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每到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備好各種美味佳肴,喜迎新一年的到來。這時也是孩子們一年中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光。
孩提時代充滿童真和童趣,脆香的蔥花餅、奶味的大白兔糖、甜甜的年糕及滿桌的可口飯菜,早已觸動著孩子的小小的味蕾和美滋的心;特別是和幾個小伙伴帶上幾顆高響的砸炮及飛天雷,興致勃勃玩上好幾個小時;還有吃完年夜飯后全家圍在一起聊天和看春晚、守歲、收紅包,那快樂的年華叫人無比懷念。
長大了,出外奔波的日子多了,年味的勁兒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例行的扛著行李回家過年及找不到年少開心期盼過年的心。曾經(jīng)濃濃的溫馨快樂的過年氣息已消失殆盡,被各種名號花銷超大吃喝玩樂的聚會和三姑六婆催促趕場的相親填充著。
過年的氣氛本來應(yīng)該是開心快樂的,但是此時心已被厚重的儀式感堆滿成沉甸甸的了。
01
G是在外打工的80后青年,在沿海開放的城市做餐館服務(wù)工作,又到過年了按理來說他即將回到熟悉的老家看見可愛的父母親友,他應(yīng)開心期待,可是此時他的心又涌起種種憂慮,但愿去年的事情不要再發(fā)生,他在心里祈禱著。
去年G回家過年,大年初一剛與父母拜完年,到大年初二起就接二連三地跑各種聚會聚餐:小學(xué)同學(xué)感恩會、中學(xué)十周年紀念、同鄉(xiāng)好友團相見、手足兄弟會等參加得樂此不疲,甚至農(nóng)歷年初十的掛燈飯也已經(jīng)跑了兩場。
各種聚會中猜拳飲酒環(huán)節(jié)是G最不喜歡的,但又不得不參加,一堆男生擠在一起邊猜拳喝酒邊聊各自工作及生活,輸?shù)木蜁涣P酒。有時候一個晚上要跑三個場,都是自己的同鄉(xiāng)好友和同學(xué)親友不去又不得,人家會以為自己裝逼。
各種聚會基本都是AA制度的多,名目繁多花銷也大,還浪費了許多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甚至花了許多自己攢存下來的工資,特別是還損害了健康露出了丑相。
G就是因為有天晚上連續(xù)趕了三場,喝了大量的酒導(dǎo)致喝醉了出洋相。當時他喝了許多酒了,想先回家休息,誰知旁邊一個人不知說了什么話激怒了他,他就借著酒瘋砸了桌上的所有酒杯,還砸傷了一個女同學(xué)。
這是過后朋友告訴他的,他聽了懊悔不已,都是聚會的錯,他發(fā)誓來年不參加這種例行的同鄉(xiāng)會了。
希望相聚不再存有例行儀式感,而是內(nèi)心珍惜相見的時光感。即將返鄉(xiāng)歸家的G深深的想著。
02
同是即將返鄉(xiāng)的蘭也是心情憂慮,看不到回家的半點歡樂。蘭今年25了,回家過完年就26了,可是她已經(jīng)相親三年了,今年回家是第四年了。
出門在外打工父母不在身邊嘮叨,蘭自然過得輕松,可是每到過年回家蘭總擺脫不了如夢魘般的“儀式”-----相親。在大城市這個年齡的蘭工作正是蒸蒸日上,可是回到小城市在父母的眼里蘭就是大齡女青年。因此避不了讓三姑六婆來組合相親對象,這時總是讓蘭惱羞成怒而又無可奈何的。
坐在相親對象的對面,原本樂觀開朗的蘭變得拘謹開來,面對對方的各種奇葩問題讓蘭恨不得如一箭風(fēng)跑出去。還有過后面對媒人的各種逼問,蘭都是不得不使勁地擺擺頭。
因為在蘭的心里,自己還是喜歡自由的年齡,還不想要婚嫁的束縛,快樂和遠方才是她追求的目標。
所以每年回家面對這種安排的“儀式”,蘭覺得有喜有憂。喜的是她有自己的套路擺脫它,憂的是只要自己沒對象,就得要雷打不動的參加父母親友安排的各種相親會,這令她很煩惱,甚至怠息了她回家的心。
過年就是開心快樂與親人團聚陪伴的時光,而不是充斥著各種令人憂愁痛苦百感交集而不得不跟隨的“儀式感”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