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奇葩說》有一期節目的辯題是:這是不是個看臉的社會?
先看個例子吧。
電影《整容日記》里,白百合飾演的名牌大學生郭晶,一夜之間淪為“雙失青年”。
因為容貌像極了慘烈的“車禍現場”,被交往三年的男友直接從“女友”降級為“炮友”;因為長相缺乏“存在感”,屢次被應聘單位視做透明。
雖說人不可貌相,但總也要有個底限吧。
痛定思痛,郭晶手握分手費去開了雙眼皮,此后在整容的路上一發不可收拾。美麗的容貌不但讓她迅速收獲了甜蜜的愛情也得到了理想的工作。
說到這里,自然臉——顏值,是很重要的。擁有一張漂亮的臉蛋,起碼每天照鏡子時心情愉悅,而不是垂頭喪氣,自怨自艾。
而高顏值也能帶來不少便利。可能會有人更樂意為你提供幫助,也能給你帶來高人氣和好人緣,甚至更多的升職機會。
所以,我支持正方,但也不認為正方就是完全對的。
在我看來,
高顏值類似于敲門磚,有了會有很幸運,沒有也不代表就一無是處。能不能成功不在于顏值,關鍵在于一個人的內涵和能力。
如高曉松,網友愛稱“矮大緊”。顏值自詡為負,可仍然在微博收獲近四千萬粉絲,憑什么呢?才華。
上世紀八十年代高分考入清華大學;
九十年代親自作詞作曲的《同桌的你》掀起校園民謠風潮;
后又自編自導電影《那時花開》《我心飛翔》,后者更是斬獲法國和美國的獎項;
再到近兩年主持脫口秀節目《曉松奇談》大受歡迎。
再看曉松不管是與人交談還是其微博,必是出口成章妙語連珠。文化修養可見一斑。
如果單憑顏值來決定是不是要喜歡一個人,那么估計沒有誰會喜歡他,可是他憑借顏值以外的因素:才華贏得了無數人的喜愛。
再如葛優,外形乍一看略微像外星人。可是依然在行業內十分受人尊敬。憑什么呢?實力和人品。
國家一級演員;頻獲各大獎項,比如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主演的電影部部好評,被人評價“渾身是戲”。做人方面謙遜有禮,低調謹慎,從不得罪人。
我覺得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仿佛顏值就是人生的判決。你被判你丑,就是對你的傷害,你的人生就是失敗的;你美了,你的人生就勝利了就什么都有了。
我不認同是這樣的。
如果論顏值,照高曉松自己的說法“一生下來就應該被溺在便桶里。因為我的人生一生下來就失敗了。”可是他沒有失敗,他活得很好。
美丑不由己,不由天,由父母。
長得美的該感恩父母,不是那么盡如人意的也不能怨天尤人。
丑不是錯,錯在知道自己不漂亮,還不努力提升內涵和能力;錯在每天深陷于容貌的泥潭,裹足不前。
成天陷在關注顏值的高低的人,是一個庸俗的人,是不能讓自己有更高境界的人,是不能讓自己更遼闊的人。
當你某天可以無視容貌的差別,當你可以對美與丑泰然處之,那么你已經收獲了自我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