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真的需要努力嗎
在這里,我不想圍繞“成功學”的話題去講很多,因為這個話題的范圍太大,可能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但我更想說的是“努力”這兩個字。因為達到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努力”。不少人包括老師從小就告訴我們:“一定要好好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以后才能成功。” 以為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 但是我想說:“努力,真的能讓我們成功嗎?”
任何沒有計劃的學習,都只是作秀而已。任何沒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在絕大多數時候努力與否和能不能成功沒有必然聯系,就像有人說的:功夫負不負有心人本該沒有那么重要,“有心’的價值是不能用負與不負來衡量的。 真要比起來,有些人的起點你可能窮盡一生都夠不到,成名與成功都應該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們總是花很多時間在社交網絡上,把認為有用的東西另存為,直到你的硬盤存滿了資料,你還是沒有看過。 單詞書買了不背充其量就是26個字母的排列組合;下載的演講公開課不聽也只是一堆無用的影像,可能你只是隨手下載了,就再也沒有去看過。 看似每天都去自習室帶了很多書,卻還帶了手機;看似晚上學到很晚,卻只是在發呆;看似在健身房鍛煉,卻僅僅拍了兩張照片在朋友圈……沒有計劃的學習都只是浪費時間,沒有目標的努力都只是自己騙自己而已。 這些其實就是我們平常的自以為是的“努力”。
羅志祥曾在一個訪談節目中說過:“機會只會留給那些紅的人”這句話可能與我們之前一直聽到的“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有些出入,但其實我認為這兩個觀點異曲同工,因為沒有之前的付出和鋪墊,沒有大量的準備和積淀,作為明星來講,他也不會大紅大紫,更不會有后來的機遇垂青,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所以說,羅志祥的話歸根結底還是要做好準備,才能等到意想不到的機遇。至于這個“準備”如何去做到,就是我們不斷的去努力,可是要怎樣去“努力”,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的給出解釋說明,因為這樣的努力并不是通過一句話就能說出來的,是要看你的“行動”,在一系列“行動”中包括方法和態度,除了這兩個重要的因素,還有一系列輔助要素,比如說你的個人習慣,決心毅力,抗干擾能力等等,通過這些要素能反映出你“行動”的表象就是做事效率。 其實當我們的做事效率提高了,這樣無論身在怎樣的黑暗中,我們終會有辦法去迎難而上,勇敢的面對。
大多數人都只不過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罷了!努力不是靠激情就能實現的,更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的“美麗說”。成功就是這樣如此殘酷又如此公平。
你覺得自己過得好累,事情好多,忙不過來。你不是忙不過來,你只是在瞎忙活罷了,你不會為自己規劃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有時候你也會想想這個問題,但是現實的安逸讓你妥協了,大多數時候你都在逃避,你讓自己默認不去選擇,你不愿意承擔選擇后會出錯的后果,你明明清楚無二的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可你就是管不住自己,在遇到想要努力的領域的大牛的時候你會為自己打一針強心劑:我也要像他這樣厲害。可是三天之后你還是原來的那個你。
很多名人對努力都有不同的看法,但看法終究是看法,真正是要用實際行動來實現,我推薦大家看看艾力的《你一年的8760個小時》這是他寫的自傳,還有李尚龍的《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等,大家有興趣都可以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