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主人公米伽羅是一頭渾身是白色的座頭鯨。這和很多繪本虛構的“主人公”——小烏龜、小兔子、小鯉魚等等,有了截然不同的區別,因為米伽羅是一個真實的存在。
米伽羅是一頭座頭鯨,大約有13米長,他是截至目前世界上有記載的唯一一頭白色雄性座頭鯨,重達30噸。1991年米迦羅首次被發現,他每年都要游差不多12000千米,從南極洲游的澳大利亞東部海岸,再到大堡礁。他也不是磷蝦和小魚為生,每天大約要吃1.52噸食物,米伽羅沒有牙齒,靠鯨須板捕食。
好了,我們回頭看看這個故事——
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故事寫了小米伽羅從出生到長大的過程,截取了在他生命成長中幾個關鍵性的事件。在整個成長的過程里,他遇到了人類,因為它的與眾不同,它渾身是白色的,讓人們對他充滿了好奇,所以很多人都慕名而來,打擾了他正常的生活規律。這是他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個“意外”。或許這并不是意外,因為它是一頭鯨,而且是一頭白色的鯨魚。這是從他出生那一天就注定會迎來這個“挫折”。
成長是緩慢的,有痛苦也有美好,他在鯨魚們的歌聲中慢慢懂得了不同聲音代表的意思。有一天他就會明白記住這些聲音,就不會迷失回家的路。
后來他遇到了海中霸王鯊魚,小小的米迦羅只能緊跟著媽媽,最后,媽媽和他的種族救了他。當讀到這里時,丫頭很義憤填膺的"詆毀"這這頭大鯊魚,我沒有反駁,因為在她的心里,那頭白鯨才是她關注的。只是我在想,如果我們真正了解了那只鯊魚,說不定它現在捕不到食物,就會死掉,也說不定它捕不到食物,它的媽媽會因之而餓死……當明白了這些,孩子的心里會不會滋生另一種情感?
回過頭再看看小白鯨。他危機解除之后引來的并不都是風和日麗,再后來他又遇到了大自然中的暴雨和冰雹,他們在驚濤駭浪中穿行。沒有人為的苦難,還有大自然中的挫折。小鯨魚米迦羅成長的過程是那么的曲折,他要戰勝鯊魚,他還要戰勝大自然中不期而至的暴風暴雨和冰雹。每一種生物的成長都是那么的艱難,而在這些過程里我們看到了種族的生存力量,看到了那不屈的精神。當明白了這些,我們或許就會對每一個生靈都會心存悲憫。
米迦羅穿越這些苦難,他們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這里生機盎然,鯨魚和其他海洋生物隨處可見,巨大的冰山環繞四周。這里有悅耳動聽的鯨魚之歌。這里有充足的食物。可是在這么多美好的事物之后,鯨魚米迦羅迎來的是一個不期而至的分離,在一次撲捉食物后的混亂中他迷路了……
可是還好,他還記得那美妙的鯨魚之歌,他還記得回家的路。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經明白了,從小伴隨著他的鯨魚的歌聲是鯨魚們安置在他內心深處的指南針。
故事結束了,可是故事里的內容卻深深的烙印在我們每個讀者的腦海里。一頭白色的鯨,一個曲折的成長歷程。
這幅繪本有一個特別的地方,那蔚藍色貫穿著繪本的始終,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是彩色和黑白畫面相互穿插,更好地呈現了故事的內容,從視覺上生動了整個故事。
合上繪本,我們更懂得了每一個生命的成長的不容易,整個過程都充滿了這樣那樣的曲折。逆境中有挫折,順境中還有新挑戰。
于是,我們懂得了敬畏生命。
我們懂得了要懷揣著一顆悲憫的心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