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Love is love is love in the wrong for the youth.
“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闖不進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你不懂,我不怪你。”因為藏在記憶里的那段青春,極少數人知道,就連自己,似乎也已經把那段不為人知的青春刪除了。留下地只有日記本里夾著的那幾封記錄著友情的信,曾經想過,將那些也一起抹掉,讓曾經的青春消逝。但是閨蜜說,這,沒必要。現在想想也確實如此,初戀,給了一段青春,單純未曾夾雜一點塵埃。所以久而久之,這也成了自己的一個死角,自己已經鎖住,只是不想讓人發現,但是如今,突然想把這段青春用文字將它留下,只因為那是自己年少不可或缺的青春記憶。
梁曉聲說,最強大的寂寞,還不是想做什么事而無事可做,想說話而無話可說,而是想回憶而沒有什么值得回憶的,是想思想而早已喪失了思想的習慣。
曾記得這樣一個故事。高中的她,長發及腰,一心學習,性格孤僻內向。唯有讓她枯燥的高中生活有一絲樂趣的便是,抱著宿舍里座機電話,絮絮叨叨地聊天,訴說著學習的壓力,生活的煩惱。還有就是,每個周末到信箱查看,是否有遠方的那個朋友寄來的私信。直至,高考結束,電話卡和遠方的來信集了一沓。高考分數出來了。而她,考了一個很差勁的分數,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那一夜的她未睡著,他也默默地陪著她……最后,遠方的他發來了告白宣誓。看著那動人的文字,淚不知不覺打濕了枕巾,沒法答應,也沒法拒絕。因為年少的生活里,已經習慣了有遠方的他,習慣了他的存在,卻誤把習慣當作了愛情。故事以分手告終,現在回想起來,已經忘卻了記憶的初戀,到底為何開始,為何結束?但是卻成了一段難以抹掉的青春。
(二)
今夜讀了余秋雨的《來生,依舊等你》:
炊煙起了,我在門口等你。
夕陽下了,我在山邊等你。
葉子黃了,我在樹下等你。
月兒彎了,我在十五等你。
細雨來了,我在傘下等你。
流水凍了,我在河畔等你。
生命累了,我在天堂等你。
我們老了,我在來生等你。
那么,如果有一天,愛情在南,我在北,你可否愿意等我?
曾記得,第一次,你對我說:看見我的第一眼,就喜歡上我了!我不信,只把你的話當作笑話拒絕了。
曾記得,第二次,你對我說:你喜歡我,想要追我。我還是不信,只把你的話當作耳邊風,又拒絕了。
曾記得,你三次,你對我說:你喜歡我,要我做你的女朋友。我依然不信,再次以要備考為由,再次拒絕你了。
曾記得,某個深夜,你再次發來信息說:我已經在你心底了。我依舊不信,我說:那埋葬了吧!
曾記得,4月27日晚上,你再次發來信息說:你喜歡我,考研都結束了,該談戀愛!你說:很久沒見我,很想我。我的內心深處突然咯噔可一下,有了前所未有的感受,那就是觸動。不是因為你說你喜歡我,而是你說你很想我。
愛情初始源于感動。是的,我接受你了。
但是大學畢業,我們將再次分隔兩地,我要繼續向北學習,又一個四年。愛情在南,我在北,你真的能等我四年嗎?
—寫于一個深思的夜(故事初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