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只能緩解你的焦慮,終身提問才能解決問題!

? 一、古典老師的演講引發我深思

? ? ? ? ? 今年6月15日,我和幾位伙伴從沈陽去北京參加由新精英生涯主辦的第五屆中國職業生涯發展論壇,古典是第一個分享嘉賓,針對當下的知識付費熱潮,他反對終身學習者這個概念,提出了終生提問者的新概念,我被他的演講完全震撼到了,因為我一直以來立志成為一名終生學習者,他突然提出應該做終生提問者,對我的價值觀造成了沖擊,回到沈陽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正好昨天晚上剛讀完古典的新書《躍遷》,里面對終身提問者有更加系統地闡述,接下來我重點分享下我學習完的收獲與感悟。

現場抓住機會與古典老師合了張影,真人和傳說中一樣隨和



古典老師在第五屆中國職業生涯發現論壇發表演講


二、終生學習者的焦慮

? ? ? ? ? 2017年被稱為中國知識付費元年,各種知識付費平臺迅速崛起,因為我是“得到”APP的重度用戶,也是首批用戶,對它比較了解,所以就拿它來舉例。“得到”聚集了國內各知識領域的大牛,僅付費專欄,目前就有27個,幾乎所有專欄作者都是國內各自領域的知識源頭,這讓我們熱愛學習的用戶們欣喜若狂,因為終于有機會直接跟著這些知識源頭們學習,而且性價比很高,不受地域限制。

我在“得到”APP訂閱的部分付費產品

? ? ? ? ? 就拿我來舉例,從最早訂閱的“李翔商業內參”到現在,一共訂閱了5個專欄,遺憾的是現在每天持續學習的只有“超級個體”和“武志紅的心理學課”,其次是“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其他2個專欄幾乎不看,對我來說,我根本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同時學習5個專欄。有的重度用戶訂閱了10多個甚至20個專欄,我真的想問:哥們,你真的能學過來嗎?還真別說,有的用戶平均每天使用得到的時間長達10小時,確實令人欽佩,同時我很好奇,用這么長時間來學習,還有時間去學以致用嗎?每當上線一個新專欄,羅胖可能會用一個充滿誘惑的理由“忽悠”你訂閱,同時你看別人都訂閱了,心想再不訂閱是不是落伍了?學習必然是個體個性化的選擇,如果成為了一種盲目跟風,我們就要反思:我們學習了這么知識,我們實踐了多少?我們究竟解決了什么問題?還有另外一個現象: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前,每個城市,每個大學有那么多書籍,為什么我們沒有爭先恐后去閱讀,而現在很多人卻經常買書,然后不看(當然也包括我,哈哈),所以更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是:我們為知識付費到底為了緩解焦慮,還是為了解決我們的實際問題呢?

三、終身提問者:問題比答案更有效

? ? ? ? 在《躍遷》第3章第3節,古典系統闡述了他關于終生提問者的觀點,下面我來轉述一部分經過我簡化的重點內容,:

1、知識樹VS問題樹:以問題為中心

? ? ? ? 到底是要專注,還是要多元?

? ? ? ? 這牽扯到一對概念的區分:知識樹和問題樹

? ? ?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遇到問題的速度。這是你焦慮的根源。知識焦慮就是全民學習熱的動力,不過這股熱潮只停留在“如何學習”,而不是“學來干嗎”的思考上。

? ? ? ? ? 今天,真正串聯一個又一個知識的,不是學科知識,而是場景問題。學海無涯,終生學習者很容易陷入為學習而學習的窘境,你需要一棵“問題樹”。

? ? ? ? ? 和知識樹不一樣,問題樹依托一個真實的、高價值,并有可能被解決的問題來展開。它包括4個方面:

·我們面臨什么樣的問題?

·我們如何知道自己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我們會遇到哪些挑戰和障礙?

·我們有什么可能的解決方案?

知識樹與問題樹的對比

? ? ? ? 你需要的,是用來解決問題的知識。

? ? ? ? 未來沒有專業,真正的專業是你“特別擅長解決某類型的問題”,才不會管你調用了哪些學科。

2、提問的力量

提問抗折舊;提問即思考;提問即創造(更多詳細內容請看《躍遷》)

3、終身提問者工具箱

? ? ? 別列書單,列問題單

一個問題清單可以用兩個指標來分類:相關性和好奇心。請看下圖:

問題清單

? ? ? 假裝寫本書

你想集中研究一個話題,最好的方式就是假裝自己要寫本書。下面這張圖是古典做知識專欄之前,他給自己列的一個目錄——假裝我要寫一本關于“知識內容設計”的書。

假裝寫本書的目錄

? ? ? ? 古典接下來提出一個概念:問題少年,指的是既能提出精妙的問題又有小學生的心態。問題少年是和讓個人無法拒絕的學習姿勢。對于如何提出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問題,他介紹了方法論:

? ? ? 不做伸手黨,準備充分、目標清晰 ;

? ? ? 好問題都是組合拳;

? ? ? 輸出答案

? ? ? ? 最后他提出了5個絕佳的思考角度,見下圖:

如果遇到一個問題,不妨從這5個角度思考

? ? ? ? 因為以上轉述的是我簡化過的內容,所以如果你想詳細了解古典老師關于終身提問者的闡述,建議你讀讀《躍遷》這本書,同時關于如何成為這個時代的高手,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秘籍。

四、一起開始做終身提問者

? ? ? ? ? 也許你已經形成了終生學習者的慣性學習思維,一下子轉變為終生提問者的思維,沒那么容易,不過,認知是改變的開始,行動是改變的抵達,提問也需要可以刻意練習,我們不能高估短期的改變,更不能低估長期持續行動的價值,讓我們一起,以問題為中心,爬問題樹,從終生學習者,躍遷到終生提問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