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別證明什么時,你想證明什么
文/月生
曾有過一位部門領導,姑且稱之為HB君。
在鉛筆界,HB屬中性筆,硬度不高不低,黑得不深不淺。
一如HB君,性格不溫不火,行事不痛不癢。
用來指代他,恰到好處,至少比更黑更軟的2B適合。
當時初來乍到,本想按部就班,很快感到氛圍不對。
共事者常常不是就工作論工作,而是擺姿態拼氣勢,碾壓對方。
思維風暴變成「裝腔風暴」,認真做事變成「較真作勢」。
多次遭遇輕蔑后,起了抗爭念頭,有意無意會展露出不輸于人的態度。
HB君發現端倪,賜了一句金玉良言:安守本分,別去證明什么。
后來,另一位性格溫順的同事提起,HB君也曾跟他說過這句話。
在「別證明什么」的指示下,終于把自己證明成一個差點被裁的閑雜人。
好項目被擅「裝腔」者拿,大功勞屬善「作勢」者享。
幸虧在沒人能「裝腔作勢」之處,僥幸證明了什么,被調至另外部門。
不久,HB君的部門被兼并。就HB君帶領部門期間的評價,多數人認為不合格。
另一個部門領導雷厲風行,氣場強大。用鉛筆形容,就是其H值更高,硬度更強。
于是溫吞水般的HB君就更黑更軟了,顯得很沒存在感。按鉛筆劃分,是從HB變成2B。
再不久,HB君離職了。聽說去了另外一家公司,籌備新團隊。
難道HB君的使命是做不擅長的帶團隊?不能領導部門,是他無法容忍的不務正業么?
抑或說,HB君在證明自己不是2B鉛筆,還是別的什么?
《肖申克的救贖》的著名臺詞「進監獄的人都說自己無辜」,就是一句「別證明什么」。
對初入監獄的無辜男主角而言是莫大打擊,對終于不再證明無辜的他而言,是自嘲。
兩袖不清白的監獄長,掌握話語權。抱屈銜冤的人無辜入獄,并被奉勸「別證明什么」。
真正需要證明自己的人奉勸被冤枉的人「別證明什么」,荒謬吧?
但人們經常做這件荒謬事。
詞典對「證明」一詞的解釋是:
1、用可靠的材料或事實來表明或判定真偽對錯等。
2、可用來證實的材料或事實。
3、以若干判斷為根據,斷定另一個判斷為真的思維形式。
「可用來證實的材料或事實」或許是虛假的,「表明或判定真偽對錯」的標準可能有誤。
但威力最大的并非弄虛作假或者缺乏標準,而是「別證明什么」。
動輒奉勸別人「別證明什么」的人,是把持著自己的「一個判斷」,缺乏把別人所提供的作為「根據」之一,去斷定「另一個判斷為真」的思維形式或常識認知。甚至,「另一個判斷為真」的可能性都未顧及,便已一棒子打死。
這就是肖申克監獄。
當你奉勸別人「別證明什么」時,你想證明什么?
證明自己已有判斷為真,還是缺乏常識的膚淺?
抑或是,證明自己擁有指鹿為馬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