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創業之路40

我百感交集地坐在老板旁邊,自己的努力得到老板的認可,心里當然很高興,但是我沒有覺得這些值得得意的,因為我一直認為,如果換做別人也可以做到這樣的成績。同時又感覺被老板抬舉得太高,有點不適應有點不安。

在這次會議上,我被正式任命為常務副總,以前一直是用總監和普通副總的職位,頂著老板助理的身份協助總裁管理公司,雖然同事們平時不說什么,但是實際工作中,有些安排和執行還是打了折扣的,從此,我這個大總管,終于名正言順了。

在我們公司,老板是隱身幕后的,雖然很多事情都是他在決策,都是他在主導,都是他在參與,但是他并不是總經理,所以在我上面還有一尊大佛需要伺候,那就是我工作中的老板,我的頂頭上司總經理。

對于起步階段的初創企業來說,企業文化根本無從談起,整個公司氛圍都是帶著強烈的老板個人風格,而管理更是一個麻煩事。

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出身于各式各樣的大小企業,教育背景也各不相同,你想,當這樣一批人湊到一起,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呢?

當了常務副總以后,我分管的部門是財務、人事、行政(后勤)和項目管理,如果有產品上線的話,我還要負責運營。

在私企中,財務永遠屬于老板的禁臠,雖說名義上歸我分管,也只是因為老板不常在公司,有時候半個月一個月都不來一趟,對于我來說,更像監管,而從流程來講,也只是多了一道手續,總經理簽字之前,必須經過我的審核簽字,否則老總不會簽字,你就不可能報賬或報銷。

曾經有一度,老總簽字很痛快,只要看見有我的簽名,從不多問,拿過來刷刷就簽。直到有關系不錯的同事拿這事跟我開玩笑,說我現在的權利比老總都大,我才發現問題。

不管老總內心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畢竟我是常務副總,作為他的重要副手,協助老總日常工作才是我的本分。

在我的家鄉有句老話:水大不能漫橋。說的就是現在這種情況。

但是我沒有刻意去改變什么,只是在平時的工作匯報中更認真;在財務報銷和支出審核中,更嚴謹;如果不忙的話,我總會端著水杯去老總辦公室里坐坐,找個話題聊上一會,每次五分鐘左右。就這樣,在工作中,我們合作的越來越融洽,配合越來越默契。但是在別人看來,我們之間并沒有顯得關系很親密,老板當然也就放心地把公司交給我們倆了。

老總是北京人,從小就出國了,在北歐長大后回國上了大學,畢業后在IBM等外企工作過,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說實話,我不太善于聊天,尤其是那種沒話找話的吹捧侃,我格外不擅長,但是每次聊天,我都本著請教的心態,帶著工作中的問題去聊,這樣就變成了老總講解式的指點,所以讓我受益匪淺。

比如有一次,他對我說,公司里面不應該有感情。

開始我很不理解,覺得大家有緣走到一起,志同道合產生了友誼或者愛情,不是件挺美好的事情嗎?

可實際則不然,尤其是在初創企業,公司里面一旦講起哥們義氣,很多事情就不好辦了。

PS. 剛回來,手里沒有存稿,所以匆匆趕了一篇千字文,要在午夜之前發出,否則公眾號就算斷更,雖然沒人考核,但是自己這關過不去。

PSS.感謝簡友“我在睡覺”一直以來的支持和打賞,對我來說他(她)的指點比打賞更可貴。感謝!
在評論中留言,指出了我的問題,在此想簡單解釋一下我當時的情況,但絕不是推諉我的過錯。

在我的老板眼中,每個員工都應該是多線程執行任務的,尤其是我,從負責項目管理的時候就身兼多職了,更別說到了運營總監的位置上。當時公司還沒有成熟的產品上線,那么我這個運營總監就是一個忙里忙外的大總管,每天有忙不完的事~老板交待的、老總安排的、部門日常的、自己負責的……

在我因病離職前幾個月,我曾經在朋友圈曬過一張任務清單,僅那天我身上背負的任務就有19項,其中6項是在凌晨老板的郵件中新安排下來的。

這些事情以后會詳細寫到,現在我稍稍劇透就是想告訴大家,在我的寫作過程中,如果您突然發現某條線莫名其妙的斷掉了,請千萬不要誤會,因為實際情況就是這樣發生的。奈何我的筆力不夠,無法面面兼顧到,實在抱歉。不過我會努力的,就是因為有你們的支持,有你們的幫助,讓我每天成長,我很幸福!

謝謝大家,謝謝“我在睡覺”君!感謝“隨意奔跑”,謝謝“不喜歡說話的鵬鵬”,也感謝拉我進群,得以跟大神靠近的“電信八卦女”老師!

(待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感恩上師大慈大悲發起灑甘露水救護眾生的行動! 感恩善道友把這個行持善法的訊息告訴我! 感恩負責人把這個廣積福德資糧...
    一帆風順之秀賢閱讀 352評論 0 2
  • 一直都想看日出,可每次睜眼卻都是夕陽。 行走在路上的匆忙,是一段難得的旅程。來不及欣賞與駐足,又要馬不停蹄的...
    小西城嘟嘟閱讀 244評論 0 0
  • 有的人是室友,有的人是兄弟
    那個場景閱讀 26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