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又到了大四畢業生找工作的時候了。專業不對口,學校不好,去大城市還是去小城市,好迷茫不知道選哪一個?馬上就畢業了,特別害怕自己找不到工作?似乎大四就是一個迷茫焦慮的時期,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我也十分焦慮,總害怕萬一畢業找不到工作可怎么辦?還好,現在并沒有失業。
最近有師弟師妹們問我找工作的事,也有讀研的同學覺得迷茫焦慮,詢問工作的事,關于如何找工作,自己也算是有所體會,在這分享一下,大家也可以一起討論。
我將工作分為兩大類:體制內和體制外
無論你去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工作總共就兩種,體制內和體制外
一、體制內
體制內的工作包括: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其中公務員又分國考和省考
1、公務員:
國考的要求比較多,多數崗位會要求研究生學歷、黨員、四六級、學生干部。不要求學歷和黨員的崗位也有,但是比較少,而且本科生非黨員的選擇會少,我室友當時報名的時候,因為是本科生非黨員只能報一個,黨員和研究生可以同時選擇兩三個崗位,另外有些崗位會有專業要求。
相比于國考,省考的要求會低一些,不特定要求研究生學歷和黨員,有的崗位只要求四級就可以。
2、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相比于公務員,待遇會低一些,所以要去也會低一些,不會硬性要求黨員,研究生等,但有些崗位需要資格證書,比如老師,就需要教師資格證
3、國企:
國企也是國家背景,所以如果你是黨員、優秀學生,當過學生干部,都會給你加分。國企畢竟是企業需要盈利,所以門檻會高些,會要求研究生學歷、英語水平、溝通能力、業務能力。
如果你想進體制的話,在學校里就好好學習,過四六級,爭取入黨,拿獎學金,當學生干部,這些經歷都能給你加分。
二、體制外
無論你是去BAT等行業巨頭、還是去其他小公司,基本上都屬于體制外的。去體制外應聘,公司一般不會在乎你是不是黨員,是不是優秀學生,公司在意的是你的個人能力,你被公司錄用后,能不能為公司創造效益。
所以如果你不想進體制的話,就需要努力磨練自己的技能,鍛煉溝通能力,培養職業素養。
在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多參加社團,多去校外實習,去接觸下現實中的公司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然后照著標準努力就好。另外,掌握好英語,不僅限于過四六級,如果能練到運用自如最好。
三、磨練技能
另外,不管你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一定要掌握一項技能,擁有一技之長總不至于餓死。專業性強的(比如理工類)就練好專業能力,專業性不強的(比如文史類)就練好通用技能。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將來干嘛,也不知道要不要進體制,那就努力學習英語、PPT和寫作,無論你走哪條路,英語、PPT、寫作都是非常重要,并且通用的,其他的能力比如剪視頻,PS等就根據崗位要求側重練習。
至于去大城市還是去小城市,就看個人選擇了,但是如果去小城市的話,建議進體制,畢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是北上廣,很多三四線城市的私企都非常不規范,沒有五險一金,沒有雙休,拖欠工資都是常事,而進體制的話會有保障,各種制度會很規范,而且在三四線小城市,體制內的工資基本上屬于當地的中等偏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