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在微博上我每天都能看見一位朋友失戀的心情,大學畢業之后我這個朋友和男朋友一直處于異地戀,保持了一段時間后,前不久他們剛剛分手了,我并非關心的是他們分手的原因,而是注意到我這個女性朋友在這段時間內每天發的微博心情。大概全部都是關于失戀過后的痛苦與沮喪,我想每個人都會有過類似這樣的階段經歷吧!
失戀時,我們到底是因為什么傷心?
失戀時的體驗對于一個曾經失戀過的人來說應該是刻骨銘心的吧!仿佛有一種你不可缺少的東西,突然之間被人從你身體里抽空,你會感覺你四肢疲軟沒有了主心骨。生活變得多么的無趣,沒有了希望,其實這些都只是暫時的階段性,有的人會很快的恢復,有人需要一段漫長的過程,這完全取決于個人的自我修復能力。
所謂的愛情是相戀的兩個人共同完成的。但是似乎有時候發展的過程,并非是我們能所左右的。從生理學上說,人體會分泌多種分泌物,如唾液、腎上腺素和雌、雄型激素等。正如巴普洛夫的著名實驗,搖鈴與狗流唾液之間會產生的反射關系。人在遇到符合交配條件的異性時,也會分泌相應的激素,使人進入亢奮狀態,之后再次遇到或想到該異性時,都會分泌激素,反復進入亢奮狀態。這種感覺被稱為“愛情”。激素的分泌量有限,一般指向某一個異性。面對其他異性時,不再發生類似分泌現象。因而說愛情是“專一”的。當發現該異性不符合交配和其他條件,該分泌現象會逐漸減弱,直到消失,所以愛情會“變淡”。這就是我們都并沒有出軌,而是突然有一方覺得不愛對方了,或者彼此雙方都失去愛戀感覺的原因。由愛情轉變為結婚之后的親情,又是另外的一種層次。
所以說,在愛情中你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不愛了,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開始不愛你了,一切都是那么的莫名其妙的,對,就是這么莫名其妙的發生,你開始質疑是不是他變了,還是你自己變了,你開始想要尋求答案,開始煩惱,開始迷茫,親愛的,其實不是你們誰變了,其實你們誰都沒變,變化的只是時間和不可控制的因素。在有一方突然間和你說:我們分手吧!他突然之間退出了你們之間長期保持的一種穩定模式,于是你因為長期生活的倆人保持的高甜蜜度且穩定的情感模式被破壞一時不能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導致負面情緒產生了失戀心心理。在短時間內或長時間內,你會長期縈繞著離去戀人的身影和懷念你們一同度過的甜蜜時光來慰藉、填補在新的模式中獨自難熬的時光。之后等到你慢慢的適應了新的情感生活模式之后,你就會漸漸擺脫原有的模式,這就常說的從失戀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愛情到底是什么東西
我相信關于愛情到底是個什么東西,一定有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答案。馬克思主義的愛情定義是:愛情并非性本身,它是以性需求為基礎,無償的服務與友誼關系的結合體。顛撲不破的,是友誼。
愛情是科學的,是生命本身的遺傳真理。生命的物都有生的向往,這種向往在意識的作用里是一種純粹的本能的自然的。處于自然兩性關系的存在,就是生命為了生命本身的進行,是生命為延續生命進行的傳承,處于生命本身的兩性在印象的意識里都有著向往的相同的作用意識,這種意識的作用是一種生命本身對自然的回應。生命物有自然的遺傳科學性,這種科學性在于生命物各個具體物的存在具備的素質各不相同,生存的適應力也不相同,這種情況在兩性共同的自然的回應作用里,使得兩性之間產生于生命結合的特別選擇,特別的選擇就是愛情的選擇,這種選擇等同于生命物生存的選擇,意識情感的這種形式就是愛情的本身,愛情本身就是生命本身,生命本身在愛情的作用里進行著生命的延續與傳遞。
愛情可以分為三種:
一:一見鐘情型,即第一次的邂逅便深信不移的愛上了,但這還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愛情,這時還要進一步陪養,據有關資料,這種愛情的持久率并不高(大學中大多數愛情多屬這種)。
二:友情進化型,這是一種成功率較高的,較保險的一種投資,但是是否能夠把真正的友情和愛情區分開來,卻是值得研究的。
三:就是人們常常可以在大街上看到的婚介和熟人親戚朋友介紹撮合,這是一種社會性的。
兩個人一見鐘情,如癡如醉,山盟海誓,銷魂斷腸,這樣的愛情固然讓人動容,但注定不能持久。真正的愛,有著對生命的平凡和生命的孤獨的深刻覺悟。它不是虛榮的,非功利性的,也不受潛意識情結的驅使,多少人的所謂愛情其實不過是潛意識情結的傀儡(低級的愛情),真正的愛情是超越一切外在物質因素的,包括容貌,也超越一切精神的文化修養。它就是你遇到了,結識了,在一起了,培養起了感情,便驟然有了親情的內涵,你看他(她),他(她)就像是你的孩子,你絕不忍他(她)悲傷難過,于是一生不離不棄,生死相依。
愛的階段
第一階段:愛之初戀,這個階段是對伴侶的選擇,這是一種動物本能,在產生擇偶觀念后,人開始通過找配偶來繁衍后代或相伴永久,選擇伴侶的對象包括朋友,同事或者陌生人,其實這時的選擇是一種潛在意識,你會把你選擇的伴侶與你想象中的配偶來進行對比,更多的從外貌和氣質上的選,如果哪一個符合或接近你的標準,你就會去關注他,這時候就是愛之初戀。
第二階段:愛之迷戀,當你在氣質和外貌上選擇一些伴侶后,會開始關注他們,希望得到對方的好感,同時試探對方是否也同樣對自己有好感,這是一種原始的沖動.如果對方沒有關注到你,你會試著展示自己,讓對方發現自己,如果對方對你也同樣關注,這時就會出現愛之迷戀,在這個階段有一種互相展示的原始動力.當雙方都有好感時就會進入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愛之熱戀,熱戀階段中戀愛雙方看到的都是彼此的優點,對所有與戀愛有關的事物都有種美好的向往.這一階段,愛情的化合反應達到白熱化,戀愛雙方對愛情的表達更多通過肢體語言,如擁抱、拉手、接吻等等.這一階段兩個人希望時時刻刻都在一起。
第四階段:愛之依戀,雙方的日常生活習慣了對方的陪護和存在,離開一陣子都會覺得不順心或是有一種心不安的感覺.這一階段相對熱戀少了些狂熱化表現,更多的則是心靈上的依賴。
第五階段:愛之獨戀,雙方看透愛戀看破現實時,會相互釋然放逐對方的理想,選擇讓磨難造就出屬于對方的本色,縱然雙方會心疼對方所經歷的磨難,以雙方間心靈上的依賴來慰籍足以,為對方而活,亦活出自我。
人生來就是孤獨的,在哲學上是絕對的。我們出生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離去時也是自己獨自離開,我們每個人都是生命獨立的個體,都渴望得到愛情慰藉,來滿足我們客觀生物性上的需要和主觀情感上的需求。愛情的到來和離去總有他客觀存在的原由,我們要歡迎他的到來,也要努力接受他離去的現實。愛情是什么呢?我覺得他是這世界上最神秘的糖果,你永遠無法預測吃到嘴里是什么味道,衷心的希望這世間上每個人都有所愛,也被人所愛,彼此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