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美國的章瑩穎案牽動著人心,沒想到這邊案子最終結果沒等到,日本又傳來一對中國籍年輕姐妹遇害的消息。
每次出現這種新聞,為人父母者總是一邊為素不相識的女孩們揪心,一邊隱隱擔憂著自家孩子安危,尤其是有女孩子的父母。
上午有位媽媽和我聊天時說,女兒很膽小,上課都不敢發言,所以本想報個夏令營讓她鍛煉鍛煉,變得膽大些,但感覺最近社會亂,自己不在身邊實在不放心,只好又取消了。
她問我: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孩子變得膽大呢?
這位媽媽明明自己就是個膽小的人,卻把女兒的膽小當缺點,要想方設法改變??墒恰澳懶 辈⒉皇鞘裁慈秉c,它只是一種性格特質,這種特質在很多時候是有益的。
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膽小”是人類生存至今的法寶。挪威作家拉斯·史文德森在《恐懼的哲學》說,害怕是人類文明的基礎,激發人類創造出了世上一切的文明成果。如果人類沒有“膽小”的基因,世界大概已經毀滅了無數次。
回到現實,章瑩穎如果因為膽小不敢坐陌生人的車、日本遇害姐妹中的姐姐如果因為膽小不和不知底細的食客來往、云南麗水毀容案中的女事主如果因為膽小不在凌晨三點和并不太熟的網友外出宵夜,那么悲劇就不會發生。
這么說并不是要在受害者傷口上灑鹽,每次看到類似案件的發生燕媽的心也很痛。但每次看到家長盲目地強求膽小的孩子改變,讓緊張的孩子對著不熟悉的叔叔阿姨還要強顏歡笑,實在是頗感無奈。
其實家長口中的所謂“膽小沒出息”,無非是以為膽大的人才敢表現,機會多。其實并非如此。敢于表現大部分時候不是因為膽大,而是對自己能力自信或是對面前的人比較信任。我們知道很多著名的主持人在私下也是靦腆寡言的。
我們自己也一定有過這種體會:剛開始工作時見到老板會緊張害怕,甚至不敢與之對話,但時間久了,沒準就和老板稱兄道弟了。
是因為膽子變大了嗎?不是,是因為你熟悉了環境,信任了對方。而在面對其他陌生場景時,我們仍然是謹慎言行。
回到上面那位媽媽說的女兒上課不敢發言這件事,其實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女兒“膽小”,而是女兒不知道怎么回答(學習能力不足)或者女兒擔心自己的回答遭嘲笑(對周圍的人不信任)。她在上我們的美術課時就很愛發表意見,因為她是她們班上畫得最好的小姑娘。
所以“膽小”本身根本不是缺點,甚至是個優點。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王大偉教授為鼓勵孩子膽子小一點,甚至還編了兒歌和動畫,其中有句歌詞就是:膽小才能辦大事。
因此,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在某個場景下有好表現,不是一個勁地告訴孩子不要害怕,把膽子放大,而是要幫助他刻意練習,讓孩子能力提高或對環境熟悉。
本來孩子膽小,是爸媽的幸運,因為這樣的孩子一般不會給父母帶來麻煩??墒侨绻改缚偸窃诤⒆用媲懊魇净虬凳尽澳懶∈菦]出息的,膽小是不好的”這種觀念,對孩子來說無疑是危險。
因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害怕會被本能地喚起,而在大部分時間,這種害怕會很好地阻斷危險來臨??扇绻⒆宇^腦中同時又響起另一種聲音:害怕是可恥的,膽小是沒出息的,也許這是個機會啊。在這種沖突之下,孩子極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決定。
許多平時膽小的人會因為被人激將而做出讓人大跌眼鏡的事,這其實就是頭腦中發生上述沖突的反映。
莊子很早就說過:善騎者墜于馬、善水者溺于水、善飲者醉于酒、善戰者歿于殺。其實就是在提醒我們能力強不代表膽子就該大,事實上,能力越強越要保持“膽小”。
尤其是女孩子,我們自然可以教她本事,讓她有更大的天地可供施展,但我們同樣也別忘了告訴她:害怕,不是沒出息的表現,當它出現時,仔細傾聽,千萬不要急于否定它。
因為,人生在世,出門在外,膽小,就是女孩子最好的護身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