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咦,你好。我注意到了你在看汪曾祺寫的書籍耶。
T:嗯,是啊。我看的是散文,他的文章寫的很有趣。難道你也喜歡?
Z:我嗎?喜歡看書,曾經也看過他的散文,你平時都看什么呀?
T:我嗎?以前看的最多是散文,最近看小說。你喜歡看小說嗎。
Z:小說挺喜歡的,散文看的較少。
T:你有看過王小波的書嗎?
Z:王二,很喜歡他寫的文章。
T:我也很喜歡他。他的書籍都看過了,其實有一些看不懂。
Z:你最喜歡的是他的小說還是雜文?
T:我是先看的他的雜文喜歡上的,太有思想了。其實我覺得我看的書都雜七雜八的,也沒有專攻哪一類。雖然常常閱讀,但是我還是不會表達,語言表達能力真的太有限了。其實我很想可以寫出文采斐然的文字,就當自我欣賞也好啊。但就是寫不出來,而且說得也不好。你寫作怎樣?
Z:大家都不是專業的作家,寫出來的文字普通是正常的,很多人都一樣,是吧,不然大家就都成作家了。平時寫寫就只當興趣就好啦。
T:確實如此,有那能力就好了。其實我真的很欽佩那些作家。覺得他們都太有才華了。其實我并不喜歡自己的專業,越到后面,接觸的也越少,漸行漸遠中,就越沒好感了。我都不明白為什么大學的生活會選擇個商業性質那么強的專業,其實我對那些并不感興趣。
Z:我讀的是漢語言文學。很多不懂的人會認為這個專業枯燥無味吧。
T:那我倒不這么認為。每個專業都有其趣點。有味無味就看你怎么嚼了。我想讀的就是文學性強一點的專業。陶冶情操,當然,并不是說讀這類專業就可陶冶情操。只是想要的是那種感覺,很難表達,不知你能不能理解。會多少給人才女的感覺嗎,哈哈,多希望身上透出文人的氣息,文縐縐吧。現在這些也只是興趣罷了。你看,我連說話都那么口水化,還想寫出什么好文章勒。就只是興趣好了。不敢多想。就目前來說,自己的能力配不上心中的夢想,現實的條件支撐不起潛意識中想要的生活。沒有才華橫溢的天資,沒有得天獨厚的物質基礎。有的只是大多數平凡人所有的努力,或許再加上些幸運的因素,能從平凡遞升為不平凡吧。
Z:感覺你是個挺感性的人。
T:是嗎,我一直都認為自己挺理性的,可是情感總是決定了我的決定,不承認吧。打心底的排斥。
Z:其實人多多少少都至少是個感性的人,誰能完全理性呢。或許真正的無心,那也是不是受傷過。怎么聊著聊著說到這些來了,我們討論的不是書籍嗎。對了,你喜歡看電影嗎?
T:這么跟你說吧,我覺得我以后找另一半,首先他得喜歡看電影。不然以后我看了一部很喜歡的電影找誰分享找誰討論呀。其實我覺得吧,如果一個人連一部電影都看不下去,那在我心目中他就是個沒什么耐性的人。其實我有時候認為自己的想法很怪。
Z:對我來說,每看完一部好的影片都是另一種人生體驗。總是有那么的可望不可及,那觸不可及的美貌、才識、金錢、成功、榮譽,總是那么的吸引人。有時候看完一部電影,總能悟出些理兒。
T:確實如此。跟你說,其實我還沒有一個人去看過電影,我最近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嘗試一個人去看電影。可能是因為太久沒有和朋友聊過了,一下子說了好多。快熟嗎,想到那句誰也別和誰熟的太快,我們這應該不算吧。
Z:哈哈。說的好像在友情上受過傷似的,沒有啦,說笑的。
T:說真的,其實我有好多話未曾和別人說起過,如今的我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和別人深交了,別人也很難走進我心里。可能是我真的太久沒那么認真去打開心扉了,不知道這算不算,所以說了那么多。
······
T看了下時間,便和Z說再見了。雖然聊了很久,像是遇到知己般的感覺去講心底話,盡管不是很多,但整個談話過程都很開心,也多少有些顧忌。總覺得吧,彼此都很默契,沒有留下聯系方式。
T最近有些煩躁。
跟一個剛認識的人說了那么多,不是T以前會做的事。對T而言,就當一次解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