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的人給的那一刀最疼,卻還笑著接受的人不對


我們或許看見過小孩子要挾大人必須給自己買玩具,在商場里大哭大鬧,不買到心儀的玩具誓不罷休,但是有的小孩就比較乖,他的家長說,這個玩具我們不要,家里有之類的話,小孩子就會乖乖放下手中的玩具。

小孩子從小就學會了向大人索要東西,那么長大了之后呢?

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但是我沒有把這個習慣,總結出一個名詞來,如果總結,成一個名詞,就是勒索。

在大人的世界里,同樣存在這樣的情形,比如說在親密關系里,一方強迫另一方,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就產生了勒索者與被勒索者。

《情感勒索》告訴我們,什么是情感勒索,并且針對勒索者給出了形成的原因,針對被勒索者給出了他們被勒索的原因,然后通過分析找到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的方法。

《情感勒索》

作者蘇珊·福沃德是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或許你沒有聽過情感勒索,但是她的作品,《恨女人的男人們和愛他們的女人》和《有害的父母》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

首先,要分清什么是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跟合理的界限設置與威逼、強迫和反復指責別人的缺點無關。

但是一方索取一方屈服的模式,已經有一方無法調整自己的立場和態度,就形成了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者通常會釋放出“迷霧”,使被勒索者按照他們的想法行事,被勒索者,在這種,關系模式里相處久了,就像我們玩的一二三木頭人的游戲,

“情感勒索很像這個游戲,一且情感關系中出現勒索,它就會變得僵化,陷入了一種索取和屈服的模式里,我們無法調整自己的立場和態度。”

他們釋放出來的迷霧(fog),是情感勒索者利用的工具。FOG是恐懼(fear)、義務( obligation)和內疚( guilt)的首字母縮寫。

“如果你們愛我,就多多的陪陪我。如果你們愛我,就多多的親親我。如果你們愛我,就多多的夸夸我。”

這是一首兒歌,因為語言童稚可愛,歌詞很容易就記住了,但是,成人的世界里,如果也用愛來強迫親密關系的另一方,可愛也就蕩然無存。

女生對男朋友說:“你愛我嗎?愛我為什么不給我買包呢?”

男生一看:“喲!這包這么貴,媳婦咱買支口紅吧!”

“不行我就要買包。”

男生還在猶豫,女生一氣之下拿起包就走了。

男女朋友之間就不存在勒索了嗎?

拿起包就走的女生就是勒索者。

又過了幾天,女生想讓男朋友周末的時候陪自己去游玩,可是男友早就跟朋友約好了去打球,女生并不知道,但是這個時候,女生就想要男朋友陪自己,她開始大聲控訴。

原來男朋友之前背叛過她,她遇到男朋友不同意的事情就舊事重提,仿佛一輩子就都不會原諒男友,要知道犯罪都有個刑期啊,而在她女朋友這里仿佛是無期徒刑,永遠都沒有刑滿出獄的一天。

知道親密關系里的另一方是勒索者,我們很心疼,但是只有意識到這一點,才能終止勒索關系,重新回到正常的軌道。

勒索者的四張面孔:

★如果你真的愛過我

★不要離開我,否則我就

★你是唯一能夠幫助我的人

★我能讓事情變得簡單,如果你能……

通過剛才的例子你見到了兩種,《情感勒索》里你還能更詳細地看到勒索者的其他面孔。

情感勒索不是單一的模式存在,有可能,A對B進行了情感勒索,并因為心中不滿或者是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反而對C進行勒索。

親密關系里的最親近的人為何要用情感勒索來對待對方呢?

因為害怕拒絕,不敢直接說出自己的需求,說出了自己的需求,又怕達不成心中所想。

順從勒索者只會讓他們予取予求,因為屢試屢爽,成就感建立在了錯的地方。

蘇珊·福沃德是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經驗告訴她,一個巴掌拍不響,想要徹底擺脫勒索,活出自己,就少不了讀一讀書中關于造成勒索關系的雙方的原因。

我想要打破勒索關系,就需要被勒索者的努力,書中也給出了具體的方法。

說了這么多,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點:自我勒索。

具體的表現為害怕別人說三道四而固步自封,不去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曾經聽人在網上打游戲打輸了說了一句話:“游戲打得好又怎么樣,現實中還不是一個looser。”

伊閱評在《山月記》中說道,“因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心存一絲希冀,而不愿與瓦礫碌碌為伍,遂遠離時間疏避人群,結果在內心不斷地用憤懣和羞恥飼育著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個人都是馴獸師,而那匹猛獸,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

今日之我,是昨日無數個小我組成,想讓自己未來變成怎樣,那么就從今日開始改變吧!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9月11日 天氣晴 楊健業你真的長大了。中午吃完午飯,楊健業照例在玩拼裝......。我在他旁邊走過隨口說了句“...
    楊健業媽媽陳娟閱讀 258評論 0 0