斯托芬,講了如下故事來娛樂在場的賓客。
“人類曾是有四個胳膊,四條腿和兩張臉的生物。有一天,他們惹到了眾神,于是宙斯就把他們都一劈兩半。從此以后,每個人都缺失著自己的另一半。”
愛是渴望找到一個能讓我們再次感到完整的靈魂伴侶。
“愛是基于性欲的,它是一種撩人的幻想。”
——亞瑟?叔本華
他提出我們相愛是因為我們的欲望引導我們相信,另外一個人能讓我們快樂。
但我們其實錯了。我們的本性在誘使著我們繁衍后代,我們所尋找的愛的融合結生出我們的兒女。
當我們的性欲得到滿足時,我們會重返我們痛苦焦灼的存在,我們繁衍只是為了延續我們的種族,然后持續循環著這人生的痛苦。
是不是揭示了部分婚姻的現實?
“愛是從孤單中的解脫。”
——羅素
我們用愛來慰藉我們身體和心理上的欲望,人類生來就是為了繁衍的。
但沒有充滿激情的愛來做迷幻劑的話,性也是無法令人滿足的。
我們對冰冷又殘酷的恐懼促使我們修煉出堅硬的外殼,來保護并隔絕我們自己。
愛的愉悅,親密,和溫暖幫助我們克服對這世界的恐懼,逃脫我們孤獨的外殼,讓我們更完全的參與到生活中來。
愛讓我們整個人感到富足,所以它成了生命中最棒的東西。
“愛是種容易被誤解的苦難。”
——悉達多?喬達摩
佛說,我們愛是為了滿足我們最基本的欲望,但是,我們充滿激情的渴望反而成為我們的缺陷、負擔。
盡管是浪漫的愛情,也會成為強大的痛苦的源頭。
幸運的是,佛發現了八正道,一個能使我們消除雜欲的套路,這樣我們才能達到重生,一個令人愉悅的境界,充滿了平和,清靜,智慧和熱情。
小說家曹雪芹描述了這樣一種佛教信仰,浪漫的愛情在一本名著里充滿了諷刺性。
《紅樓夢》中的一個情節,賈瑞愛上了王熙鳳,盡管她戲弄并羞辱了他。
愛和厭惡的矛盾讓他近乎崩潰,道士給了他一個魔鏡,并告訴他墨鏡可以幫他度過這個痛苦,只要他不看這面鏡子。
但是,賈瑞不出意外的看了這面鏡子,他在鏡子中看到了王熙鳳。
他的靈魂進入了這面鏡子,肉體便被死神的鎖鏈拉走了。
“愛情讓我們找到更棒的自己。”
——西蒙娜?德?波伏娃
法國哲學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提出,愛情是探索彼此的欲望,并且讓人們的生活更有意義。
但是,她并沒有怎么解釋相愛的原因,她更關心我們怎么樣能更好的相愛。
她發現了愛情中常見的問題,那就是愛情讓人過于沉淪,我們往往傾向于把愛情,這種彼此依靠當做自身存在的理由,這便很容易引起厭倦和控制欲。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波伏娃建議人們應該相愛得更真實,把愛情看成更高一層的友誼,愛人間支持彼此的同時發掘自身的潛力,達到更好的自己。
充實自己的生活并讓這世界變得更好,盡管我們不知道我們為何相愛,我們可以確定的是這將是一場起伏頗多的旅程。會變的可怕,也是令人興奮。會讓我們痛苦,也會讓我們心情高漲。也許我們會失去自我。也許會讓我們找到更好的自己。
愛情并非唯一,無需壓抑;但家庭更為重要,不能隨意破壞;愛情也非永恒,需要呵護;而持家尤為困難,不要忘了容忍。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